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倉儲與國運(上)



換句話說,倉儲計劃的核心從來不是倉庫,而是依靠大數據進行合理的調配.

這恰恰是在大明最難實現的地方.

因為科技水平限制了大數據的錄入,也很難實現大數據的輸出.

不過,也不是說完全無法實現大數據模式,只是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

這麼做有意義嗎?

當然!

倉儲不但可以避免糧荒產生惡性結果,還可以為九邊重鎮提供足夠的支持.

一旦九邊的軍糧短缺,就可以立刻從鄰近的府縣調配,回饋時間很短.

以往大明往九邊運糧依靠的是商人.

朝廷鼓勵商人往九邊運糧,按照運抵糧食的數量多少分發倉鈔.

商人再憑借手中的倉鈔來到兩淮兩浙換取鹽引售賣鹽巴以牟利.

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核心控制力.

如果濫發鹽引,甚至還會導致信任感的缺失,後果是很可怕的.

而一個帝國絕不能缺乏核心控制力,尤其是在軍糧的供給上.

謝慎的倉儲計劃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四明啊,你的這個倉儲計劃恐怕又會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嘩然了."

顧鼎臣一邊捋著胡須一邊幽幽說道.

謝慎哈哈大笑道:"無妨,我早已習慣了.當初新政剛剛推行時朝野上下一片罵聲,唯有西涯公和木齋公支持我.現在情況已經好的多了."

王守仁苦笑道:"四明還真是會拿自己打趣.雖然聽不太懂你的計劃,不過愚兄還是支持你."

謝慎心頭一暖.

官做到這個位置,其實是很寂寞的.

所謂高處不勝寒,講的就是身居高位,很難有交心的朋友.

謝慎慶幸自己還有幾個可以交心的朋友.

而王守仁顯然算一個.

"倉儲計劃如果推行的好,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打個比方,我只有一石米,卻可以發揮出兩石米的效果.而如果不推行倉儲計劃,任由各地的米糧散放,可能一石米都沒有半石的效果."

王守仁眼前一亮.

"四明的意思我有些明白了.莫不是化零為整,化繁為簡?"

謝慎贊許的點了點頭:"雖然不完全是守仁兄說的那樣,不過思路是差不多的."

"但推行這倉儲計劃怕也是要花不少錢吧?"

王守仁蹙了蹙眉.

"肯定是比重新挖掘一條大運河花的少了."

謝慎打趣道.

"呃......"

聽到這里王守仁不禁羞愧的垂下頭.

他確實有些太過于理想主義了.

他這樣的人其實更適合理論研究,學術研究,不適合從政.

即使從政也不太適合在內閣.

不過謝慎極力舉薦,天子又下了聖旨,王守仁也實在不好拒絕.


正好王守仁和謝慎性格相輔相成,完美互補.有謝慎這個首輔在,王守仁倒也是不必太過擔心.

"四明這番話真是叫愚兄羞愧難當啊."

王守仁訕訕一笑道:"只要是對大明,對百姓有益的就是好事情."

謝慎點了點頭道:"以前在內閣時有西涯公,木齋公他們頂著還不覺得什麼,現在輪到自己了卻覺得千鈞重擔壓在肩頭,一時半刻都不敢松懈啊."

稍頓了頓,謝慎接道:"白蓮教的事情守仁兄聽說了吧?"

謝慎的神轉折讓王守仁愣了一愣,不過很快接道:"當然聽說了.白蓮教在河南,河北,山東都鬧得很厲害,地方上也無計可施."

謝慎喟然歎曰:"其實就是一些前朝余孽借著鬼神蠱惑人心罷了.有時我也在想為何百姓會輕易的被蠱惑呢?是不是大明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才會讓這些牛鬼蛇神有可乘之機?"

謝慎說出這番話其實是不太合適的,不過索性內閣中沒有外人,說了也就說了.

顧鼎臣沉吟了片刻道:"四明說的不錯,雖然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大明還是有很多缺點的.但這並不可怕,只要君臣上下一心,大明的國運定然會蒸蒸日上."

謝慎欣慰的點了點頭.

白蓮教的問題處理起來不會太順利,即便朝廷盡全力絞殺,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將其徹底剿滅.

這種半教半社的組織危害極大,如果任由其發展會對帝國統治造成嚴重影響.

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宣傳讓百姓認清白蓮教眾的嘴臉,能夠本能的排斥.

不管怎麼說這是擺在眼前的一個棘手問題,謝慎還是需要向皇帝陛下請示一下的.

"守仁,九和你們先看著奏疏,我且去面見陛下一趟."

話說朱厚照這次返京後只在豹房住了幾日便來到紫禁城居住.有人說這是因為杜妃的緣故,畢竟杜妃出身寒微,朱厚照為了讓她感受到重視特地搬倒了紫禁城居住.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件好事.

至少謝慎再從內閣前往皇帝寢宮求見時不會橫穿整個皇宮,從西華門出去了.

來到華蓋殿前張永立刻殷勤的湊過來道:"謝閣老來了."

二人在泰安時相處的十分愉快,雖然並沒有上升到盟友的高度,但至少可以算是朋友了.

"嗯,張公公,陛下可在殿中?"

張永點了點頭道:"陛下正在和杜娘娘對弈,咱家這便去通稟一聲."

呃......

來的時機看來不是太巧啊.

罷了罷了,既然來了就等著好了,畢竟是正事還是不宜拖的.

讓謝慎欣慰的是,張永通稟了沒多久,朱厚照便宣他覲見了.

謝慎整了整衣衫,闊步朝殿內走去.

華蓋殿中熏著奇異的藥香,就和他在泰山雅舍中聞到的一模一樣.

看來皇帝陛下還真是對這杜妃寵愛有加,竟然為了討好她完全複刻了她深山居舍的味道.

"臣謝慎拜見陛下,拜見娘娘."

謝慎剛行過禮,朱厚照便擺手道:"給先生賜座."

張永連忙命小太監端來了錦墩,擺到了謝慎身後.

"臣謝陛下隆恩."

賜座是君臣二人見面後的習慣,謝慎自然不會推脫.

他撩起袍衫下擺坐定後沖朱厚照拱手道:"臣此來是有兩件要事請陛下聖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