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3節:譚鑫培隨機應變

譚鑫培隨機應變

譚鑫培為"同光十三絕"之一,由他所創之京劇譚派,流傳至今而不衰,他在舞台上隨機應變的能力,確非一般伶人所能及。這里說幾則故事,或可一窺管豹。

一次,譚鑫培演出《黃金台》,譚先生扮齊相田單,因上台匆忙,忘了戴帽子。觀眾正瞠目結舌,只聽譚先生念起定場白:"國事亂如麻,忘了戴烏紗!"兩句詩,既針砭了時弊,又修補了舛錯。觀眾一聽,便給以會心的笑聲,無不暗暗佩服。

一次赴堂會演出,譚先生唱《文昭關》。該戲演的是春秋時期的故事,伍子胥全家被害,他只身逃到昭關,不能出去,愁得一夜之間須發皆白,所以,該戲又叫《一夜白發》。伍子胥乃堂堂武將,儀端威猛,出場時應腰佩長劍,其唱詞有:"過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滾油煎,腰中空懸三尺劍,不能報仇也枉然。"誰知管行頭的出了問題,馬馬虎虎地給譚先生掛上了腰刀,誰也沒有發現。待譚先生上了場,手扶劍柄時,才知道寶劍換了腰刀。這時,鑼鼓響處,過門已開,只聽譚先生唱道:"過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滾油澆,父母冤仇不能報,腰中空懸雁翎刀。"唱完,台下還沒省過悶來,台旁台後先叫起好來,管行頭的這才松了一口氣。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識者無不稱贊譚先生應變機敏。所以,後來才有東施效顰,照搬這一段唱詞的,豈不知這是被逼出來的應急之舉。也有說《寶刀轍》好唱的,自然是附會了。

譚先生不僅臨急不亂,自圓其藝,就是其他演員逢了急亂,他也能湊趣應答,化險為夷。一次戲班唱《轅門斬子》,扮演焦贊的演員未戴髯口,就上了場。台下一看,哄聲不絕,演員急得無法,又不能下台改裝,直給扮演楊六郎的譚先生作揖。譚先生早知端的,開腔問話,劇場馬上平靜下來。譚先生道:"小小孩童,你是何人?"經譚先生啟發,這位演員才應聲道:"啟稟元帥,我是焦贊的兒子。""你來做甚,叫你父來!"演員才得以下台,換上一個焦贊來。這件事流傳很廣,一時幾乎家喻戶曉了。

清光緒庚子以後。譚鑫培為內廷供奉,經常入宮值承,侍候慈禧太後。有一次老譚患了感冒,雖然隨著其他演員進了宮,但是請了假不上場。當管事太監把當日劇目呈給慈禧時,慈禧一看沒有譚鑫培的戲,便問:"怎麼沒有譚鑫培的戲?"太監忙回稟:"譚鑫培有病,向你老佛爺請了假。"慈禧悻悻地說:"他在我跟前還這麼大架子,交給慎刑司打他二十板子。"旨意一下,誰敢不遵?當時,慎刑司掌印可為難了:不打,抗旨不遵,那還了得;可是,真要打二十板子,非把老譚打壞了不可,以後太後再想看老譚的戲而譚不能演,責問下來,這個罪責也不輕。他急中生智,叫人把譚鑫培帶到,當眾裝模作樣地訓斥了一番,然後把譚帶到另室,親自打他二十大板。室外面聽得打板子聲,其實是只聞其聲,並不真打。然後又帶老譚到慈禧面前謝罪,並請老佛爺賞臉點戲。慈禧刁難他說:"給我唱出《盜魂鈴》吧!"譚鑫培只得謝恩。回到了後台,他捏了一把汗,他從沒演過這出戲怎麼辦呢?還是王長林見義勇為,對老譚說:"你不必為難,我保你上。"就在後台的一個角落里,給老譚說了這出戲的場次、路數。譚鑫培依王長林的指點,扮豬八戒上場。"悶簾倒板"用的《大登殿》的"龍鳳閣內把衣換",出台頭句"慢三眼"是《轅門斬子》中的"楊延昭下位去迎接娘來",此後每一句換一出戲的詞。等遇到妖精時,學唱了當時幾位著名的生、旦、淨的唱段。演到大開打時,老譚本來武功很好,打得精彩,豬八戒也做了幾個呆像,博得了慈禧的歡喜,立刻傳旨賞譚鑫培。譚鑫培飽含辛酸,挨了打,演畢又賜賞,弄得他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