第三部分 第43節:榮氏:富過四代的家族(1)

第八章榮氏:富過四代的家族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榮氏家規

你說要開放,要引進外國資金,你共產黨,人家不一定相信你,人家要看一看你的政策究竟怎麼樣。榮毅仁在國際上有知名度,家族中又有很多人在國外,利用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利用榮氏家族的優勢,由他出面先吸引一部分人來投資,然後吸引更多的外資,榮毅仁的這個優勢,別人替代不了,共產黨員替代不了,由他出面比較好——

葉劍英

2005年底榮毅仁去世時,榮氏家族再次高調躍入人們的視野。這個富豪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在一百年中經曆了從晚清、民國、抗戰、解放、"文革",直至改革開放的全部曆史震蕩,並在每一種格局下都顯示出高超的生存智慧,甚至讓人感到了神秘。

曾經有人這樣總結榮氏四代的業績:第一代白手起家;第二代另類傳承;第三代隔代創業;第四代厚積薄發。這個家族似乎有一些始終延續的基因,很難言說,但是極為蓬勃旺盛。榮氏第一代的榮德生在創業艱難之時曾經說過一句:"天道變,世道卻不變。"所謂人心、世道,甚至在政權的更迭中,對商人來說總是有可循的規律。這種規律帶著榮氏家族幾代人,從無到有,和各種政治力量周旋、妥協、融合,在鞏固財富的同時走向權勢。榮氏第一代的兩位兄弟出身草根,並沒有接受過很多教育,對政治也敬而遠之,全憑商人的稟賦一心謀取企業規模和資本規模的擴大。在抗日戰爭期間,榮氏的主要企業也並沒有和國民黨政府一起西遷,而是留在上海,在戰亂中險境求生,反而取得被後人稱為"孤島繁榮"的豐厚利潤。但榮宗敬卻也因為加入了一個偽政府組織而大受詬病,負氣出走香港,客死他鄉。

榮氏家族命運最大的轉折點是1949年。如果不是因為榮德生堅持留在大陸,即便事後像其他大商人一樣被周恩來從香港勸轉回來,榮氏的地位和待遇可能就遠遠不及了。如果榮氏就留在香港,那麼可能就是另一個唐英年家族。這個主動留下的選擇為榮家贏得了毛澤東"中國民族資本第一戶"的贊譽,並且使榮家最大程度地得到保護。當然,留在大陸的歲月對榮家來說意味著許多顛覆性的改變。解放初期,毛澤東曾經對榮毅仁說: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掌握自己的命運。1954年,38歲的榮毅仁將榮氏在大陸的企業全部交由公私合營。但25年後,榮毅仁重新變成了"榮老板",執掌中信。又過20年,榮毅仁成為《福布斯》富豪榜的大陸首富。此後他的位置由他的兒子榮智健來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