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4節:徐複觀擎起這把香火的猛士(1)

在台灣——國學大師的1949

徐複觀擎起這把香火的猛士

學術與政治之間

1949年對徐複觀來說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一年。早在三年前他就絕意仕進一心向學,從國民黨中央聯秘處副秘書長這一顯赫的位置上急流勇退,主動遠離紛爭煩擾的宦海生涯,回到古樸甯靜的書齋中。這一年國共對峙兩強相爭的結果已見出分曉,時局的變化把徐複觀又拉回到現實政治的漩渦里。面對國民黨大廈將傾的存亡之際,他作為前國民黨陸軍少將,曾經的最高權力核心邊的紅人,"興師勤王"效忠黨國是義不容辭的道義和職責。

1月21日,隨著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節節敗退,已輸了半壁江山的62歲的蔣介石,在南京宣布下野,回到奉化溪口老家。這次是蔣介石第三次下野,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在家鄉的時間格外的漫長。雖然他離開了總統的寶座,但仍然以國民黨總裁的名號,遙控著政局和軍隊。面對著軍事上一敗塗地的境況,焦頭爛額的蔣介石已是一籌莫展。他反思這些年國民黨作為泱泱大國的第一執政大黨,卻這麼不得民心,轉眼間把大好河山葬送,腐敗無能和派系斗爭估計是黨內一大頑疾。痛定思痛,他心中很自然想起自己過去的隨從秘書徐複觀,因為徐複觀曾多次跟他直諫改革國民黨勢在必行。

徐複觀在抗戰時期就有"由救國民黨來救中國"的想法。當時他是一個年輕的國民黨下級軍官,以軍令部聯絡參謀的身份被派駐延安半年,因為一度不滿國民黨內部痼疾和流弊,他從延安回來後想一走了之,在朋友勸告下才見了時任國民黨參謀總長何應欽,並由何應欽引薦給蔣介石。徐複觀與蔣介石初次見面是在重慶曾家岩侍從室內。事先侍從武官告誡徐複觀,委員長日理萬機非常繁忙,他的報告不要超過五分鍾。但徐複觀的談話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興趣,被一再示意繼續講下去。徐複觀跟蔣面談了大概三十多分鍾,給蔣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名普通軍官的報告能引起蔣介石的注意,足見徐複觀不凡見地。

沒多久,蔣介石就深夜傳喚了徐複觀,讓這個鄉下青年又驚又喜。見面後蔣介石只是非常閑適地問了他一些無關緊要的閑事,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安慰他的話。在談話快結束時,蔣介石忽然拿出一張便條,寫著"送徐參謀複觀叁千元"幾個字,硬是塞在徐複觀口袋里,他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徐目瞪口呆。在徐臨行告辭時,蔣意味深長地對他說"不要離開重慶"。

因為蔣介石的欣賞提拔,1944年,徐複觀被以軍委會高參名義,調至參謀總長辦公室任聯合秘書處秘書長隨從秘書。1945年春,他改任侍從室第六組職,這是一個主管情報、意見書的集中和選擇的機要部門。5月,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時,徐複觀已一路青云直上升任總裁隨從秘書參加會議。8月抗戰勝利後,徐複觀任黨政軍聯席會報秘書處副秘書長。

這時的徐複觀仕途扶搖直上,他被獲准參加蔣介石慣常的每周一次的官邸彙報,這個彙報其實就是邊吃飯邊聊工作,官邸彙報的人除了徐複觀外都是黨國要人。在官場上餐桌會議可是當政者權力核心所在,春風得意的徐複觀此刻無疑成了蔣介石身邊的紅人。可能正是因為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了解徐複觀沒有任何其他背景,所以比較放心地允許他隨意地高談闊論。徐複觀個性根本也不是那種城府很深玩政治的料,他性格狂狷,絕不曲行媚世,經常在蔣介石面前大膽放肆地針砭時弊。

幾年來徐複觀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蔣介石面前犯顏上諫,希望在當時漸趨空虛龐大的國民黨內建立一個新的組織,這個組織是以勞苦大眾為主體的民主政黨,它代表自耕農及工人的利益,並實行土地改革。在一次彙報完工作後,蔣介石特意向徐複觀指示,其所說的建立新組織的問題是需要的,他可以作為負責人循序進行。徐複觀聽聞後如雷貫耳,當下湧起的卻是一股無法形容的異常沉重難過的感覺,覺得這麼重似千斤的擔子,怎能是他個人所擔負起的?所以他請示蔣介石來指定幾位高干以集體形式研究出一個方案。蔣介石出于對徐複觀的信任,不假思索地點頭允諾,欽點蔣經國也參與進來。但如此繁複浩大的工程具體操作起來,沒有當初想象中那麼簡單,結果徐複觀懷著非常沉重的心情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