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5節:混世錢王馮小剛本紀第十一(2)

由于教育廢弛,生活資料緊張,參軍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待遇優厚、頗有發展的令人羨慕的選擇。因此,人們不難理解馮小剛一直對6年的軍旅的生活無比懷念的心情。和很多那個年代的城市青年一樣,不菲的軍餉、提干和入黨、免費神氣的戎裝和人們尊敬的目光,幾乎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驕傲,未來的道路也仿佛無限光明。

1984年中國百萬大裁軍的前夜,馮小剛極不情願、依依不舍地轉業到了地方,開始了他忽而毫無頭緒、得過且過,忽而四處攀緣、努力向上的群眾生活。

二、為了新生活前進

1985年,在拒絕了第一次分配去北京西直門糧庫宣傳科的差事以後,無所事事的馮小剛和去向迷茫彼此彼此的幾個戰友靠聊天游蕩和制作家具打發時光。百無聊賴的日子過了不久,他接到了另一個分配去向——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工會文體干事,鑒于該單位美名遠揚的經濟效益和可觀的獎金,馮小剛欣然前往。但是在這個格格不入的地方待了幾個月後,新的從業目標出現了,這就是于當時已經成立了3年,成績斐然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

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是中國的電視機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普及的時節應運而生的全國第一家電視節目專業制作單位,前身是北京電視制片廠,位于北京西八里莊。當時僅擁有一台攝象機,兩間平房,30余名工作人員。其人員構成是畢業學生和部隊文藝團體的轉業軍人,自由開放和年輕氣盛是當年這里給人的最大印象。馮小剛成名以後坦承,作為沒有科班出身履曆和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自己,正是通過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學習和工作,並結交大量圈內人士,才得以獲得今日的成就。

在馮小剛的這個藝術起步階段,他無比珍惜自己在中心難得的美工崗位,難掩自豪和得意的心情。據劉震云多年後不無玩笑的嘲諷,那時的馮小剛天天脖子上掛著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身份牌招搖過市,連睡覺也不舍得摘下。

馮小剛對當年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經曆也一直記憶猶新——"那時中心一半以上都是複轉軍人,都很年輕,那里的氣氛不是論資排輩,是誰能干就讓誰干。如果在電影廠,一個大學生從場記、副導演到獨立做導演,起碼要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一個'山中無老虎'的單位給了我快速成長的機會。我干了三四年的美工後,就開始寫劇本。《編輯部的故事》籌拍時,我報名參與編劇,寫了11集。"

在參與《編輯部故事》的劇本創作前後,他與鄭曉龍合作分別編寫了劇本《遭遇激情》和《大撒把》,獲得一定贊譽。靠著自身的勤奮和機靈以及結交文學名家,馮小剛很快就從美工的位置爭取到了做編劇工作,並以《編輯部的故事》和《北京人在紐約》(同鄭曉龍聯手執導)等作品,逐漸開始成名立萬,不斷向獨立導演的夢想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