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6節:聖者為王侯孝賢本紀第三(1)

聖者為王侯孝賢本紀第三

聖者為王侯孝賢本紀第三

人詩意地棲居大地之上。

——荷爾德林

生離祖國,死歸祖國,死生有命,無想無念。

——《悲情城市》

序——

同法國電影新浪潮和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幾乎齊名的台灣新浪潮電影始于1982年,萌發于對華人知識精英影響甚巨的名片《光陰的故事》的誕生。但真正被認為是新浪潮處子之作的,則是《小畢的故事》。尤為重要的是,這部具有開創意義的電影促成了一位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的巨人的登場——後來以豐碑姿態屹立于華人電影山巔的侯孝賢靠編劇身份第一次實踐了自己詩情畫意的理想,隨後,他的水准海拔不斷逼近世界電影的最險峻高度,在他愈見拉長和擴大的身影下面,中國電影的文化疆土萬物生長,郁郁蔥蔥。

述——東南春秋太史公

以光亮的詩性和陰郁的現實為主流的台灣電影終于成為世界電影中不可忽視的一種柔和而固執的力量,憫人悲天和思維廣闊的侯孝賢的功績首屈一指。"為台灣人的生活、曆史和心境塑像"是侯堅持不變的藝術綱領,他令人贊歎的作為完美地實現了這一點。

客家人侯孝賢1947年4月8日生于廣東梅縣,幼年便隨家人遷往台灣花蓮。作為客家人,侯家本打算居留這里一段就返回故土,但由于父親當初梅縣教育局局長的身份和新中國成立的原因,不料卻滯留異鄉,侯孝賢也只能接受這種他鄉認故鄉的命運了。

客家人是中國動蕩的古代史留下的結果。他們是漢族的一個固定分系,早期聚集于贛南、閩西和粵東,有特殊的方言和風俗,具備獨立的客家精神。在國內分布在華南和東南沿海,在國外則集中于東南亞地區。客家人以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堅韌的生命力而薪火流傳,人才輩出。

一、 玉山腳下的悲愁

被中國作家阿城形容為"袍哥大人物平事人"的小個子侯孝賢青少年時期性格暴烈,以四處為朋友出面打架而名震東南風景秀麗的小鎮。但12歲喪父,18歲喪母的經曆讓侯孝賢自小就心思較重又沉默寡言。客家人的獨立堅強和花蓮如畫的生存氛圍使侯孝賢養成了勤于思考和渴望求新的人生態度。

花蓮位于台灣東南部,東瀕太平洋,西靠玉山,被史學者稱為台灣島曆史的縮影和象征。近代以來客家人逐漸聚居于此,原生態風光聞名于世,人文遺址目不暇接。

在錦繡花蓮的童年生活里,成長中的侯孝賢難得平靜。小學時,一直盼望重返家鄉的父親郁郁而終;中學時,貧困勞累的母親患口腔癌不幸去世;而不久後,又一長輩祖母也意外亡故。早年骨肉分離的悲慘境遇,顯然是侯孝賢後來作品深沉博大的原由之一。但如此的波動生活也造成了侯孝賢嗜賭和斗毆的惡習,家中的物品大多被他典當還債,兩肋插刀的沖動令他舞刀弄棒四處奔襲。

盡管少年的歲月中難覓良辰,但敏感的年紀里卻不乏美景。父親在世時酷愛寫字和讀書的印象牢不可破,童年世界的武俠小說和皮影戲精彩絕倫。對文化的鍾愛在侯孝賢幼小時就已經深入心底。

1966年,侯孝賢高中畢業,隨後加入到台灣每個青年必須經曆的3年兵役行列之中。

二、 澎湖懷想

在服兵役期間,繼續發揮偽造電影門票"技藝"的侯孝賢堅持用休息日一天看4場電影的習慣排遣兵役生活里難熬的枯燥心緒,在觀看了一部英國電影《十字路口》後,興奮的他在日記中寫道:"我要用10年的時間進入電影圈,並有所作為。"但激情過後冷靜下來的侯孝賢,很輕易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他矮小的身材,普通的容貌,演員這一行當顯然不適合自己,從事幕後工作才是他惟一可以晉身電影業的道路。

退役後,他以第一志願進入了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電影科,走上了實現自己理想的道路。3年後,畢業的侯孝賢沒有很快找到從影的出路,做了8個月的電子計算器推銷員,甚是苦悶。所幸這樣無聊的時光轉瞬即逝,從1973年開始,台灣大導演李行用侯孝賢做一些拍攝輔助和具體事務性的工作,侯孝賢這才得以從底層干起。

場務、編劇助理、編劇、副導演、制片助理,最後到獨立執導,這就是侯孝賢在電影圈最初8年所扮演的幕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