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 第21節:李白酒量並不大

李白酒量並不大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特別是李白,他的《將進酒》中說;將進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這得先從;斗;說起。

現在已經沒人用斗了,我們曾經見過的斗,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一斗大約是50斤糧食。誰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現代稱糧食的斗並不是一回事。

《公羊傳》:;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擊而殺之。;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體積一定是有限的。《史記·項羽本紀》中,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讓張良送給項羽白璧一雙,送給范增玉斗一雙,這玉斗也是酒器,張良可以隨身帶著,體積也不是很大。

還有另一種稱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斗的樣子,這種斗有長長的柄,實際是盛酒的勺子。

《詩經·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以祈黃考;。朱熹注:;大斗,柄長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現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還要小。從出土的青銅斗看,也就是現在家里飯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現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問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少,不算什麼;;一石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數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現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水滸》中的武松,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是懸了點,但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並不為過。如果換成現在的白酒,那可就懸了,沒有可信性了,成了;廣州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成了敗筆。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現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汝陽三斗始朝天;,;張旭三杯草聖傳;,;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詩百篇;。比較起來,人家是三斗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長安市上酒家眠;了。論酒量,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

杜甫說他;一斗詩百篇;,實際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夠寫出許多詩來。只喝那麼一杯啤酒,就上了詩情,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這正說明了他酒量並不大。

從李白的詩作來看,他喝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進肚里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發泄。

劉墉非宰相,更非羅鍋

《宰相劉羅鍋》等電視劇開播之後,劉墉、;劉羅鍋;名氣大增。因為電視劇的誤導,人們以為,劉墉就是一個宰相,也是個羅鍋。其實,根本沒這碼事,劉墉這人不是宰相,更不是羅鍋。

宰相,是封建社會最大的官,是皇帝的助手,地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的設立大約始于東周,以後的朝代都有宰相。但是到了明朝初年,因宰相胡惟庸權力過大,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一怒之下,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從此不再設宰相,將宰相的權力收歸皇帝。

清入關前就不設宰相,入關後清承明制,也不再設宰相。一直到清滅亡,清政府都沒有設過宰相。清朝不設宰相,而以內閣大學士代行宰相之職。內閣由三殿三閣組成,位置從高到低的排列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每個殿閣設一個大學士為最高長官。後來,大學士漸漸失去了實權,也不起什麼作用。雍正朝時,又設了軍機處,總攬軍國大計,內閣大學士從此變成了純粹的榮譽稱號、真正的擺設。

既然清朝連宰相都沒有,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劉墉當宰相的事了。劉墉官至東閣大學士,在內閣中是最小的,從來沒有實權。這人政績也並不明顯,突出的是書法,尤其是小楷,他的書法,用墨厚重,貌豐骨勁,別具一格。

古代科舉,不光有筆試,還有一樣就是目測。凡身有殘疾、相貌惡劣的,全不錄取,為的是維護官員的形象。傳說中的鍾馗,雖然才學極高,但因相貌不佳,而未能進科舉。如果劉墉真的是個羅鍋,不但進不了內閣,就是科舉這關都過不了,早就給刷下來了。傳說中捉鬼的鍾馗,就是因為相貌丑了點,考試時被刷了下來。雖然是傳說,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科舉考試中,相貌也是一條。只是相貌丑了點就被刷了,羅鍋自然更不行了。

劉墉名;羅鍋;出自傳說。說的是,一天上樓,皇上看著劉墉弓身爬樓梯的樣子很可笑,就出了個謎:;後輩(背)更比前輩(背)高。;這難不住劉墉,他隨口就說;羅鍋;。皇上大笑,說:;你就是羅鍋!;劉墉馬上說:;謝主隆恩!;因為皇上的金口玉言,從此劉墉不羅鍋也得稱羅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