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部分 第9節:二、天下之治,天下之賢共理之(2)

清代,尤其是清朝後朝,由于地方政府機構執行政務的需要,又興起辟幕之風。清朝政府的地方官吏,上至總督、巡撫,下至知州、知縣,一般都聘請若干幕僚幫助處理政務,當時流行一句俗語:"無幕不成衙。"據估計,當時全國一千五百多個州縣中,幕僚總數不下萬人。可見當時地方軍政長官養幕之風的興盛。

當時,不只是督撫,道、府、州、縣同樣延幕相助,而且曆史較為悠久,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的一道上諭說:"各省督撫衙門事繁,非一手一足所能辦,勢必延請幕賓相助,其來久矣。"幕僚協助行政官員裁決民事刑事案件、征收錢糧賦稅、開支各種費用,處理公私函件、考核征收田賦等,是地方行政官員不可缺少的重要助手。幕僚中除少數是幕學出身外,很多都是當時頗有才識的士紳。

幕僚雖然是地方軍政長官私人的幫手,但在清代法律上已具有可以合法存在的地位。中央政府對地方軍政長官選拔、任用幕僚的資格和人數沒有限制,其權柄操在幕主手中。這就為幕主施展抱負和貫徹主張提供了可能。

由于幕僚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因而社會上多稱幕僚為師爺。師爺有刑名師爺、錢谷師爺、掛號師爺、征比師爺、書啟師爺、賬房師爺、知客師爺等,可謂名目繁多,而在總督或巡撫衙門中還有戎幕師爺、閱卷師爺、著書師爺等。在這些師爺中,以刑名師爺和錢谷師爺較為重要。刑名師爺是辦理司法訴訟事務的師爺,簡稱刑名、刑席。錢谷師爺是專門辦理戶籍、婚姻、田賦、土地等事務的師爺,又稱錢幕。

清初辟幕之興,有很深的曆史文化背景。當時的社會制度要求地方官吏成為全能型的人才,能勝任司法、行政、軍事等各方面的工作任務。隨著地方長官職責的不斷加重,而有才華的地方長官又相對有限,能完全勝任要求的全能型官吏更是有限,因此促成了幕業的興盛。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自隋唐創建科舉選官制度以後,通過科舉考試選取官員,一直是以詩賦考選官員,明清時代改為以八股文考取官員,考試內容是演繹某一經義,號為"代聖人立言","許言前代,不及本朝",八股文逐漸成為一種空頭文章。考選出來的新科進士被派到基層州縣,對地方實際政事知曉不多,如果沒有地方上的賢人幫助,他們難以勝任各項工作。

第二,滿洲貴族入關後幾年就平定中原,建立起滿洲貴族政權。對于滿洲貴族政權,大部分漢族知識分子最初持排斥或觀望態度。而滿洲貴族的民族歧視政策,更造成地方州縣官署大乏其人。由于地方長官多由滿族武夫充任,他們很多不識漢字,不通文墨,若要將地方治理好,他們不得不招徠或聘請當地一些漢族文人入署幫助料理政務。二十多年後,很多漢族知識分子放棄觀望態度,爭相參與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大批"政途"官員補充到正印官位置後,也多因循舊例,聘請幕友幫忙。

清代中葉以來,由于政治黑暗,仕途更加壅塞,許多士子失去了入仕做官的機會,當時有人估計懷才之士"見收于科第者十之二,其見收于軍營者及一切保舉者十之三,其沉抑而不獲一用者,猶十之五"。

這樣約有半數者處于失意狀態,其中不少更是生計沒有著落。為了生存和求得發展的機會,他們紛紛投奔于幕府。在這種情況下,清朝養幕之風大興,形成了"無幕不成衙"的局面。

由于養幕之風大興,習幕之道便為士人所關注,習幕之學也興盛了起來。乾隆初年,吳人萬楓江所著的《幕學舉要》專論習幕之道,幕學成了專門之學。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習幕人士要求更加嚴格,誠如當時人所言:"幕雖小道,非洞達世情,周知利弊,焉能出而佐人?"

清朝時期的幕府主要是地方官吏的智囊,幕府中的幕賓很多是招聘來的學者名流,其職責是為幕主出主意,參謀咨詢,協助處理行政事務,起到"天下之治,天下之賢共理之"的作用。與以前不同的是,此時的幕僚只是參謀咨詢,而沒有直接參事或管事,他們既不承擔決策執行職能,不具有相應的決策權力和職責,也不承擔監督等諫議職能。到了清朝後期,才逐漸有一些幕僚直接參與政事,掌握實權,如左宗棠,他考中舉人後一直未能走上仕途,只好做一名師爺聊以糊口,他在湖南巡撫駱秉章身邊當幕僚,施展才華,實際上總攬了大權,雖無巡撫之名,卻執行巡撫的職權,時間長達六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