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強權的碎片 第10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8)

1988年,蘇共召開了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戈爾巴喬夫在這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根本改革政治體制",通過"革命性改革塑造社會主義新形象"。公正地說,他看到了問題的本質,然而他采取的措施確實是令人不敢恭維的。

高明的政治家不但善于發現問題,而且善于解決問題。戈爾巴喬夫善于發現問題,卻不善于解決問題,甚至制造新的問題。"民主化、公開性、權力歸蘇維埃"這些口號和認識本身都是正確的,但具體的實施,卻要掂量掂量:如何使社會以最小的成本推進改革?如何把握住全局不使其失控,讓社會的演變按照一個穩定的軌道推進?這是任何一個高明的政治家所必備的素質。然而,戈爾巴喬夫顯然不具備這些素質。

一個長期在高壓嚴密控制下的社會肯定不會健康發展,但是解除桎梏卻要講究方法策略。因為長期處于獨裁統治下的人,如果突然解除壓力,反而無所適從,容易被各種極端主義的"漂亮"思想所俘獲。因此,民主性、公開化非搞不可,但如果像戈爾巴喬夫那樣驟然放開,必然適得其反,引發政治狂熱,從而為野心家粉墨登場提供舞台。

葉利欽原任蘇共斯維爾德洛夫州委書記,後調任蘇聯中央建設部部長,口碑不錯。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將葉利欽調任中央書記,後任莫斯科市委書記、政治局候補委員。葉利欽任莫斯科市委書記後,很快顯現出了其激進平民主義傾向,和群眾一起排隊購物、訪問貧苦、抨擊特權腐敗、對干部進行大換班,提出"批評無禁區,公開無限制"。

葉利欽的激進主義矛頭很快轉向了蘇共中央,特別是蘇共第二號人物利加喬夫。1987年10月21日舉行的中央全會上,葉利欽猛烈地抨擊了蘇共中央改革進程緩慢,並點名批判了利加喬夫的工作作風,立即遭到了幾乎全體中央委員的迎頭痛擊,不久就被解除了相關職務。

如果戈爾巴喬夫在葉利欽下台後把他打發到盧旺達或者巴巴多斯去當大使,也許葉利欽從此就銷聲匿跡了。但是,戈爾巴喬夫這時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繼續讓葉利欽在中央任職,而且是國家建設委員會副主席職務,仍然是蘇共中央委員、莫斯科市委委員,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下台後,葉利欽在一切場合都痛陳蘇共統治的腐敗墮落、壓制民主,再加上葉利欽被蘇共中央清除,因而葉利欽獲得了"人民代言人"的稱號,並贏得了"激進改革家"的稱號。從此,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的斗爭貫穿以後的蘇聯改革,直到蘇聯解體。

葉利欽被戈爾巴喬夫排擠出政治局以後,充分認識到自己已不可能在聯盟中央層次挑戰戈爾巴喬夫。在一半是良心、一半是野心的驅使下,葉利欽利用了戈爾巴喬夫自己提倡的"民主化、公開性"作為斗爭武器,直接從群眾那里獲得支持。他利用當時蘇聯人民對蘇共的失望,利用蘇聯社會發展中的困境,慷慨許諾,痛陳時弊,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救世主。他憑借充滿不切實際許諾的競選綱領和對蘇共的尖銳指責,于1989年的蘇聯首次真正意義上的蘇維埃選舉中獲得89.4%的選票,當選為最高蘇維埃代表並擔任最高蘇維埃建設委員會主席,重新走上政治舞台。

葉利欽當選最高蘇維埃建設委員會主席後,成天忙于競選。他提出的各種口號、做出的各種許諾,完全脫離現實,如表示要在兩三年之內解決蘇聯的經濟問題,還清內債外債等。作為中央委員,他在蘇共中央全會上從來都不對中央的國內外政策發表反對意見,在選舉中卻對中央的任何一項政策都有意見。

葉利欽就是靠著"激進改革"的幌子,挖戈爾巴喬夫的支持者的牆腳,在隨後兩年里獲得一個個勝利,邁向了俄羅斯聯邦的權力寶座。1990年5月29日,葉利欽利用俄羅斯民族主義泛濫的形勢,提出要"給俄羅斯足夠主權"的綱領,在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選舉中以535票贊成、502票反對,僅比法定票數多4票的結果當選為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奪取了俄羅斯聯邦的最高權力。選舉前戈爾巴喬夫曾采取說服代表的辦法阻止葉利欽當選,但未奏效。葉利欽知道,只要有一個統一的聯盟存在,只要有一個蘇聯總統存在,自己就不會有貨真價實的權力。因此,葉利欽對聯盟的維持三心二意,陽奉陰違,支持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運動;並以俄羅斯聯邦為根據地,逐步蠶食、架空中央權力。1991年6月12日舉行的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中,葉利欽擊敗了雷日科夫和戈爾巴喬夫提名的候選人巴卡京,成功地當選為俄羅斯總統,支持率高達57%。葉利欽獲得如此高的選票,說明了當時俄羅斯大部分選民已經被葉利欽的"激進改革"口號所迷惑。上台以後,葉利欽以自己是民選總統自居,公開與戈爾巴喬夫對抗,頒布非黨化命令,並時常以蘇聯總統的合法性讓戈爾巴喬夫難堪(戈爾巴喬夫是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不是全民直接選舉選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