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部分 第4節:一、古代智囊,挾術懷策(3)

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重用了韓信,並拜他為大將軍。拜官的那天,劉邦開口說:"丞相屢次說起將軍,將軍有什麼計策見教?"韓信謙讓幾句,就向劉邦說:"現在往東爭天下的對象,不就是項王嗎?"劉邦說:"是呀!"韓信說:"請問大王,你自己覺得勇氣、仁心和威力,比起項王來誰占優勢?"劉邦半天才開口說:"我都不如他。"

韓信起來拜了兩拜,然後說:"你這話說得很對,我也覺得你不如他。不過,我曾在他手下做過事,我可以將他的為人和缺點告訴你。項王勇氣可以嚇倒人,但不能任用好的將領,這是所謂的'匹夫之勇',項王對人慈悲仁厚,但他在應當酬勞別人時總舍不得,這是所謂的'婦人之仁'。他分配地盤不公平,行軍擾害地方,百姓怨恨,大家不過是被他的威勢脅迫住了,並不是真心歸附。因此他表面雖強,其實很容易變弱。你只要把他的辦法反過來,順著人心,大兵所到,必定可以一舉而定。"

劉邦聽了他的話,非常高興,就按照他的計劃,首先把關中地方掌握在手中。後來又任命韓信為左丞相,帶兵過黃河,打敗魏國,進入河北,從後面攻擊項羽。韓信為劉邦徹底打敗項羽立了大功。

項羽表面上看起來確實強大,然而他的致命弱點是剛愎自用,不重視和不重用智囊,沒有采納智囊的謀略,導致不少謀士相繼離去,就連范增最後也覺得他沒出息,離開了他。陳平原是項羽的手下謀士,很有韜略,後來投奔劉邦。在楚漢戰爭中他為劉邦出了很多重要的謀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反間計除掉了項羽的軍師范增,又協助劉邦任用了韓信。項羽沒有了軍師,就等于沒有了靈魂,其失敗的命運就已注定了。無怪乎范增在鴻門宴上氣憤地說:"唉!這家伙(指項羽)真沒有出息,將來奪項王天下的就是沛公,我們等著當俘虜吧!"

劉邦在獲得天下之後的一次宴會上,與列侯諸將討論他能夠戰勝項羽的原因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三國時,曹操在他一生的征戰中,相當重視人才,重視智囊。唯才是用、禮賢下士是他領導風格的一大特色。為了抒發自己的偉大胸懷,他曾作詩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在他身邊,不僅有一大批武藝超群的武將,更有一群傑出的謀士,包括荀、荀攸、程昱、郭嘉、賈詡、劉曄、滿寵、司馬懿等人,他們組成曹操的"智囊團",每當需要決定大計方針時,曹操總是先讓謀士們充分地發表意見,或者主動征求謀士們的意見,然後選擇正確的意見或吸收某些意見中的合理成分,自己作出決斷。所以,一方面他不像袁紹那樣遇事沒有主張,任謀士們爭論不休,無所決斷;另一方面,他又不像諸葛亮那樣遇事不與人商量,自己一人做主。這是曹操在北方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在對待漢獻帝的事情上,袁紹的謀士和曹操的謀士都曾提出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但最後采納與否,兩人卻完全不同。袁紹的重要謀士沮授曾獻策道:"會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定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禦之!"袁紹對此始終猶豫不定,沒有采納謀士沮授的獻策,結果失去了良機。

曹操卻不同,漢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由長安逃回洛陽。當時曹操的謀士荀堅決主張利用漢獻帝的名義以號令四方,他說:"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以公服群雄,大略也;挾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謀士中也有人不同意他的這一建議。曹操力排眾議,堅決果斷地采納了荀之計,利用漢獻帝作為政治旗幟,使他在以後的征戰中爭取了主動。

袁紹為什麼最後失敗,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沒有采納謀士的建議。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征討劉備,後方出現空虛。謀士田豐勸袁紹乘機襲擊其後方,袁紹以孩子生病為托辭,不從其謀。田豐因此感歎道:"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病失其會,惜哉!"官渡之戰前,田豐向袁紹極力建議不可以出兵:"今釋廟算之策,而決成敗于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結果,袁紹執意出兵,以失敗而告終。誠如諸葛亮所言:"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