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



(求收藏,求推薦票!)

謝慎被吳縣令點為縣試案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時間成為了余姚城百姓最熱衷談論的事情.

不過正如孔教諭所預料的那樣,余姚百姓的這一熱情沒過多久就消散殆盡,繼而開始打聽,討論起會試,殿試了.

今年是大比之年,三月十五的殿試結束後不知有多少士子會名登金榜,魚躍龍門,成為余姚的驕傲.

這可是真正的金榜題名,與之比起來區區縣試就顯得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不過謝慎的心態很好,飯要一口一口吃,這考試嘛自然也要一場一場考.取得縣試案首已經成功了第一步,接下來他要悉心准備四月的府試.

從縣試到府試一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從新對著朱子集注複習一遍是不可能了,謝慎選擇突擊的模式,即按照王守仁的注疏筆記,挑選題目來模擬府試.

府試只有三場,比之縣試更加注重時文場次的發揮,可以說只要作好了時文,府試就鐵定上榜.

雖然明朝科舉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縣試案首必中秀才.但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謝慎自然不希望出現任何的意外.

萬一這個紹興知府是個不通情理,情商為零的書呆子不認這個潛規則,那謝慎不是便瞎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謝慎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過了沒多久會試的成績便出來了,報喜的差人一路疾馳來到余姚,被吳縣尊派人熱情招待.

這次會試上榜的余姚籍士子足有七人,占據了紹興府的一半之多.按照規制,會試上榜者最後鐵定會被授予進士功名,最多也就是名次上發生一些變化.

謝慎自然也十分關注這次會試,畢竟會試是科舉的風向標,許多大牛都是從這里嶄露頭角的.鄉試雖然在正式三級考試中最難,但由于是在南北直隸,以及各布政使司舉行,考生沒法進行橫向比較,缺乏說服力.

換句話說如果能在浙江布政使司這種科舉強省的鄉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只要不出意外來年二月的會試肯定會榜上有名.但一些科舉讀書風氣並不濃厚的地方就完全不一樣了.便是在這些布政使司得了解元,都不一定能穩穩拿到殿試的入場券.就是這麼的誇張!

令謝慎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王守仁此次會試並未上榜,也就失去了直接參加三月十五殿試的資格.

要知道王守仁的鄉試成績可是很好的,能在浙江布政使司脫穎而出,怎麼會在會試中折戟沉沙?

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隱情?

以王守仁的性情倒不至于黯然神傷.只是經此一事後,恐怕王守仁對仕途的興趣又會減去不少.

這一日少年正在二層閣樓溫書,水芸在一旁輕搖著扇子,柔聲道:"公子,先歇一歇吧,要不奴家幫你揉揉肩?"

謝慎放下書本淡淡道:"也是有些乏了,你多使些氣力,不礙事的."

少年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等待著水芸給他揉肩.

小娘子的手法實在是好,總能准確的找到謝慎疲乏的根源.而且她的手勁恰到好處,不會引起謝慎不適.


正自享受間,謝慎卻聽到一陣腳步聲,緊接映入耳畔的便是王守文那熟悉的聲音.

"我還當慎賢弟真在用心溫書,原來是在這里享清福啊."

謝慎睜開眼睛白了他一眼道:"我可都看了兩個時辰的書了,就不能休息一下?倒是你,自打縣試結束便一直沒打開過書本吧."

王守文攤了攤手道:"我這叫張弛有度.要是天天都緊繃著,早晚得魔怔了不可."

謝慎無奈的搖了搖頭道:"你這張嘴真是不服不行.怎麼,今日來找我又是要喝酒?"

王守文湊到謝慎身旁,壓低聲音道:"在慎賢弟心中我就是這樣沒追求的人嗎?是馮掌櫃催我,趕緊把後續《石頭記》的稿子交了,書客們都等著看呢."

謝慎聞言皺眉道:"上次我已經叫你托人跟那馮掌櫃說了,這《石頭記》已經完稿.他怎麼還在催稿."

王守文撓了撓頭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你這《石頭記》寫的實在太好,把那些書客的口味都養刁了.現在他們看不進去別的書,便整日蹲守在馮掌櫃的書坊,馮掌櫃確實沒辦法這才希望你能夠續寫《石頭記》."

真是荒唐!

謝慎心里一陣無奈.起初他寫《石頭記》也只是想試試水,畢竟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又跟明代的背景相符.

試售後《石頭記》果然賣的很好,謝慎也跟著賺了個盆滿缽滿,足有上千兩的銀錢進項.

謝慎當然也想繼續寫下去,但曹雪芹老先生就寫了那麼一本啊,難不成他真要續寫?

這個念頭剛一生出便被謝慎否決.這太不靠譜了,像紅樓夢這種級別的小說續寫會影響故事整體的連貫性,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這可不行,既然已經完稿我若再寫出一稿來,豈不是會被人恥笑."

謝慎隨意找了一個理由搪塞,王守文卻並不買賬.

他歎息一聲道:"照理說完稿之後確實不應該續寫.可這是書客們要求的啊.規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慎賢弟你又何必拘泥于這些死規矩,跟銀子過不去呢."

聽到銀子二字,謝慎面頰上的肌肉下意識的一陣抽搐.

對于他這樣的寒門子弟來說,賺錢真的很難,像出書這樣坐著撈錢的活計更是萬分難求.但這錢實在是燙手啊,便是謝慎真的硬著頭皮續寫了出來也是會招來一陣罵聲的,這可就砸了好不容易做出的琅琊真人的招牌!

這錢不能要!

還有一個月就是府試,謝慎要是現編故事肯定會耗費大量精力.雖然他對紅樓夢中人物說話風格,習慣都很了解,但真要寫起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大明寫書畢竟是旁門左道,科舉才是正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