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狼狽為奸


格桑的話太無賴,太平公主准備和他講大義,用聖人之道好好教訓他一番,要他幡然悔悟.李隆基擺手阻止她說話時,她還不以為意,直到聽了李隆基的話,大是歎服李隆基的機智,擊掌贊賞:"隆基說得好,說得太好了!"

對這個侄子,太平公主的心情很複雜.對李隆基的才情她是越來越佩服了,只是李隆基越是能干,她的地位就越危險,苦惱異常.

睿宗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三郎言之成理,言之成理!"

群臣就不用說了,又給了李隆基一個滿堂彩!陳晚榮于李隆基的急智,辯才很是佩服!

格桑臉上變色,沖李隆基質問起來:"太子殿下,您這是在威脅大吐蕃,大吐蕃絕不接受!墀德祖贊是高原上的雄鷹,絕不會接受!"

李隆基冷冷的道:"我威脅你了嗎?"

那句話威脅之意十足,只是威脅盡在言外,得由自個去想去體味.格桑明明知道話外之意,就是不好反駁,不由得張大了嘴巴.

太平公主抓住機會質問道:"格桑,你要大唐先退兵,再嫁公主,難道不是對大唐的威脅?你還有臉在這里質問太子."

群臣再七嘴八舌的一通附和,格桑就鬧了個大紅臉,想反駁又無從反駁,這場嘴仗他是輸定了.這次是談不下去了,格桑道:"陛下.告退!"

睿宗現在占了上風,心情也舒暢,揮揮手,仍由他離去.

今天這早朝著實風光,既打了吐蕃人.又折辯了吐蕃使者,睿宗心情大好,揮手道:"散朝!"站起身,沖陳晚榮招手.陳晚榮大步上去:"皇上相召,不知有何要事?"

睿宗親切得緊.笑呵呵的道:"晚榮,你今天立了大功,說得好啊!"

格桑一句話難住群臣,就連太平公主一時之間都難以找到說詞,幸好陳晚榮出來解圍,要他不高興都不成.陳晚榮瞄了一眼李隆基,笑道:"皇上.就是臣不說,太子也會說."

以李隆基地精明,想到說詞是必然之事.

李隆基仍是那般平靜:"你能有如此膽識,見機如此之快,確也難得."

格桑是號准了群臣不敢為隋煬帝說好話的心病.卻沒有想到陳晚榮沒這想法,反難住了他.陳晚榮的高明處就在于,說話之前先向睿宗請罪,得到睿宗首肯這才反詰格桑.而且,陳晚榮的話大義凜然,任誰聽了都得贊成.

太平公主也是高興,笑道:"晚榮,不錯,不錯!見機夠快的!"

陳晚榮謙謙遜道:"公主過獎了."

睿宗眉頭一擰,成一個川字:"晚榮.今天早朝地事情.你也看到了.朕要你來,就是要你見識一下吐蕃的氣焰.格桑質問朕要在石堡城打多久.打算死多少將士,這話你也聽見了.這是朕的奇恥大辱!朕永遠也不會忘記今天!"

當格桑說出這話時,陳晚榮都感到臉紅,更別說睿宗這個一國之君了.睿宗當時沒有發火,忍住了,著實太難得了.陳晚榮寬慰一句道:"皇上請放心,吐蕃將會為這話付出代價!"

睿宗輕輕點頭道:"晚榮,你的火炮造得怎麼樣了?有沒有困難?有困難,盡管說."

格桑地話真的激怒他了,要想複仇,就得*火炮.

"皇上請放心,樣炮快好了!"陳晚榮如實回答.

睿宗太心急了,眉頭一皺,問道:"現在才造樣炮?怎麼不多造點?"

陳晚榮理解他急于複仇地心情:"皇上,我們得先造出樣炮,檢驗一番,確認沒有問題了才能大量造.若是一下子造出好多,要是有問題的話,想改也來不及."

葉天衡他們雖是唐朝的頂尖良工,畢竟沒有造過火炮,讓他們熟悉一下,掌握一些技巧非常重要.是以,在大規模造之前,做一門樣炮就成了必然之舉.

睿宗想了想道:"朕就今天跟你去看看,看看你們的進展.\"格桑的話太刺激人了,睿宗也是坐不住了,巴不得現在就對吐蕃開戰.

太平公主附和一句道:"我也去. "

李隆基點頭道:"是該去看看了."

三巨頭同去,陳晚榮真是沒有想到:"臣去軍器監准備一下,好恭迎聖駕."不是陳晚榮要拍馬屁,而是這是基本禮節.


睿宗擺手道:"不必了.你跟朕一道去.我們還是輕車簡從便是."

對這提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沒意見.睿宗叫來段輝,要他帶領一隊侍衛跟去.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也有侍衛,浩浩蕩蕩一大路,直向軍器監而去.

陳再榮自從那天晚上離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回去,在東宮奔走.今天終于有機會和陳晚榮在一起了,也是高興,打馬過來:"哥,太子怎麼要去軍器監呢?"

陳晚榮為他釋疑:"皇上要去看火炮."

"哥,火炮造得怎麼樣了?"陳再榮忙問道.火炮的威力,他也是知道的,巴不得馬上造好,好好教訓一通吐蕃.

陳晚榮對他地話是要回答的:"樣炮快好了."

"太好了!"陳再榮很是驚喜.

問過緊要事,陳再榮又回到李隆基跟前.陳晚榮跟著睿宗的儀仗前進.不一會兒,就來到軍器監.

睿宗雖然沒有大張旗鼓的前來,三巨頭的侍衛加在一起,也是不少.動靜很大,早就驚動了寇義兵和劉懷德他們,忙迎出來:"參見皇上!"

睿宗從皇輦下來:"各位愛卿,請起!"對良工,睿宗很是尊重.一臉地親切笑容,格外隨和,和在朝堂上見群臣完全不同.

"謝皇上!"劉懷德他們站起來.

睿宗沖寇義兵招手,寇義兵一溜碎步的小跑著過來.睿宗拉著他的手.打量一番:"寇師傅,多年未見.你老了."

兩人是舊識,睿宗曾經對寇義兵很不錯.一聽這話,寇義兵心潮澎湃,前塵往事俱上心頭,眼里噙著淚水,有些哽咽:"皇上,您還記得臣?"

睿宗呵呵一笑.很是開心:"寇師傅,朕怎能忘記你這個良工呢?"

"皇上!"寇義兵感動無已.

睿宗興致很高,問道:"葉大師呢?朕怎麼沒有看見他?"

寇義兵忙回答:"皇上,葉哥哥正忙著呢,在處理火炮.快.去把葉哥哥請來."

睿宗擺手道:"不用.朕去看他.葉大師,可是我大唐數一數二的良工,朕去看他正合適."他知道寇義兵要阻止,先行說出理由.

果然,寇義兵不好再阻止了:"臣代葉哥哥謝皇上!"

"帶路,帶路!"睿宗不住揮手.

寇義兵應一聲,走在頭里帶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緊跟在睿宗身後,陳晚榮他們跟著去了.很快就來到葉天衡他們忙碌的地方.遠遠就看見一尊火炮,銅光閃閃,在日光照射下.格外威武.

睿宗眼睛瞪得老大.問道:"晚榮,這就是火炮?"

"回皇上.這就是火炮!"陳晚榮回答.

睿宗眼睛眯到一起了,臉上地笑容疊了一層又一層,興奮不已,腳步也輕快了:"光看這樣子就挺威武,要是到了戰場上,更不得了."

太平公主也是笑得合不攏嘴:"五哥,我們去看看."

就連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隆基也是眉頭一軒,眼里神光炯炯,一雙眼睛打量著火炮.

睿宗應一聲,兩兄妹快步向火炮走去.葉天衡正要見禮,睿宗擺手道:"葉大師,免了.快,給朕說說火炮的事."

要說火炮,肯定是陳晚榮理解得最深刻,葉天衡有些犯難:"皇上,這得陳大人來說.****"當著皇帝的面,他也不能叫陳晚榮小友了.

陳晚榮笑道:"葉大師這些天忙前忙後,您說也一樣."

"對,葉大師,您說."睿宗對葉天衡也有信心.


為皇帝講解新式武器,那是莫大地榮耀,葉天衡不再推辭,應一聲,略一整理思路,就開始為睿宗講解起火炮了.從制模范開始,到現在這樣為止,一路講下來,繪聲繪色,讓人怦然心動.

等到他講完,睿宗贊歎一句:"了不起呀!真是妙思妙構!晚榮,火炮要怎麼用?"

陳晚榮打量著火炮道:"皇上,這火炮還缺幾樣東西,一是炮架沒有做好.炮架就象一輛車,運輸火炮就方便多了."

睿宗擊掌道:"這想法好.要是沒炮架,怎麼運到石堡城?三郎,火炮地牽引需要馬匹,你得給准備一下."

"父皇請放心,兒臣明白!"李隆基領命.

陳晚榮接著講解:"炮彈還沒有造好.等炮彈造好了,就可以試炮了."

太平公主地興致也不小:"晚榮,什麼時間可以試炮?"

"要過三兩天吧."陳晚榮估摸著回答.

太平公主眼睛放光:"晚榮,試炮的時候,你要給我說說,我要來看看."

"朕也來!"睿宗不甘人後.

李隆基雖然沒有說話,也是跑不掉地.

按照陳晚榮的計劃,等到樣炮造好了,他們軍器監先試試,要是沒問題再給睿宗說,要他親臨驗炮.沒想到他們現在就急不可耐了,要推是推不掉的,只得道:"臣明白!只是,第一次試炮,可能會出狀況."

李隆基安慰道:"晚榮,第一門炮嘛.出問題很正常.發現問題,你們後面造炮的時候改掉就行了."

"三郎說得對,晚榮,你不要擔心.*****朕不會怪罪!"睿宗很是大度地道:"兵器嘛,都是一步一步地改進.哪有一蹴而就的道理!"

有他這話,陳晚榮徹底放心了,接著道:"還差一個准星.准星就象弩上的望山,用來瞄准的.打得准.也是火炮地一個要求."

"有道理!"睿宗稱贊一句,蹲下身.仔仔細細地打量起火炮,右手在炮身上摸撫起來:"鑄造得挺不錯,很光滑.葉大師的技藝更上一層樓了."

葉天衡忙謙遜道:"皇上過獎了,臣不敢當!"

李隆基提出一個問題:"晚榮,這火炮不能這樣上戰場,得塗上漆.銅光閃閃,看上去是很威風.就是不易隱藏."

好眼力!陳晚榮也是這麼想的,只是這種小事,不必向睿宗說而已,點頭道:"太子說得是,臣也是如此想.臣准備試過之後.再塗上漆."

李隆基點點頭,不再說話,打量起火炮.

看了個飽,睿宗這才心滿意足地站了起來.太平公主拍拍手,笑呵呵的問道:"晚榮,還有什麼困難?一並說說."

陳晚榮回答道:"公主問起,臣不敢不說.臣別地也不擔心,就是擔心這硝石能不能按時運到."

李隆基點頭道:"晚榮,這事你放心.綿州的硝石,我會派人去催.只要做好了.很快就會運來.洛陽這些地方的硝石.我已下旨,要當地官員盡快運來."

有這話.陳晚榮也就放心了:"謝太子!"

睿宗好多年沒來軍器監了,今天舊地重游,興致不錯.四處走走,直到心滿意足,這才回宮去.

送走三巨頭,陳晚榮又和葉天衡他們投身于火炮的制造中.木掩映中,樹木蒼翠,清幽雅靜,正是云真觀.

云真觀在長安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道觀,雖不如慈恩寺有名,香客也是不少.太陽才爬上來,就有不少香客絡繹于道,順著石子路徑進入道觀上香,禮老君.

唐朝地佛教之盛,那是沒說地.佛教之所以鼎盛,在于武則天地大力扶持.武則天之所以不遺余力地扶持佛教,主要原因在于唐朝皇帝尊崇老子,以老子的後人自居,下大力氣扶持道教.武則天扶持佛教,就是為了抗衡道教.

武則天年間,道教有所衰落.武則天之後,皇位又回到李姓手中,這道教自然而然又興盛起來.云真觀這樣的盛況不過是唐朝道觀的一個縮影罷了.

石徑上有兩個香客,一個個頭高,一個細長.這兩個香客與一般香客不同,他們並沒有去上香拜老君,而是給一個道僮引到里屋.


里屋正有一個中年道士,是云真觀地觀主,打個問詢:"敢問施主尊姓大名?"

個頭甚高的香客並沒有說話,而是左右一打量.中年道士冷冷的道:"說吧,我這里安全,你就是喊破天,也沒人來理睬."

高個頭香客取下遮面的席帽,一臉的絡腮胡,很是威猛.中年道士眼睛一眯,打量起他,皺著眉頭道:"閣下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等見到使者,我自然會以真面目示人."高個香客冷冷的回一句.

中年道人目光陡然凌厲,好象利劍一般,緊盯著他:"你是誰?怎麼知道使者的事?"

高個香客好象根本就沒有看見他可以殺人的目光似的:"我不僅知道有使者,還知道使者姓阮."

中年道人心頭一驚,喝問道:"你究竟是誰?"

"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手里有你們想要地東西."高個香客依然冰冷.

中年道人臉色也緩和多了:"是什麼東西?"

高個香客不答所問:"要是再見不到使者,請恕在下失禮,就此告辭."

中年道人知道他必有仗恃,要不然不敢如此說話,站起身道:"請稍等,我去去就來."不等他說話,大步而去.

細長香客望著中年道人地背影,目光陡然轉凌厲.高個香客坐在椅上,並沒有說話.

不一個會兒,中年道人回轉道:"請尊客跟我來."

高個香客站起身,細長香客忙跟上.中年道人攔住細長香客:"尊駕請在這里等候."

"大膽!這是我兄弟!"高個香客喝斥一句.

中年道人想了想,沒再說話,在頭里領路.來到另一間房,中年道人在牆壁上一陣敲打,牆壁上出現一道暗門,露出一個地道.

兩個香客隨著中年道人進了地道,一直朝前走.走了差不多十來丈,來到一間寬闊的石屋.牆上點著蠟燭,照耀如同白晝.

石屋里有桌有椅,一個四十來歲地書生坐在椅上,冷冷的打量著二人.這書生甚是英俊,就是有些陰冷,讓人看著就不舒服,手一揮:"你出去."

中年道人應一聲,退了出去.

"閣下是誰?"使者冷冷的問道,一雙冰冷的目光在高個香客身上瞄了瞄,最後停在細長高個身上,點頭道:"好身手!"

細長香客眉頭一挑:"你也不錯!"

使者一笑:"你身手雖好,要想勝我,很難!"

高個香客扯下臉上的絡腮胡,露出真面目.使者不由得眉頭一挑,猛的站起身:"原來是崔大人!幸會,幸會!"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崔.那個細長香客當然就是韓平了.

崔一抱拳道:"崔現在多有不便,不得不易容前來,還請使者見諒!"

使者回禮道:"崔大人言重了,正該如此.崔大人的不幸,我也清楚.崔大人這時來見我,不怕給朝廷盯梢?"

崔眼里神光一閃:"怎麼?使者怕了?"

"怕字,我阮大成還不知道怎麼寫?"阮大成大笑起來.這個阮大成不是別人,正是去燕威鏢局總部殺了喬萬梁那個書生.冷傲,孤高是他的個性.

笑過之後,阮大成這才道:"崔大人,你前來我這里,不知道有何要事?但願你說的事,值得冒這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