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失重的梁柱 第43節: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的(1)



為了工作便利,毛澤東搬出楊宅,與蔡和森、羅章龍等八人一起,在距北大紅樓不遠處吉安所左巷8號院租了一間房子。

吉安所左巷是一條狹窄的胡同,明清時期,宮中冤死的太監、宮女,其靈柩大部分就停放在這里。為了鎮邪、驅趕晦氣,人們就給小巷起了個"吉安"的吉利名字。毛澤東租住在院內正房西側的一間十多平米的屋子里,晚上,八個小伙子擠在一個土炕上,幾個人同蓋一床棉被,每逢翻身,都要先與兩邊的人打招呼。

毛澤東為留法學生籌措經費、為開設留法預備班而四處奔走。但每逢星期天,他和鄧中夏等人都會去豆腐池胡同,與楊昌濟分析時事、探討國內外大事,李大釗有時也來參加。楊開慧經常在一邊旁聽,漸漸地,毛澤東與楊開慧產生了戀情。

當楊昌濟這些人還急急地穿行于窄小的胡同里時,時光的缰繩被他們穩當地拽在手里,當他們隱沒在胡同外的世界中時,時光便脫滑出缰繩,在胡同里狂奔踩蹋,把原有規則撂倒在地,如此往複,一棵棵樹木,一幢幢宅院,就像花兒一樣開了又敗,敗了再開。

1920年1月17日,楊昌濟在北京豆腐池胡同家中病逝,年僅49歲。去世後歸葬于長沙縣板倉沖。

臨終前,楊昌濟寫信給留日時的好友章士釗,向其推薦毛澤東與蔡和森:"吾鄭重語君;二子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重二子。"

楊昌濟沒有看錯毛澤東、蔡和森,毛澤東與蔡和森也沒有辜負楊昌濟。蔡和森成為建黨初期的領袖,毛澤東則成為改天換地的偉大人物。

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的

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親梁濟剛要出門,碰巧遇上他,父子二人說起關于"歐戰"的一則新聞:

"世界會好嗎?"梁濟問。

梁漱溟回答說:"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濟說罷離開了家。

三天之後,梁濟在淨業湖投水自盡。

梁濟認為一個朝代滅亡,沒有人為其殉死,是這個社會道德淪喪的標志!



梁漱溟,清光緒十九年九月九日(1893年10月18日)生于北京一個世宦之家,祖籍廣西桂林,名煥鼎,始字壽銘,後又字肖吾、漱溟,並以漱溟為世人所熟知。遠祖曾是元朝宗室,姓"也先鐵木耳",旅居河南汝陽,明朝建立後,因所居為戰國時梁地,故改漢姓梁。父親梁濟,字巨川,曾任清內閣侍讀,官至四品。梁濟身處國家風云激蕩的年代,眼見外侮日益激烈,國勢日益衰微,因而大力主張事功之學。認為一切學問都要以富國強邦為任,否則就是無用之學。基于這種思想,他痛斥八股、科舉之弊,而極力推崇維新派之變革主張。

也是因為父親這種不同尋常的遠見,梁漱溟的早年教育便注定與同時代的讀書人走上不同的路。別家的孩子進私塾大背四書五經時,梁漱溟卻在北京第一家中西小學堂里學習ABC和《地球韻言》之類的科目,手頭上常翻的課外讀物則是《啟蒙畫報》和《京話日報》。1906年,梁漱溟考入北京順天中學堂,開始了長達五年半的中學生活,現代著名學者張申府、湯用彤都是他這時的同學。除了上國文課外,還學習英文和數、理、化各科。

1911年,梁漱溟中學畢業,辛亥革命也趕在此時爆發,梁漱溟拋下升學機會,到他早先便已加入的同盟會京津支部的機關報《民國報》當記者。梁漱溟開始駕著獨木舟朝國家的遇難地點出發,他整日出入總統府、國務院、學校、團體與街頭巷尾。

社會不是演出高級劇目的戲園子,各位看客們,並非皆可以穿著光鮮打扮時髦,二郎腿一蹺小白眼一翻。這是一個洶湧澎湃的交易場所,時刻會有大量的鮮血和墨汁潑撒于此。無論賬目現已虧空多少都得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就像拿破侖在火光沖天的莫斯科,眼看著周圍都是狼群一般的鐵甲部隊,還有比荊條犀利的西伯利亞冷空氣,但仍然能高聲發布最為雄壯的挑戰書,將自身的風度和姿態做到使人毛骨悚然。而作為一個讀書人,梁漱溟似乎並不適合承受顛來覆去的無常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