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部分 第5節:一、古代智囊,挾術懷策(4)

許攸原是袁紹的謀士,官渡之戰中曾向袁紹獻過奇計,但沒有被采納,又受審配的迫害,不得已而投奔曹操,向曹操獻計先斷袁紹烏巢之糧,致使袁紹敗北。許攸在官渡之戰中為曹操立下了絕大功勞。後來因為他戲謔許褚,被許褚殺掉,曹操知道後狠狠地責備了許褚,厚葬了事。

曹操不僅看重自己手下的謀士,而且對他人手下的謀士也十分看重,以禮厚待。袁紹的謀士沮授被曹操俘獲後,明確表示不投降曹操,曹操將他留在軍中,以禮厚待,沮授卻在營中盜馬准備逃回袁紹處,被發覺後曹操心中怨恨而將他殺了,沮授至死神色不變,曹操後悔地說:"吾誤殺忠義之士也!"下令厚禮殯殮,建墳安葬,並在墓上題字:"忠烈沮君之墓"。袁紹謀士審配被曹操俘獲後大罵曹操,曹操對審配說:"卿忠于袁氏,不容如此。今肯降吾否?"審配堅決表示不降,請求速斬,臨刑前,他面向城北的袁紹之墓而跪,表示對袁紹的忠貞,曹操令將審配葬于城北,以慰其忠義之魂。徐庶原是劉備的軍師,幾次用兵打敗曹兵,曹操捉住了徐庶的母親,以假書信誘騙徐庶離開劉備而到自己身邊,使劉備失去一大謀士。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曆史上著名的智囊人物,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決策英明果斷,神出鬼沒,早已成為我國婦孺皆知的智謀英雄化身。

三國時期劉備能夠鼎立一方,全賴其軍師諸葛亮的功勞。起初,劉備因為沒有智囊相助,缺乏經綸之策,雖然有像關羽、張飛這樣忠心耿耿的武將,但是在曹操的打擊下一敗再敗,慘不忍睹,不得已而投奔荊州的劉表,暫住襄陽。

在襄陽,劉備不斷密訪賢才,先得到徐庶做軍師,後來在徐庶的指點下,劉備"三顧茅廬",去距襄陽城二十里的隆中尋訪奇才諸葛亮。徐庶臨走前對劉備說:"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即姜尚、姜子牙,人稱姜太公,是周代開國第一功臣)、漢得張良也。""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

諸葛亮在會見劉備時闡述了著名的《隆中對》,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為劉備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策略,他說:"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一戰略思想充分顯示了年僅27歲的諸葛亮的遠見卓識,表現出他的雄才大略,從此以後,諸葛亮走出茅廬,成為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在政治、軍事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活劇,從赤壁之戰到七擒孟獲,再到五次出師北伐,雖未能最終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但已顯示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英雄氣概。

趙普作為宋朝開國君主趙匡胤的智囊,輔佐趙匡胤,作用極大,人們稱他是宋朝的開國元勳,擔任過太祖、太宗二朝的宰相和晉爵太師魏國公。趙匡胤曾經在寒冷的夜晚踏雪去走訪趙普,圍著爐邊就用兵北漢問題而長談了一夜。趙匡胤原先曾想先打北漢(太原)然後再打南方諸國,而趙普卻認為,太原當西、北二面,先打太原有害無利,不如先削平南方諸國,然後再打太原。趙匡胤采納了這個先南後北的策略,最後獲得了成功。從此,趙匡胤越來越相信趙普的先見之明,凡有疑問,都要與他籌商。趙普也格外效忠,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