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國家統一 第74節:第二十章  國民黨之出掌政權(4)

從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定都南京開始,到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止,其間只有短短十年工夫讓國民政府從事建設。十年之間還有斷續的變亂和其他障礙阻滯改革和建設的進展,但在這短期間內,居然建築了四千五百多公里的鐵路,而在過去五十年內所建的鐵路也不過一萬六千公里而已。十年之內建築的公路超過十萬公里,新添電報線路則在一萬多公里以上。在這樣短的時間之內,自然各方面的建設成就都很有限,評斷成績時,不能不考慮到時間因素。

國民黨執政以後,與共產黨的斗爭仍在繼續進行。共產黨雖然失去對城市的控制,他們在鄉村地區的勢力卻漸漸擴展,同時在農民之間積極展開工作。從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到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之間,農民暴動遍及十八行省內二百余縣,無數地主被"清算",土地被分配給農民,手段之激烈與俄國革命初期無異。

共產黨的根據地是江西省,一共占領了五十九縣,經過國民政府軍隊多次圍剿,共產黨終于撤退到西北邊陲,而在延安建立"陝甘甯邊區政府"。他們為適應環境暫時放棄激烈手段,而采取一種比較溫和的土地改革政策,實際上就是變相的國民黨土地減租政策。

這時候,蔣委員長在人民間的聲望隆極一時,因此許多軍閥或為輿情所迫,或受其精神感召,不得不承認他的國家領袖地位。

最顯著而且最富戲劇性的例子就是西安事變。當時蔣委員長出巡,先至洛陽,繼飛西安。他召集了許多軍政首長在西安會商國事並面授機宜。突然一件夢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了。夜深人靜之時,他的行館華清池附近槍聲忽起,武裝軍隊漸逼漸近,到處搜索他的蹤跡。蔣委員長身經百戰,行動非常機警,終于突圍而出,不幸最後被發現而送交張學良將軍。蔣委員長曾經花了不少的心血培植張學良,這次事變實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過在另一方面來說,西安事變卻也反映了人民希望國家統一以抵抗日本侵略的心情。

西安事變的消息廣播全國之後,老百姓無不憂心如焚,婦女小孩甚至泣不成聲。全國各方紛電西安,勸諫張學良三思而行。蔣夫人和宋子文先生不顧身入虎穴的危險,徑行飛往西安。張學良在全國輿情壓迫下,終于改變初衷,最後護送蔣委員長和蔣夫人安返洛陽。

蔣委員長在西安未有脫險消息以前,美國大使館的美軍陸戰隊營房里曾舉行一次舞會,參加的有各使領館人員,我也是來賓之一,一位塔斯社的記者斯拉配克問我為什麼不跳舞。我告訴他正為蔣委員長的安全擔憂,所以無心跳舞,他很平靜地對我說:"你放心好了,他馬上就會出來。他決不會有什麼意外。"我睜大了眼睛望著他說:"但願你的預言能成事實。"

第二天晚上快吃飯的時候,我的電話響了。"喂,這里是中央社。蔣委員長已經安抵洛陽,並已轉飛南京。"這消息太好了,簡直不像真的,我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打電話給胡適之,他正在請客。我把消息告訴他以後,客人的歡呼聲從電話筒里都清晰可聞。

號外最先送到東安市場的吉祥戲園,觀眾之間馬上掀起一片歡呼聲,弄得戲台上唱戲的人們莫名其妙。大約半小時之後,北平嚴冬夜晚的靜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聲沖破了,漆黑的夜空中到處飛舞著爆竹焰火的火星。

我有一位朋友當時正搭乘火車從南京到上海,火車駛近蘇州時,車中乘客被蘇州城內的一片爆竹聲弄得莫名其妙。到達車站時他們才得到這個好消息,乘客也都想放幾個鞭炮以發泄抑積已久的情緒,但是車站上買不到爆竹,于是車上的女學生們就放開喉嚨高唱起來了。

軍閥蹂躪國家達二十五年之久,人民一直渴望能產生一位全國領袖來掃除這些統一的障礙。他們發現蔣委員長正是這樣的一位領袖。他遭遇到雙重的困難,他一方面要把那些作勢噬人的"虎狼"從各省的巢穴驅逐出去,一方面又須建立足夠的實力抵抗日本的侵略。但是輿論民心卻一致堅決支持他達成他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