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7節:聖者為王侯孝賢本紀第三(2)

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灣電影還是以主流商業電影為主導,在這樣的環境下,侯孝賢耳濡目染地積累了全面的流行商業電影的基本認識和技巧。1980年靠第一次獨立執導商業片《就是溜溜的她》逐漸貼近電影公司幕後核心班子以後,侯孝賢開始固定地跟隨在著名導演陳坤厚的左右,做陳的導演助理並負責電影劇本的改編和選題創意。1983年在找到了理想的合作者朱天文並首次成功地寫出了《小畢的故事》以後,侯孝賢終于完成了從次要位置向徹底個人執導轉變的過程。在《小畢的故事》的成功啟示和台灣新浪潮電影的洪流下,侯孝賢連續導演了《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和《尼羅河的女兒》等一系列影響深遠的電影。

"我拍《風櫃來的人》,是因為去澎湖風櫃探王菊金的班。經過風櫃時,感覺非常特別,于是下車,在雜貨店中看到小型的撞球台,一些人在那兒打著撞球,就是在那時候有了拍《風櫃來的人》的構想。"——這就是不乏神秘感的侯孝賢拍攝他的第一部重要電影的個人自述。據侯孝賢介紹,回到台北,他馬上將自己的感覺講給了他的搭檔朱天文聽,朱隨即拿出《沈從文自傳》給侯孝賢看,進而他們靠這本書的敘述感覺找到了雙方達成共識的拍攝思路。在具體拍攝中,侯孝賢不斷要求攝影師將鏡頭遠一點,再遠一點,終于創新出了一種以遠景為主的長鏡頭模式,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回看個人曆史時距離感強烈的冷靜的表現方法,令人叫絕。

《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和《戀戀風塵》在《風櫃來的人》的成功之上,取得了接連不斷的動人成就。在《冬冬的假期》中,通過冬冬在鄉村玩耍時爬上樹梢極目鄉野的一刻,單調的蟬鳴讓時空凝固和一切看起來那麼眼熟的經典感覺的細節,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回憶起在很多經典的文學名著中可以找到的同樣瞬間——這個刹那,兒童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的東西卻奇妙地那麼似曾相識,前世今生的界限神奇地模糊了。

將長大成人的旅途做定格式關照思考的成"家"立業的"成長三部曲"(包括《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和《童年往事》)完成以後,侯孝賢基本上確定了自己的創作體系。沈從文作為文學大師的高度和氣質徹底地影響了侯孝賢的今後全部的創作生涯。學曆高小,行伍出身的沈從文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巨匠,其作品最大的特點是關注鄉土和田園,偏重抒情和意境,冷靜博大,寬容醇厚。侯孝賢在秉承沈從文一貫風骨的同時,不止一次地表示了對沈從文的崇敬之情。

三、 那一年的祖國

談及中國電影,不能不強調侯孝賢,說到侯孝賢,又絕對不能對他最重要和最具標志性的電影《悲情城市》輕描淡寫,從某種意義上說,公映于1989年的《悲情城市》完全可以被看做過往的台灣電影甚至于是台灣當代文化的最高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