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失重的梁柱 第52節:梁思成-扛不動的北京古城(4)



在保護古建築的最後二十多年征戰中,梁思成敗多勝少,屢敗屢戰。

當梁思成聽說西四的四牌樓要拆,便親自到西四調查交通情況,當他經過調查認為可以保留時,便親自上書中央領導,請求保護,他還不忘用文學性的語言來游說,說西四的四牌樓在落日余暉下該是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為了說服梁思成,周恩來特意找他懇談了兩個多小時,其中一句話最為經典:"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東四牌樓沒了,西四牌樓沒了。北京城的後人只能莫名其妙地看著北京地圖上這兩個只是"名字"的地名發愣,無從聯想或憑空想象兩個地方曾分別矗立著四座雄偉、壯麗的牌坊!

西四牌樓的消失,讓梁思成身心疲憊,但他還是沒有作停下腳步的打算,不但紫禁城、三海等一大批古建築被完整保存下來,他還虎口奪食,把本已打算拆掉的北海團城完完整整地保護下來。

據史料記載,中國自古有築台的曆史,秦朝的鴻台高達四十丈,兩漢時有神明台、通天台,更讓人們所熟知的是曹操的銅雀台,但這些古跡都已經消失,唯有團城這座古台還存活在世上。

梁思成首先說服了蘇聯專家,但在與市一些行政領導討論時,他們卻堅持非拆不可。此時,瘦弱的梁思成一改平日溫溫爾雅的書生氣,吃了嗆藥似的"啪"的一聲拍案而起:"照你這樣,干脆推倒團城、填平三海,修一條筆直的馬路通過去好了,還討論什麼?"他怒氣沖沖地離開會場,直奔中南海西花廳向周恩來總理懇切陳述保護北海團城的理由。周恩來終于被梁思成說動了,放下手頭的工作,親自到現場勘查,最終下決心保護團城。

團城保住了,同時,北京明朝留下來的唯一的楠木建築物-東直門城樓拆掉了。原因很簡單,為了東郊機場建成後的交通便利,如果不拆這個城樓,繞道就要多花幾萬元人民幣。也就是這座楠木建築,在30年代,一個日本木匠見是楠木古建築時,向袁良市長提出,願意自掏兩萬大洋進行維修。

中國曆代對文化的傳統觀念,局限于詩、文、書、畫,向來把建築視作不登大雅之堂的"匠作之事"。朝代更替,更是以"推陳出新"、以破壞前代遺存建築為樂事。同歐洲的古國比起來,我們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曆史的民族,上千年曆史的古城,我們留下了幾座?

梁思成認為,個人記憶依存于自身的生滅,因而是微不足道的,但一個民族的記憶不能沒有實在的物體見證,民族的感情不能沒有實在的依托。這種民族的記憶和情感,不僅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還能結晶成民族圖騰的底色。莫斯科的紅場前的一條道路,為避開一個古建築而拐了一個彎,梁思成覺得這就是對曆史真正的尊重。

梁思成近似瘋狂般堅持保護古建築,並非患了"複古病"。這位留學美國、游曆歐洲、學貫中西,又對中國古建築作了長期考察的建築學家,一直站在同代人不能理解的高度上,是時代患有嚴重的近視症,看不清梁思成指點的方向。

早在20世紀30年代,梁思成在河北寶坻考察廣濟寺的三大士殿時,欣喜地發現這是一座架構獨特、有著極高文物價值的遼代建築。後來,當他得知當地要拆時,他心急火燎地向河北省有關部門反映,希望保存下來。對方告訴他:"遼代的建築又怎麼樣,反正是一個沒用的破廟,不如把這些遼代的木頭拿去修橋,還能為人民服務。"

梁思成突然發覺自己已經變成一塊沒用的遼代木頭。

但正是這塊被雷擊雨敲、風啃蟲蛀的"朽木",用15年的時間對全國190個縣的2738處古建築進行了調查,寫成中國第一本古建築史籍《中國建築史》;作為聯合國大廈設計建築師顧問團的中國代表,參與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在清華大學創建了建築系;在1948年編寫的《全國重點文物建築簡目》,成為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藍本;與鄭振鐸向周恩來建議在古建築上安裝避雷針,從此結束了雷火對古建築危害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