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楊家有子初長成



楊廷和的宅邸離謝慎的別業不遠.

謝慎離開別業後便徑直前往.

楊廷和告了病假,故而這段時間不在戶部坐班.

謝慎猜想這是在向天子和內閣表態.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老子就不當這個勞什子的三邊總督.你們別逼我,逼我老子就撂挑子不干了!

謝慎直是有些哭笑不得,一代名臣怎麼覺悟這麼低啊.

不過他還是要去勸楊廷和,因為在他看來除了楊一清沒有人比楊廷和適合做這個三邊總督.而楊一清已經被正德皇帝欽點去做延綏,甯夏,固原三鎮總督,楊廷和要是撂挑子這活兒便沒人干了.

故而謝慎已經准備好了和楊廷和"死磕",反正他有三寸不爛之舌,大不了多費些唇舌.

到了楊府外,自有魯種田前去叩門.

門官開門後發現來人是當朝內閣大學士謝慎,直是十分驚訝,連忙把小閣老請進府中.

自家老爺雖然吩咐養病期間一律不見客,但那是對一般人.像小閣老這樣尊貴的客人怎麼能拒之門外?

門官先是將謝慎引到偏廳,叫人茶水點心伺候著,之後馬上前去稟報自家老爺.

楊廷和其實根本沒有生病,只不過是借生病為由向內閣表態罷了.

此時他正自讀書,聽門官稟報說小閣老前來拜訪,亦是十分驚訝.

"他現在人在何處?"

"小的把閣老請到偏廳去了."

"哦."

楊廷和放下書卷,歎聲道:"該來的還是要來啊."

他拂然起身邁開步子往外走去.

及到偏廳,楊廷和一邊咳嗽一邊走了進去.

謝慎放下茶盞朝楊廷和這邊望來,見楊侍郎咳嗽的這麼賣力,真是要笑出聲了.

這楊廷和還真是個演員,演技簡直爆表.

在大明朝當官的沒有一個演技不好的,遇到難以應付的事便托病不朝,等到風頭過去了病也就好了.

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謝慎也沒有點破.

"聽說楊侍郎有恙在身,謝某特來探望."

二人之間並不相熟,只是因為公務關系打過幾次交道.故而以字相稱十分不妥.加之二人年齡差距較大,還是以官銜相稱更為合適.

"小閣老太客氣了.楊某不過是偶感風寒,告病在家修養幾日便好了,怎勞煩小閣老親自前來探望."

楊廷和沖謝慎拱了拱手,和聲道.

對于謝慎他的內心情感是十分複雜的.此子年紀輕輕便壓了他一頭,成功入閣,前途不可限量.

即便是眼光再差的人也能看出,以謝慎的年紀入閣是遲早的事情.

而他楊廷和,現在僅僅是個戶部侍郎.雖然天子曾經讓他去補韓文的缺做那戶部尚書,但楊廷和卻不滿意.

作為一個文官不能入閣,不能做到首輔那就不能算是位極人臣.

但楊廷和又十分佩服謝慎.

此子接連對朝廷獻策,每一策都切中要害.憑借這些功勞,再加上東宮侍講的身份,二十歲入閣便不那麼令人驚訝了.


"哈哈,這便好.楊侍郎可是大明朝的股肱之臣,若是病倒了陛下可從哪兒再找這麼優秀的臣躬啊."

謝慎客套了一番,話鋒陡然一轉道:"謝某聽李閣老講楊侍郎不想做這個三邊總督?"

楊廷和知道謝慎來者不善,卻沒想到他會這麼開門見山,著實愣了一愣.

不過他畢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條馬上換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非某不願也,實不能也."

謝慎最討厭和別人兜圈子,見楊廷和想要轉移話題卻是毫不相讓道:"不知此話怎講?"

楊廷和又咳嗽了一聲道:"某出身書香世家,對這兵戎之事並不熟悉.讓某去出任這總督,豈不是貽笑大方."

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若是一般地方的總督,不通兵戎倒沒什麼.可這大同,宣府,遼東三鎮總督,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針對韃靼人,如果不懂兵戎之事確實頭疼.

"呃,此事也並非絕對.楊侍郎雖然並不精通兵戎,但對錢糧籌備十分熟悉.具體兵戎之事有衛所軍官籌備,楊侍郎只需要整體把握即可."

整體把握這四個字可是為官之道的精髓.

要做好領導這四個字絕對要做好.

當領導的不需要你事無巨細都去過問,這樣不但會影響工作效率還會給下屬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既然要用人就要放心的用,大方向沒有問題就可以了.

即便真的出了事,領導也可以把責任盡數推出去,最多受幾句責斥.

當然如果事情辦的很好,那也是領導指揮有方.

"小閣老謬贊了.某在戶部這幾年自認為不過是個補鍋匠,哪里有什麼籌措錢糧的本事."

楊廷和故作謙虛道.

謝慎心道咱們還能不能好好交流了?怎麼大明的讀書人都這麼虛偽呢?

"楊侍郎太謙虛了.不知令郎對此事怎麼看?"

楊廷和聽到這里直接傻了.謝慎這是什麼意思?老夫要不要做這個三鎮總督,難道要聽一個乳臭未干小子的意見嗎?

大明以孝治天下,正所謂父為子綱,可卻從沒有聽說過子為父綱的.胡鬧,簡直是胡鬧!

見楊廷和鐵青著臉,謝慎笑著解釋道:"令郎才學出眾,如果楊侍郎給他作出表率,也利于令郎接下來的成長啊."

聽到這,楊廷和心中咯噔一聲.

他對兒子楊慎自然是十分滿意的.在他看來以兒子的才學將來大比一定能獲得三甲的名次,可謂前途無量.

但再怎麼說那也是他兒子,叫他向兒子征求意見,實在是太別扭了.

可是謝慎說的極有道理.

如果他堅持拒絕君恩,不去做這三鎮總督,兒子會怎麼看?

他會不會認為自己的父親是個沽名釣譽之輩?

這還不算什麼,若是他以此為榜樣進行效仿,那可該如何是好!

見楊廷和一臉茫然,謝慎知道他的計謀起效果了.

楊廷和雖然是鐵腕政客,但唯獨不會對兒子楊慎心狠.誰叫楊慎才學那麼出眾呢,便是楊廷和這個天才都十分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