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 第26節:台灣的日本"神宮"的開始到毀滅(1)

台灣的日本;神宮;的開始到毀滅

日本靖國神社里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中國人民和亞洲其他國家人民的甲級戰犯,但是,人們很少知道在我國台灣曾經有過一個類似靖國神社的;台灣神宮;。

日本有大大小小無數的神社,神社是分等級的,供有眾多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是全國性的大神社,而供奉天照大神與天皇的則稱為神宮。

1895年,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將我國台灣割給日本。日本派兩支部隊侵入台灣,一支由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帶領;另一支是近衛師團,由皇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帶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明治天皇的堂弟,時任陸軍中將近衛師團長。近衛師團登陸後,攻占了台北和新竹,一路實行焦土政策,所過之處被夷為平地,血流成河。

日本的殘暴並沒有削弱台灣愛國軍民的斗志。1895年5月底,近衛師團在新竹大肚溪畔,遇到黑旗軍和當地百姓組成的義軍拼死抵抗。日軍死傷慘重,無法渡河。相持到10月28日,身為師團長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蜷縮在大肚溪畔的磺溪書院里,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渡河良策。終于,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坐不住了,他不能忍受日益增加的傷亡數字,冒著危險親自去尋找渡河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到河邊察看,這時,從河對岸飛來的一發炮彈不偏不倚就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身邊爆炸。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身受重傷,不久便一命嗚呼,時年49歲。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曆史上首位在侵略戰爭中陣亡的日本皇族。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死後,日本政府宣布日軍近衛師團司令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因瘧疾死于台南。依日本政府的說法,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病死在台南,但他的墓志銘卻說他死在東京。

但台灣父老卻都否認日本政府的說法。

有的說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騎馬在義竹圍林投巷渡河時,被埋伏在路邊叢林里的義民軍,以長竹竿之端加綁鐮刀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馬上砍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頭頸受傷嚴重,傷及血管血流不止,弄至台南就醫,但因流血過多,半路就死了。

台灣史學研究者黃榮洛花了兩年的時間,尋找文獻考據,發現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確實在新竹中彈死亡。在台北的樺山總督接到惡報,認為如果實情泄露,日軍顏面盡失,決定采取保密措施。樺山總督為了隱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之死,決定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弟弟伏見宮為替身,繼續南下,伏見宮到了彰化,也差一點被炮彈炸死,到了虎尾又受到義軍猛烈攻擊險被義軍殺死。在駐軍嘉義時,伏見宮因義軍刺客用長柄采檳榔鐮刀勾頸而落馬受傷,被擔架抬到台南。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被殺後,日軍展開大報複,陷入瘋狂狀態,不論男女老少見當地人就斬殺,尸體拋入河中,一時血流成河,估計數千人被殺。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死亡的日期為10月28日,被日本人定為;國祭日;,全台灣放假一天。日本政府還決定在台灣建立神社,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作為神來祭祀。

1901年,神社在台北圓山建成,約52647平方米,名為;台灣神社;,這是日本人在台灣建成的第一座神社。為方便日本皇族及特使參拜,特別建一座明治橋(今台北中山橋),開辟敕使道路(今台北中山北路)。台灣神社屬于最高等級的大社,由日本皇室奉獻布帛、金錢、酒食之類的供品。1944年增祀天照大神,改名為;台灣神宮;。此後,日本有計劃地在台灣推行神道教,建立了許多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