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留美時期 第43節:第十一章  紐約生活(2)

我在紐約求學的一段時期里,中日關系突起變化,以致兩國以後勢成水火。日本經過約五十年的維新之後,于一八九四年一擊而敗中國,聲威漸震。中國人以德報怨,並未因戰敗而懷恨在心。這次戰釁反而意外地引起中國人對日本的欽仰和感激——欽仰日本在短短五十年內所完成的重大革新,感激日本喚醒中國對自己前途的樂觀。甲午之戰可說燃起了中國人心中的希望。戰後一段時期中國曾力求追隨日本而發奮圖強。

每年到日本留學的學生數以千計。中國在軍事、警務、教育各方面都采取了新制度,而由留日返國的學生主其事。中國開始從日本發現西方文明的重要。日俄戰爭更使中國的革新運動獲得新動力——日本已成為中國人心中的偶像了。

中國通過她的東鄰逐漸吸收了西方文明,但是中國不久發現,日本值得效法的東西還是從歐美學習而來的。更巧的是美國退還了八國聯軍之後的庚子賠款,中國利用庚款選派了更多的留美學生。在過去,中國學生也有以官費或自費到歐美留學的,但是人數很少,現在從西洋回國的留學生人數逐漸增加,而且開始掌握政府、工商業以及教育界的若干重要位置。傳教士,尤其是美國的傳教士,通過教會學校幫助中國教育了年輕的一代。

因此,中國與日本的文化關系開始逐漸疏遠,中國人心目中的日本偶像也漸行萎縮,但是日本人卻並未意識到這種轉變。

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在民國四年即一九一五年突然向袁世凱政府提出著名二十一條要求,如果中國接受這些要求,勢將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之所以突然提出二十一條,是因為西方列強在戰事進行中自顧不暇,同時帝俄軍事力量急劇衰退,以致遠東均勢破壞。中國既受東鄰日本的逼迫,乃不得不求助于西方國家,中日兩國從此分道揚鑣,此後數十年間的國際政治也因而改觀。如果日本具有遠大的眼光,能在中國的苦難時期協助中國,那末中日兩國也許一直和睦相處,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形也就完全不同了。

駐華盛頓的中國大使館經政府授意把二十一條要求的內容泄漏了,那時我正在紐約讀書。這消息使西方各國首都大為震驚。抵制日貨運動像野火一樣在中國各地迅速蔓延以示抗議,但是日本軍艦已經結集在中國的重要口岸,同時日本在南滿和山東的軍隊也已經動員。民國四年即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也就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之後四個月,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最後通牒,袁世凱終于在兩天之後接受二十一條要求。

後來情勢演變,這些要求終于化為烏有,但是中國對日本的欽慕和感激卻由此轉變為恐懼和猜疑。從此以後,不論日本說什麼,中國總是滿腹懷疑,不敢置信;不論日本做什麼,中國總是懷著恐懼的心情加以警戒。日本越表示親善,中國越覺得她居心叵測。

我們的東鄰質問我們:"你們為什麼不像我們愛你們一樣地愛我們?"我們回答說:"你們正在用刺刀談戀愛,我們又怎麼能愛你們?"

九·一八事變前幾年,一位日本將官有一天問我:"中國為什麼要挑撥西方列強與日本作對?"

"為保持均勢,以免中國被你們並吞。"我很坦白地回答。

"日本並吞中國!我們怎麼會呢?這簡直是笑話。"

"一點也不笑話,將軍。上次大戰時列強自顧不暇,日本不是曾經乘機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嗎?如果這些要求條條實現。日本不是就可以鯨吞中國嗎?"

"哦,哦——?"這位將軍像是吃驚不小的樣子。

"一點不錯。"我直截了當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