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失重的梁柱 第40節:章士釗-難以馴服的老虎(3)

攢錢、置地、蓋屋、娶妻生子,是中國傳統人生的幾塊踏腳石,總得把立腳點放在這些事情上,才能把人生畫得圓滿。不過與新文化抗爭到底,一輩子不寫白話文的章士釗,在這方面倒表現得並不傳統。從他出生直到1960年經周恩來為他特批了史家胡同24號宅院,這位年近八旬的耄耋老人,才結束了在朋友家搬來搬去,沒有自己一套房子的曆史。

從1949年到1960年,章士釗的家就安在北京東四八條54號朱啟鈐老友家里。

1949年,作為南京國民政府和談代表的章士釗,在談判失敗後脫離代表團去了香港。後來章士釗受毛澤東之邀來到北京,被任命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館館長,按道理他應該住在國家為他安排的四合院里,而章士釗和家人住在朋友的北房和東房中,兩家共用一個廚房,居住很擁擠,連書都沒地方擺。在這樣的居住條件下,一住就十年,從來沒向有關部門提起過。

據章含之回憶,章士釗曾對女兒多次講過,他一輩子從沒有存款,但也從不缺錢。別人給了他錢,又轉手給了比他更為需要的人。

1919年前後,毛澤東為組織留法勤工儉學來到北京,住在北京豆腐池胡同9號楊昌濟的家里,毛澤東在這里同章士釗相識。據說,章士釗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就告訴楊昌濟和在場的其他先生,說這個年輕人有帝王之相,絕非等閑之輩。其後不久,毛澤東來到上海為去法國留學生送行,急需籌措一筆資金。當時章士釗在上海參加"南北議和"會議。毛澤東冒昧地求上門去,章士釗為毛澤東籌措了2萬元大洋,解決了燃眉之急。

新中國成立後,清末、民國的遺老、遺少經濟上沒了來源,都很拮據。這些人來找章士釗時,他總是想方設法幫助。

看到章士釗樂善好施,"愛管閑事",毛澤東便每年從自己稿費中拿出2000元,以"還賬"為由,給章士釗一些經濟補助。聽說是還賬,章士釗說什麼也不要。他要女兒轉告毛主席,當時的2萬大洋,不是他個人的,是他募集的。直到女兒向他轉達了主席的想法後,他才肯收錢。從1963年起,毛澤東每年送2000元,一送10年。1973年,毛澤東問起章含之,送去錢是否能正常收到。章含之答道,今年沒送,到去年已經還足了2萬。毛澤東笑了:"這怪我沒說清楚,這個錢是給老人的補助,哪里到10年就停,你回去告訴行老,今年開始還利息,一直到他不在了為止。"第二天,正在住院的章士釗收到了毛澤東派秘書送去的2000元錢。



位于北京錫拉胡同袁世凱的府邸,是章士釗在北京較早住過的一處官邸。當時,章士釗受袁世凱之邀來到北京,袁世凱就把自己搬入中南海前的院子給章士釗居住,可見當時袁大總統對他的賞識。

然而好景不長,宋教仁被暗殺。章士釗從美夢中摔到地上,連忙逃往上海,舉起"討袁"的大旗。

章士釗時而辦刊物,時而從政,時而搞教育,時而搞學術研究,忽左忽右,表現出一種異乎尋常的不穩定性。為此,他遭到政敵的攻擊,受到朋友的誤解。有人說他是政治投機分子,沒有一定的政治立場;有人說他學問不專,朝秦暮楚,還有人說他是封建社會的殘渣余孽。

然而,章士釗自有想法。他自編劇本,把背景設在北京,找來風頭最勁的人物和他配戲,在各類形象之間忙得不亦樂乎,他注定是奔著曆史的看客們的叫好來的。一位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人說:"章行嚴搞學術,又沉溺政治,依附袁世凱,又討袁;不參加同盟會,又沖鋒在前,他的人格中最精華的是獨立精神啊!當時國家多難,讀書人多以國事為己任,章太炎、劉師培,包括我自己,都如此,今之學者何能厚非呢?"

1904年,章士釗與萬福華等人刺殺清廷大員王之春失敗,萬福華當場被抓。他本已逃離現場,可第二天他卻傻乎乎地去探監,由于形跡可疑,當場被捕。後多虧黃興、蔡鍔等多方營救,才撈回來一條完整的性命。在章士釗看來,無論誰的命,只要閻王看上了,留也留不住,但只要在世上一天,就要把命運攥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