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2節:寫意登臨李安本紀第五(8)

贊——越嶺翻山紐帶中西

從古樸的台南到現代的台北,從現代的台北到國際的紐約,李安在千山萬水的輾轉騰挪之後,以堅定的執著和靈活的變化,靠中國人的含蓄詩意和西方文明的先進技術,驕傲地成為了風光無限的日落大道的主人,登峰造極。

一、淡定堅持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王維《酬張少府》

這是李安的第一部電影《推手》中主人公老朱寫給陳太太的字。接近40歲的李安在他的處女作中,以一位"老人"的心境題解了他20年酸甜苦辣的漫漫堅持,隨遇而安,豁達知命。

少年時期和父親之間的平和對峙,青年時代在教育上的蒙羞失敗,進入社會後的碌碌無為,結婚生子後的長期失業,這些都沒有能夠讓李安放棄對自己愛好的事情的努力。從年少的時候起,李安就是一個儒雅溫和的青年,是典型的中國南方人性格堅韌、感情細膩的代表,忍耐力超強而又倔強執拗。這一特點決定了他能在10多年默默無聞的生活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電影理想,並最後獲得成功。

李安的父親有很強的士大夫觀念,始終堅信讀書至上,而認為沉湎于藝術是對國家無用的職業,但李安天生就喜歡戲劇,只有在舞台上或者是在有關舞台的創作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父子間的矛盾持續了很多年,尤其在李安失業于紐約六七年的階段,李父都是李安外界壓力最大的來源,甚至直到李安在美國拍電影獲得了認可和成功以後,李安的父親還是希望兒子能回家教書,歸依"正途"。

畢業後的李安沒能進入自己理想的職業,完全成為了一個業余作者,在妻子的供養下埋頭撰寫無人喝彩的劇本。面對多年來的種種挫折,李安安之若素,終于在臨近不惑之年,開始了意氣風發的創業之路。

二、體用中西

從中國近代開始,是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還是以"西學為體,中學為用"來面對風云變幻的時代,一直是中國的知識精英們探討和爭論的話題。經過漫長的等待,直到中年才取得事業成就的李安在電影藝術創作領域,給了人們一個近乎完美的答案,那就是水乳交融,貫穿中西。

李安自身的生活經曆以及創作經曆,某種程度上說很明顯是經過了這樣一個過程:中學西用——西學中用——中西合璧。

傳統儒家知識分子家庭的出身,使李安在青年時代之前,接受了充分的中國傳統教育,這個階段,雖然他所受的正規教育很不成功,但國學的淵源仍舊根深蒂固,難以磨滅。青年時代的李安,為了自己的藝術向往,早早奔赴美國,進行了長期的西方文化熏陶和現代化技術的培育,逐漸成為了眾多西方華人精英的一分子,新大陸的都市生活和學習,使李安徹底認識到了嶄新的文藝理念和開放的理性思維,創作手法上漸趨現代和緊跟潮流。待到中年時期,口碑不錯的作品接連推出之際,李安的電影靈魂又多有返璞歸真的難得跡象。最後到登臨頂峰之時,李安的創作終于將中西文化的神韻完美交融,至此,中學還是西學,中用還是西用,已經在作品中沒有界限,渾然一體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安在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地方全部獲得肯定,正是他中西貫通的成功結果,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