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第一部 他們(8)



……為了方便于宿營時取水,我們沿著這條小河,走了已經有好幾天了。取下了籠頭的馬兒朝溪水彎下脖子。它們瘦骨嶙峋的皮毛,被我擦洗過了之後,又多少重新變得發亮。我直起了身子,回頭望大伙呆著的露營地望去。我看到了按著劍的子路、守著火的顏回、在做面餅的子貢、頹然躺在草地上的宰予和公西赤、還有他們當中盤腿側對著我的老師。我發覺,包括了我在內,大伙在這趟旅行中都已是那麼衰弱。如果可能,我真願意在天黑下來之前替他們把所有的活都干完。這應該是這次旅行的尾聲部分了。不管是不是時間意義上的,至少應當是節奏感上的。我的音樂感在大伙之中,也許是最差的一個。在魯國時,我最頭疼的就是聽老師上音樂課。我天生缺乏樂感。我一直沒能很好地掌握我們的十二律和宮商角徵羽這五聲音階。我常常拿不准老師在琴上輕輕奏出的調式和半音。我捧著五孔塤吹奏的姿勢比啃山芋還難看,吹出的聲音就好比老牛在噴響鼻。在我們當中,還是有一些音樂天才的。比方說,我們誰也沒有子貢會背誦的民歌多。老師拿來給我們當教材的三百首《風》、《雅》、《煩》,子貢不僅能完整地唱一遍,還能獨出心裁地給它們配上舞蹈。多虧了他這一手,當年我們在匡地受圍困時才僥幸脫險。還有我死去的師兄曾點,有一陣子,他對彈瑟可真是著了迷。在路途中,無論有多累多餓,他坐下來後的頭一件事,便是解開了他裝瑟的布囊。子貢曾開玩笑說我們中有三大寶貝:顏回的竹簡、曾點的瑟同子路那把投到老師門下後就再沒有使過的劍。當然,誰對音樂的理解都不可能同我們老師的精深相比。他是一位真正的音樂迷。我們每到一個國家,除了拜訪國王外他最喜歡交往的,就要數那些王室樂師了。他跟他們討論樂理,鑽研箏築笛鉦那些新式的樂器。有一回他完整地聽到了他慕名已久的上古《韶》樂,高興得三個月吃肉都忘了肉的香味。那首曲子用排簫伴奏,傳說是大禹替舜治好水後,人們用來歌頌舜的德政的。它一共分為九個部分,既莊嚴又美妙。據說當年初次演奏時,麒麟起舞,鳳凰也飛到了人們的上空盤旋。不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數我們周朝的創始人武王討伐商紂王時編的那首《大武》。它配有手持盾牌的舞蹈演員。一陣長長的鼓聲後,化裝的士兵們從北面而上,向觀眾頓足三次。然後他們肅立,台側傳來了徐緩、連綿的詠唱。我們觀賞著,不禁也肅然起敬,等待著戰事的開始。它轉折得十分突然。鼓聲驟然間變得激烈了。有兩人手搖木鐸,代表著雙方交鋒的大將,來到了舞隊中間。舞隊圍繞著他倆分開、又聚合,模仿著戰斗中的擊刺、搏斗。這個配樂舞蹈一共有六段,兩次使用了"亂"的手法突出高潮。場面宏大,攝人心魄。末了舞隊一齊高呼"于皇武王,無競維烈",左足舉起,右膝著地,象征著我們終于歸于了莊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