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18節:顧盼紅塵陳凱歌本紀第二(1)

顧盼紅塵陳凱歌本紀第二

顧盼紅塵陳凱歌本紀第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常健《題破山寺後禪院》

個人的自大,就是獨異,是對庸眾的宣戰。……一切新思想,多從他們出來,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從他們發端。

——魯迅《隨感錄·三十八》

序——

共和國新時期20多年以來的電影,因陳凱歌的存在,時而重逾千鈞,時而輕舞飛揚。久違的人文幻夢在這個詩性真人從青春到白頭的奮筆疾書下,昂首闊步地降臨在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夜晚,有思索,有疑問,有熱愛,有淚水,終歸亮如白晝,燭火通明。

述——文藝複興急先鋒

中國電影最反叛和最傳統錯落交織的忽而載歌載舞忽而沉痛凝重的景象浮現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名子承父業的北京青年在1983年率性努力的結果。

陳凱歌,福建長樂人,1952年8月12日生于北京。原名陳皚鴿,皚,潔白之意;鴿,是為紀念出生時于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大會"而得,這次大會的會徽就是一只飛翔的畢加索的鴿子。13年後,身高已經1米80的陳凱歌難以抑制對白鴿意象的格格不入之感,自己做主斷然決定將名字改為更加符合革命理想主義意味的響亮字眼——凱歌。

出身電影世家,父親為著名導演陳懷皚,母親從事電影劇本的編輯工作,同為20世紀初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的學生,抗戰時期雙雙奔赴華北參加革命——陳凱歌因此可以被劃歸為光榮的革命兼藝術家庭之後。

一、在護國寺那邊

舊時的舞榭歌台和王侯庭院在京都祥和的夕照里,身份變換,靜默不語;新鮮的四合院落和百姓人家在城市悠遠的鴿哨中,桑樹蔥蘢,海棠鮮豔。

陳凱歌兒時的家距離著名的護國寺咫尺之遙。

北京護國寺是京城八大寺廟之一,坐落在北京西四護國寺街,舊稱"西廟"。建于元代,為元丞相托克托的官邸,當時名為崇國寺。清康熙年間重建後更名護國寺,香火繚繞。新中國成立後改為住宅區,人口稠密,數百年曆史遂湮沒于燈火炊煙之中。

許多個幼年里天氣晴好的上午和安詳靜謐的夜晚,陳凱歌都會對出身富裕人家飽讀詩書的母親朗朗吟哦的《千家詩》神情專注,洗耳恭聽。而父親八斗五車的豐富藏書也讓陳凱歌自幼如饑似渴地沉迷于大量經典的閱讀,這一幸運直到他中學被抄家時才告終止——在毀滅一切的紅色恐怖年代的一個人影憧憧的午後,仿如夢游的陳凱歌作為抄家者的同謀,將曾讓自己愛不釋手的家藏典籍付之一炬。

正是幼小時期就開始的古典文學教育,使陳凱歌流連鍾情于傳統的馥郁芬芳,作文技巧圓熟精湛。據陳成年後自述,他的母親那時在為他朗讀詩歌時,從來不去為他條分縷析地解釋詞句內在的含義,而是對兒子采取禪宗式的只意會不言傳的感悟教誨,這一做法,使陳凱歌在日後的電影創作中根深蒂固地注重意象的暗示和聯想的啟發,從一開始就進入了藝術電影別有洞天的經典門徑,傲視宗師。

在享受絢麗的文學陽光照耀的同時,陳凱歌還對宗教有了啟蒙性的認識,他年幼的理性頭腦認為,信仰是文明的開端,堅信不移需要浪漫的天真和自負的勇氣,而相信,這一態度的本身比相信什麼更加重要——這毋甯說是他相信自己的最早萌芽,這也正是他崇尚個人自大的初始源頭。

美好而又放達的童年,使陳凱歌早早就敏感于滾燙而又會讓人激動不已的名詞和情形,潛移默化地磨礪了用感覺說話的飛快利刃,這一特點終于令他在中國電影壯志凌云的80年代一鳴驚人,圖窮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