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0節:寫意登臨李安本紀第五(6)

將中國現代武俠小說搬上銀幕顯示了李安平和細膩中很怪異的一面。《臥虎藏龍》嚴格意義上說,並不能算是中國武俠文學中的上乘之作,面世的年代也相對久遠,知名度也僅只屬于中下水平。這部小說和當代的金庸、古龍和梁羽生的作品相比,無論從藝術內涵還是技術層面都乏善可陳。也許在題材的選擇上,李安是故意規避了那些過于耳熟能詳的作品,本來就是希望靠相對冷僻的故事來開拓別樣的境界,同時,打算以其他乖巧的元素來另創局面。

從《臥虎藏龍》所獲得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以及眾多的國際影展獎項的結果來看,李安的獨辟蹊徑顯然是成功了。電影中,震撼西方觀眾的恰恰是傳統常規的武俠電影中雖然也多有顧及但卻沒有特意突出過的部分——仙境一般的東方景致,神話一樣的江湖氛圍,還有不可思議的超人動作。

《西方三部曲》在歐美取得的成功,已經表明了李安深刻而准確的對西方世界的了解和對海外觀眾的把握,《臥虎藏龍》的剛好契合國際電影界的需要正是建立在李安的這些非凡功夫的基礎之上的。人間仙境的視覺享受,滿足了國外觀眾的好奇和向往;神乎其技的絕世武功,實現了西方人們魂系化外的美夢和理想。

夢想的世界就用夢想的方法來拍!李安為西方人民創造了一個夢幻般的東方家園,他們自然會給予善解人意的作者以最華貴的獎賞。

六、普羅眾生斷背山

在經曆了兩個成功的三部曲並靠《臥虎藏龍》達到一個令人望塵莫及的頂峰以後,李安也嘗試了向時尚類的科幻動作電影出擊。2003年,他接拍了具有一定卡通風格的電影《綠色巨人》,影片雖然由于各種原因而票房不力,但通過更換拍片類型,李安還是得以全方位展示了他對好萊塢電影制作手段的熟練掌握能力,以及對商業片運作的深刻理解。這些,都進一步夯實了他一流導演的堅強地位,更為重要的是,為其名垂青史的《斷背山》開辟了注意力會聚的光亮道路。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這是李安在介紹自己的登峰造極之作《斷背山》時刻意點出的創作主旨。通過大量的訪談和各方的評論,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斷背山》並不僅僅應該被給予"一部劍走偏鋒的聚焦同性戀題材的文藝片"這麼簡單的定義。偉大的《斷背山》是一部關于愛和被愛,壓抑和掙紮,難耐的現實和恒久的夢想……這些對立的矛盾永遠交錯沖突的人性史詩電影。它的成功,其實正在于以特殊的戀情殘酷地揭示了充滿幻滅碰撞的生命里的不滅無奈,堪稱芸芸眾生永難回避的絕望哀歌。

《斷背山》這部短篇小說的作者是美國女作家安妮·普魯,她1935年生于康涅狄格州,其祖先是西班牙人和英國人,在這里生活了350年之久。在大學里她主修曆史,隨後于大學內執教,此後的大部分時間則作為自由職業者從事報刊雜文的撰寫工作,53歲時在雜志編輯的鼓勵下才創作了第一部小說《明信片》,第二部主要作品就是作家耗時8年但當時影響一般的《斷背山》,而直到第三部長篇小說《船訊》(著名電影《航運新聞》的原著)推出,安妮·普魯才獲得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