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民國初年 第56節:第十五章  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2)

這情形很像中國先秦時代,或者古希臘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時代的重演。蔡先生就是中國的老哲人蘇格拉底,同時,如果不是全國到處有同情他的人,蔡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蘇格拉底同樣的命運。在南方建有堅強根據地的國民黨黨員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國的和外國的保守人士卻一直指責北京大學鼓吹"三無主義"——無宗教、無政府、無家庭——與蘇格拉底被古希臘人指責戕害青年心靈的情形如出一轍。爭辯不足以消除這些毫無根據的猜疑,只有曆史才能證明它們的虛妄。曆史不是已經證明了蘇格拉底的清白無罪嗎?

我已經提到蔡先生提倡美學以替代宗教,提倡自由研究以追求真理。北大文學院院長陳仲甫(獨秀)則提倡賽先生和德先生,認為那是使中國現代化的兩種武器。自由研究導致思想自由;科學破壞了舊信仰,民主則確立了民權的主張。同時,哲學教授胡適之(適)那時正在進行文學革命,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作表情達意的工具。白話比較接近中國的口語,因此比較易學,易懂。它是表達思想的比較良好也比較容易的工具。在過去知識原是士大夫階級的專利品,推行白話的目的就是普及知識。白話運動推行結果,全國各地產生了無數的青年作家。幾年之後,教育部並下令全國小學校一律采用白話為教學工具。

北大是北京知識沙漠上的綠洲。知識革命的種籽在這塊小小的綠洲上很快地就發育滋長。三年之中,知識革命的風氣已經遍布整個北京大學。

這里讓我們追述一些往事。一個運動的發生,絕不是偶然的,必有其前因與後果。在知識活動的蓬勃氣氛下,一種思想上和道德上的不安迅即在學生之中發展開來。我曾經談過學生如何因細故而鬧學潮的情形,那主要是受了十八世紀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的法國政治思想的影響,同時青年們認為中國的遲遲沒有進步,並且因而招致外國侵略應由清廷負其咎,因此掀起學潮表示反抗。

第一次學潮于一九0二年發生于上海南洋公學,即所謂罷學風潮。我在前篇已經講過。幾年之後,這種學生反抗運動終至變質而流為對付學校廚子的"飯廳風潮"。最後學校當局想出"請君入甕"的辦法,把伙食交由學生自己辦理。不過零星的風潮仍舊持續了十五六年之久。有一次"飯廳風潮"甚至導致慘劇。杭州的一所中學,學生與廚子發生糾紛,廚子憤而在飯里下了毒藥,結果十多位學生中毒而死。我在慘案發生後去過這所中學,發現許多學生正在臥床呻吟,另有十多具棺木停放在操場上,等待死者家屬前來認領葬殮。

表現于學潮的反抗情緒固然漸成過去,反抗力量卻轉移到革命思想上的發展,而且在學校之外獲得廣大的支持,終至發為政治革命而于一九一一年推翻滿清。

第二度的學生反抗運動突然在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在北京爆發。此即所謂五四運動。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消息從巴黎和會傳到中國,說歐戰中的戰勝國已經決定把山東半島上的青島送給日本。青島原是由中國租借給德國的海港,歐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取青島。中國已經對德宣戰,戰後這塊租地自然毫無疑問地應該歸還中國。消息傳來,舉國騷然。北京學生在一群北大學生領導下舉行示威,反對簽訂凡爾賽和約。三千學生舉行群眾大會,並在街頭游行示威,反對接受喪權辱國的條件,高喊"還我青島!"、"抵制日貨!"、"打倒賣國賊!"寫著同樣的標語的旗幟滿街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