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部分 第18節:四、幕外幕僚長,機中機要人(3)

楊常以固執君主立憲不變而沾沾自喜,但公平論者都認為他並不是擇善固執,不足為法。至于他力主應用國民會議偽造民意方式促成袁世凱帝制野心,則連他的老師王闿運都認為不足取,其他更可想見。晚年傾向革命,則是他最後一次轉變。

梁士詒後來,楊度曾以總參議名義又入張宗昌幕中,張常以漢高祖自喻,戲呼楊度為"子房",楊度笑道:"漢高能役功人,公僅役功狗耳。我固不足以當子房,公亦非漢高可比。"張說:"然則公亦功狗耶?"

梁士詒,字翼夫,號燕孫,廣東三水人,他是袁世凱的心腹幕僚之一。

梁在清末已小有名氣,是清光緒甲午科進士,選庶吉士,後改任道員。1903年在北京應經濟科試,中一等第一名。第二名楊度,第三名張一麐。不料一轉瞬間就被誹語中傷:"梁士詒是梁啟超之弟,其名末字又與康祖詒(有為)相同,'梁頭康尾,其人可知'。"士詒因此不複試,但還留在京師。楊度先期得到信息離開北京避禍于上海。當時擔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十分賞識梁士詒的名氣,致意天津海關道唐紹儀介紹,聘梁到天津任北洋編書局總辦。《北洋兵書》(又名《袁世凱兵書》)多出自士詒手筆。不久,士詒經唐紹儀委任督辦國內鐵路,建議創辦交通銀行,從此所有鐵路營運收入不再存放外國銀行,表現出他在管理方面以及對財政金融的見解與才能。國人視之為交通系首領,或稱為"五路財神"。

武昌起義後,梁氏在北京為袁世凱部署一切,與各方面進行周旋。他後來擔任總統府秘書長兼交通銀行總理,參與機要,權勢顯赫,勢埒內閣總理,時有"小總統"之稱。帝制運動時,梁氏未能堅持初衷,為袁氏經濟上協助甚大,終于助紂為虐,深受國人厭惡。他亦因帝制禍首而被通緝,避往日本游曆並參觀工業及財政設施。

梁士詒狀貌樸厚,很像是生意人,為人明敏周密,並精通英語。他待客豪爽和氣,喜怒未嘗形于辭色,服用奢華,喜歡應酬。由于他掌管交通,富有財物,時人都稱他為梁財神。

關于梁士詒,《梁燕孫先生年譜》(上冊,第187頁)中曾評價道:"先生自清末入北洋幕府,佐袁項城治軍書,定大計,見信于日俄戰爭之始,重任于日俄戰爭之終。辛亥之秋,項城再起,京師以內之事,先生主之,休戰息兵,調停和議,如何派代表南下之步驟,如何促清廷退位之機宜,統一南北,聯洽各省,改革政制,措集財用,千端萬緒,皆先生一身任之。迨統一政府成立,先生任公府秘書長,掌握中樞,贊襄密務,凡入謁項城稟商輒曰:'問梁秘書長去!'先生亦不問事之大小,准情審勢以處之。權所在者眾必爭,名之高者謗斯集。外問不察,以為先生綜握機要,左右袁氏,支配群僚,至送先生以二總統之號,其實皆用為排擠之具耳。"

袁世凱總統府中還有幾個較為有名而充當袁氏秘書的智囊,他們是阮忠樞、張一麐、夏壽田。當時總統府秘書改稱為內史,首要者為內史監,猶如今日之秘書長,由阮忠樞擔任。阮追隨袁氏已久,從小站練兵時即已開始,為袁氏的老幕僚。張一麐,號仲仁,江蘇吳縣人,前清舉人,系小站舊人,袁氏任直隸總督時即開始當幕僚,袁以軍機大臣入京,張隨掌書記(張曾任《北洋法政學報》主筆),袁對他十分倚重,他以內史兼任政事堂機要局局長。夏壽田是陝西巡撫夏時的兒子,出身高府,曾由楊度為他推薦,治事甚勤,袁對他極為禮重。

當時袁世凱每天很早到簽押房(辦公室)批閱案牘,阮忠樞有煙癖,起床晚,張一麐兼管綰局事務,也不能按時到達,夏壽田獨任其勞,雞鳴就到,從未遲到。袁世凱瀏覽文件極快,邊閱邊批,批完即放在大紅封套中,分發各處,其件須快答或指示辦法者,袁喃喃作語,夏據案角奮筆疾書,俄頃立就,頗合袁意。

袁世凱對他們三人,"尊如阮忠樞,親如張一麐,外而政事堂,內而機要局,所得個中蘊秘皆瞠乎其後。豈惟瞠乎其後而已,有留中未發者且須就詢于夏焉。夏權責高,嫉之者亦眾,而袁氏真意所在他人莫測高深者,夏獨能心領神會,如見肺腑。楊(度)有薦賢之誼,夏感推轂之勞,故夏之所知者楊亦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