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突襲



侯云策隨曹翰到其軍中,將城內外滄州軍情一一標出,特別標山坡,樹林,深溝,村莊等注重要地形.曹翰同林榮一樣,對侯云策所繪地圖很是驚訝,同樣詢問道:"侯郎可在軍中任職?"

侯云策又將對林榮所言複述一遍.

曹翰贊歎道:"原來是侯別駕的族侄.此戰後,你可到節度使軍中.只有肯死戰,跟著群侯,前途無量."

侯云策道:"群侯給了我一道聖旨,令到劉存孝軍中招降."

曹翰沉吟道:"滄州軍當真要謀反,只怕一道聖旨起不了作用.群起而攻之,縱然侯郎了得,也難逃被亂刀分尸的結果."

侯云策道:"滄州軍都是大林軍士,聖旨所至,這是天道.若不戰而降,可為大林保留一支精銳之師.當然,能做到這一步,首要之處是擒殺劉存孝."

"侯郎好膽識." 曹翰擊掌贊道.

定下計策,當夜,曹翰率澶州軍一千人和德州軍四千人直撲滄州,利用北風猛烈,軍隊易放松警戒的機會,進行奇襲.

大軍行動十分隱秘,除個別將領外,全軍上下均不知前往何方.澶州軍和德州軍在第二天夜間抵達滄州城外,眾將才知道此行是攻打滄州,大驚.

聯軍根據侯云策提供的地圖,在遠處下馬,步行繞過城外滄州軍營.北風正烈,黑夜如猛獸,滄州軍營關閉營寨,沒有任何動靜.

曹翰在澶州軍中挑選五百名最為剽悍的兵士,組成敢死隊,由侯云策為主,小校石虎為副,在郭行簡家人帶領下,從秘道進入城內.

出發前,按侯云策要求,敢死隊分成三隊,備好十架長梯.每位敢死隊隊員配長刀一把,用布帶纏住手臂,以使夜間不至誤殺.

侯云策帶三百五十人為前隊,其中箭手七十名,每人鐵箭三十支,其中五支為帶有棉紗浸了猛火油的火箭,攻擊劉存孝府第.侯云策為他所帶敢死隊隊員准備了兩句話:"劉存孝已死,放下武器免死."

小校石虎帶一百名軍士為後隊,其中箭手三十名,三架木梯,攻擊劉三府第.

另外一隊五十人由郭府之人帶領直撲東門.占領東門後,迎主力部隊入城.

一切准備妥當,侯云策率隊從城外小莊園進入地道.來到郭府時,郭行簡見領隊之將居然是侯云策,嘴巴驚得合不上攏.侯云策沒有時間寒暄,命令由郭府分別派人帶石虎後隊到劉三府,帶另一隊攻東門,自己率隊撲劉存孝府.

侯云策所率前隊在去往劉存孝府中的路上,前隊之前哨發出一隊滄州巡邏軍士,趕緊回報.這是通往劉存孝府的獨路,避無可避,侯云策觀察地形,派諸箭手上前,躲在黑暗處,夜襲巡邏軍士.

侯云策成長于黑城,黑城主力是神箭營,從小耳濡目染,極擅箭陣之術.黑城被諸胡包圍,他長期和諸營少年在密林中行獵,和諸胡周旋,又很長埋伏之術.

派五十箭手埋伏在道邊,造成敢死隊在暗,巡邏軍士在明的有利形勢,看似簡單,卻極為考驗臨場組陣的能力.

躲在黑暗中的弓箭手身體緊靠屋邊,張弓搭箭,只等獵物進入射程.等到巡邏軍士發現異常時,箭雨已至.猝不及防的巡邏軍士被射成刺猬,一個都沒有逃脫.街上發出的短促慘叫聲驚醒了正在夢中的老百姓,膽大的站在院中,門後聽動靜,膽小的則用被子捂住頭.

黑沉沉的夜色中,劉府的輪廓顯得格外威嚴.由于劉府占地頗寬,巡邏軍士就是從府外出發,走了兩條街道,正要轉回時遇襲.

巡邏軍士的慘叫聲很幸運地沒有傳到府中.


侯云策命令敢死隊員架上木梯.敢死隊員剛靠近圍牆,院中響起狗叫聲.三十名勇悍軍士顧不得隱藏痕跡,拼命爬梯,跳入院內,格殺守門軍士,打開大門.

院外敢死隊員一湧而入,沖入劉存孝府中.按照布置,箭手分立兩側,作好准備.

劉存孝內府發出喊叫聲,很快,一群親衛持刀弄槍沖出內府.剛出內府門,迎接他們的是一陣箭雨,沖出來的大部分守衛來不及反抗就中箭倒地,另一部分急忙退進內院.

劉存孝提樸刀,守在內院.他是久經殺場的老將,經過短暫慌亂,很快鎮定下來,吼道:"這是小股叛軍,人數不多.我們援軍很快就到.到時,千刀萬剮了這些叛逆."

他讓守衛爬上屋頂,阻殺爬牆的叛軍.

內院大門很堅固,敢死隊是輕軍,急切間打不開內院大門.敢死隊員把木梯架在內院牆上,幾個士兵剛爬到牆頭,就被內院屋頂上的守衛射了下來.又上去幾人,還是被射了下來.

城內還有大量滄州軍士,若不盡快沖入內府,解決戰斗,恐生其它事端.侯云策不准備活捉劉存孝,下命箭手火燒劉府.

一支支火箭向內院射去.

內院房屋全是木制結構,很快起火,火隨風勢,整個內院轉眼間成為一片火海.火焰發出"呼,呼"的響聲.房頂上的守衛"撲通,撲通"向下跳,著火之人發出痛苦叫喊.

內院大門打開,劉存孝帶著守衛狼狽不堪地沖了出來.

迎接他們的是凶狠箭雨,大部分守衛倒在第一波箭雨之中.

劉存孝帶著剩下的兵士悍不畏死地往外突,很快和敢死隊員混在一起.

此時弓箭已無用.敢死隊員和劉存孝親衛斗在一起,兵器的碰撞聲,長刀砍到身體上沉悶的響聲,中刀軍的慘叫聲,在院中此起彼伏.

劉存孝一柄撲刀使得迅捷如風,近身的兩位敢死隊員被砍翻,血肉橫飛.

侯云策見劉存孝凶惡,提著長槍搶將上來,對准劉存孝喉嚨刺去.他最擅長馬戰,在馬戰中,槍隨馬勢,快如奔雷,一合間,就刺敵手于馬下.步戰速度不及馬戰,侯氏長槍威力稍減.再加上用慣的陌槍出滄州城時留在劉三府中,只是臨時選了一杆普通長槍,侯氏長槍威力又稍減.

劉存孝見侯云策,眼噴怒火,擋開長槍,橫刀朝其腰間斬來.

樸刀勢大力沉,侯云策沒有硬接,拖槍往後走.

劉存孝那容他走,跨步躍起,當頭又是一刀.

侯云策回首,長槍如毒蛇一般刺出.這是回馬槍術,也是侯氏長槍的精妙之招.誰知,長槍剛刺出,他被倒在地上的一名軍士擋了腳步,身形趔趄.

回馬槍刺偏,劉存孝的樸刀已經砍了過來.侯云策急閃,左肩還是被刀風所傷.

兩名敢死隊員見主將受傷,趕了上來,用長槍急攻劉存孝,救了侯云策一命.

劉存孝親衛皆是久經戰陣的老兵,沒有救主帥,而是圍攻侯云策.侯云策刺死當前一名軍士,又將長槍刺入另一名親衛身體.這名親衛極為勇悍,受了重傷,仍然不退,雙手抓住刺入身體的長槍.侯云策左手持槍,右手抽出百煉刀,刀鋒過處,親衛頭顱落地,鮮血噴湧而出.

此親衛被斬首後,仍然緊握長槍,不肯松手.


侯云策斬殺當面之敵後,放棄長槍,改用雙手持刀,朝劉存孝當頭猛劈.劉存孝面對三人,猶自有攻有守.一名敢死隊員中刀受傷,倒地之時,猛劈劉存孝腳踝.

劉存孝腳踝中刀,劇痛之下,不覺彎了彎腰.

這個戰機被侯云策抓住,長刀斬下.劉存孝無法躲避這凶猛的一刀,從肩部直被劈至腰部,內髒翻滾而出,掉了一地.

解決了劉存孝,侯云策大喊:"劉存孝已死,放下武器免死."

敢死隊員隨後齊聲大喊,劉存孝親衛聽到兵士們高呼,心神大亂,紛紛被砍翻在地.

侯云策指著劉府斷頭親衛道:"此乃猛士,不能辱.奪下滄州後,厚葬此子."

劉府大火引起了城內駐軍注意,軍營里響起號角.

滄州軍打開城門,列隊而出.只見數名騎手持火把飛奔而至,一名騎手用長槍挑起一個頭顱,縱馬狂呼:"劉存孝已死,放下武器免罪."

隨後而來的只有侯云策等數騎.

敢死隊員進城是走密道,戰馬無法通過.這十幾匹戰馬全部是奪自劉府.侯云策為了穩住滄州軍,顧不得大隊,帶著數名騎手就奔向城內軍營.

小校石虎帶著劉三的首級也趕了過來.兩支小隊彙在一起,來到滄州軍前.

滄州軍此刻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形勢,主將劉海騎馬越眾而出,正要問話,就被侯云策打斷.侯云策高舉聖旨,道:"眾軍聽旨,劉存孝勾結契丹人,意圖謀反,罪該誅九族,滄州軍聽曹翰將軍指揮,共同誅殺劉存孝,護我大林河山."

劉海罵道:"爾等假傳聖旨,給我拿下."

侯云策大吼一聲,道:"劉存孝,劉三已經伏誅,敢于頑抗者,死."

軍士舉起火把,長槍上挑著的果然就是劉存孝首級和劉三首級.劉海是劉存孝侄子,見到劉存孝首級,就要抽刀.

石虎大喊道:"跟隨劉海者,就是謀反,當滅九族.隨我擊賊,當立大功."

侯云策在石虎喊話時,拿出手臂弩,對准劉海頭部射去.通地一聲悶響,一枝短鐵弩射進劉海眼中.侯云策縱馬沖到劉海身前,百煉刀揮動,已將劉海首級割下.他舉著劉海首級,大喊:"劉存孝和劉海已經伏誅,首惡已除,和各位無關,城外林榮大軍已到,反抗沒有任何意義."

電火之間,劉海被斬首,對方又手持聖旨,滄州諸將猶豫起來.

這時,進入城內的敢死隊員陸續趕到,揚起了林榮軍旗.林榮是大林皇太子,其軍旗很有威攝力.主將死,大勢去,其它滄州軍將領紛紛表示願意聽從指揮.

等到曹翰率大軍主力入城時,城內滄州軍已經退回軍營.滄州諸將和侯云策,石虎正在帳中等候.

帳中,侯云策一直手握聖旨,占據道義.他的肩膀鮮血直流,浸透衣服.

(第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