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會長的稱贊

,最快更新廚神下凡最新章節!

女主持人來到第三小組的餐桌時,有過半的老人皆是老眼含淚,其余老人也是滿面動容,明顯在剛才經曆了巨大的心理波動.

"爺爺奶奶,你們這是怎麼了?"

女主持人直接把話筒塞給攝影師,來到一個正在擦著眼淚的老人身邊蹲下身子詢問道.在沒確定事情發生的起因之前,她也不敢隨意采集聲音.

"唉,還不是這小娃娃給害的……"老人用帕子擦了擦眼淚說道.

"這……"女主持人這下犯難了,這個選手把這麼多老人都給弄哭了,這是什麼情況啊?老人的回答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啊.

"哎喲,王老太,你這話說得就不對了,你這不是冤枉了唐墨這個小娃娃嗎?"

老張頭顧不及擦拭眼角的老淚了,急急忙忙糾正王老太的話,說:"不是王老太說的那個意思,是這小娃娃太懂事了,不僅每一道菜都為我們老人著想,給我們做了這麼大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還處處關心我們,愛護我們,尊敬我們,我們這是被他感動壞了,才失態了.唉,老咯,不中用咯,連幾滴眼淚都管不住咯……"

女主持人弄明白了怎麼回事,心里一塊大石頭也落下來了,笑著說道:"爺爺奶奶,我們晚輩對你們的敬重是應該的,為你們做一桌飯菜也是我們這些學廚師的孩子們應該做的,你們就只管吃好喝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得過中秋,好不好?"

"好,好,好,你們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這是我住進敬老院以來過得最開心,吃得最香最好吃的一頓飯,真是太謝謝了."王老太輕輕撫摸著女主持人的腦袋,皺巴巴的臉上綻放出滿面的笑容,比世間任何一種鮮花都要好看.

女主持人笑著和老人們聊了幾句,重新從攝影師手里接過話筒繼續她的工作,唐墨也逐次介紹接下來的幾道菜,爆炒花甲螺又叫"開口笑春秋",酸菜魚又叫"百舸爭流",茄汁燉牛肉又叫"牛郎新婚",珍珠蠔仔烙又叫"滄海拾珠"……每道菜都有一個妙趣橫生又飽含深意的名字.

而且經過唐墨的解說,這些菜名既有飽滿的文化知識,又有通俗易懂的白話故事,還有合理的營養搭配包含其中,聽得老人們不斷地點頭贊歎,對懂事又有趣的唐墨越發喜愛.

女主持人又陸陸續續采訪了其他四個小組,除去第一個小組讓餐桌上的老人很滿意之外,其他三組的表現差異就更明顯一些.

因為院子大小有限,且為了節日氛圍著想,每一張餐桌之間的間隔並不遠,也就幾步路的距離,比普通過道的間隔更寬一點而已.因此對于其余小組的表現,即使唐墨沒有扭頭去看,也能通過聲音辨別個大概.

第一小組有姜萱萱坐鎮,使它無疑成為唐墨最為關心的一組,因此大多數時候的心神都在第一小組的一舉一動身上.

姜萱萱眉清目秀,面容姣好,且穿著廚師服很有氣質,是很符合南方人選媳婦的標准的.即使坐在這里享用和打分的都是孤獨的老頭老太,他們對這樣一個漂亮懂事的女娃娃依舊是喜歡得不得了,雖然不能期盼娶回家當孫媳婦兒,也恨不得收她為自己的孫女.

加上她一口一個"爺爺奶奶"叫得很甜很脆,與她強大的自信心完美互補,讓人一聽聲音就生起喜愛之心,其中一個老太太已經在不斷慫恿著她讓她當自己的干孫女了.


這還不算,唐墨在聽她介紹菜品的過程中,很快就發現她也跟著改變策略.

一開始她是采用普遍的方法,直接報菜名的.但估計是在留意了唐墨的介紹方式之後,她也立即做出調整,模仿唐墨的方法,先說菜品本來的名字,然後再賦予一個意義深遠的名字,並且對菜品的用料,營養等方面著重介紹,無一不在透露著她對老人們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的關心.

唐墨不得不在心里感歎一句:這個女孩真是太強大了.

唐墨可是在做每一道菜的初始階段就開始構思了,從選擇菜品,食雕盤飾,擺盤方案,菜品名字都由他一手主持策劃,有非常強的延續性.

但她可是臨場應變的啊,重新取名,重新解說,突然間的改變,大部分內容都推翻了她原來的模式,采用全新的套路,既不失文化內涵同時還得通俗易懂,讓老人一聽就聽得明明白白,同時還得符合中秋的主題.

這樣的快速應變,足以說明她的文化底蘊和臨場發揮能力是多麼的強悍,要不然為什麼單單她這一組能做得出來,其他組卻連模仿的勇氣都沒有.

第二小組的組長看著第一小組的姜萱萱和第三小組的唐墨在那里把菜品說得天花亂墜,把老人們逗得開心不已,不禁暗暗歎了口氣,說:"原來廚師也要有文化才行啊,不想當博士的學生不是好廚師."

他晃了晃腦袋,在心里給自己一劑強心針,暗自說服自己,道:"沒有那個金剛鑽就不要試圖攬瓷器活了,還是按照原來設定的台詞好好介紹吧,只要味道不輸他們,勝算還是很大的."

第四小組的組長是港特區海選冠軍李東,原本果斷硬氣的他也選擇維穩的策略,繼續按照原計劃介紹菜品,並沒有像唐墨喝姜萱萱那樣加入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本本分分地把菜品做好.

不過他身在剛特區,從小見多識廣,獨特的口音加上幽默的對話,也能把一桌老人逗得開開心心,效果也不算差.

一向特立獨行的第五小組組長冼永浩最為怪異,看到唐墨那桌"鬧劇"之後,不屑地吐槽了一句:"哼,淨做一些嘩眾取寵的無用功,等比賽結果出來就知道了,在強大的實力面前,一切投機取巧的手段都是紙老虎,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他嫌棄地吐槽了一番唐墨之後,繼續他"返璞歸真",直來直去的介紹菜品的方式,而且由于他們小組是一次性把菜上齊的.在唐墨那邊出現"異常"的時候,他這一桌菜基本已經全部介紹完了,這會兒老人們正在用餐.

評審們這時候也已經從評審席上下來,5位評審分散在5桌,一桌一個,與老人們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用餐.

與老人們用餐方式不同,評審們是評鑒為主,吃飽為輔,每道菜只吃一兩筷子,就已經對這道菜品有足夠深刻的認識了,品嘗的過程中還不斷詢問負責介紹菜品的組長.

評審的到來和提問出現,頓時讓每一桌的組長頓時變得壓力驟增.對于老人們來說,一道菜無非就是難不難嚼,好不好吃,合不合口味那麼簡單.

但對評審們來說,那就是這道菜為什麼要加檸檬葉,那道菜為什麼不多方一克糖,這個牛肉的火候太老,這些專業的問題提出來,一個個的問題全都戳在菜品的痛處,也戳在小組長的心尖兒上.


評審們多提一個問題,就意味著這道菜品很可能多一個缺陷,就可能導致打分的時候少那麼零點幾分.

比拼已經進入白熱化的五個小組之間的戰斗,哪怕只是少了零點一分,就足以拉開差距,造成勝出或敗落的結果.

此刻正坐在第三小組品鑒的是粵省廚協會長孟良顧,人稱"粵味王",對粵菜菜系可以說已經了如指掌,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他已經年近知天命的年紀,身材略有發福,臉頰上兩團肉光亮潤澤,一雙手掌寬厚有力,想來是常年下廚鍛煉出來的.

現在在各個省市和國外知名的粵菜菜品,有很多都是由他創作或推動的.粵菜這個菜系能聞名中外,與他這近二十多年來的大力推廣有極大關系.而且他非常注重品質,因此粵菜聞名遐邇卻不輸質量,沒砸了粵菜的招牌.

這也是為什麼他不是年齡最大,但是卻坐在華南區域賽評審席的正中間位置.他不僅廚藝好,貢獻也最大.

這時候他正在夾著一只蒜蓉粉絲蒸蝦,將兩根粉絲吸入口中,問:"唐墨對吧,我問你,為什麼你的粉絲這麼軟,我吃不到任何嚼勁,這不是一個很大的敗筆嗎?"

唐墨對孟良顧的質疑並不感到慌張,這本就是他早就想好的內容,這個提問完全在他的設定里面.

"我說小伙子,這你就不懂了吧."

唐墨剛想說話,沒想到老張頭卻突然間來了一招截胡,主動幫唐墨把話題接了過來.

孟良顧也沒想到作為大眾評審的老人反而會幫唐墨說話,而且自己也被他稱為"小伙子",不過以眼前老人的年齡,稱呼自己小伙子也並無不妥,畢竟年齡擺在那里,相差了可是差不多有20歲啊.

"老大爺,您有什麼指教?"孟良顧給予這些老人充分的尊重,以晚輩的姿態請教道.

為了籌備這場比賽,他自己已經多次來過這個敬老院,對這些老人都或多或少見過面,都有些印象了的.

"小伙子,你們年輕人牙口好,喜歡追求什麼嚼勁,彈壓,勁道.要不,你抿上嘴唇,裹著牙齒,體驗體驗我們這些老頭子沒有牙齒的樣子,再去試著吃吃這些粉絲?"

孟良顧聽從老張頭的提議,模仿沒牙齒的老人再去吃蒸蝦的粉絲,上下唇一抿,粉絲立即斷裂落入口中,爽滑鮮美的味道在口腔里綻放開來.

"你考慮得很周到."孟良顧對唐墨稱贊了一句,繼續品鑒其他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