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王道之的發難

第五章 王道之的發難

王道之立即說道:“松高一十二丈二尺八寸;山去表一里二十八步、七分步之四。”

周夢臣幾乎一並說出道:“松高一二丈二尺八,山去表,三百二十八點五七一四二八循環步。”

王道之面露喜色,說道:“周兄,你錯了。”

周夢臣瞬息之間,卻已經明白他們兩人的分歧在什麼地方了,輕輕一笑說道:“敢問馮教授,誰對誰錯?”

馮立皺眉,說道:“平局。”隨即訓斥周夢臣說道:“誰給你的臭毛病,明明可以用這分數說的,標新立異做些什麼?什麼亂七八糟的循環步!”

幾乎在王道之脫口而出的時候,馮立就知道王道之的底子了。

王道之與周夢臣之間的區別,關鍵在兩點,第一,周夢臣算的有些倉促,沒有將三百步換算成里,古代一里就是三百步,第二,就是將七分之四步,寫成了一個無限循環小數。馮立心中默默一算,就明白了。

但是王道之卻不明白。

如果之前的題目都是王道之,在彈指之間算出來的,這種強大的計算力,根本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才是。

這一道題,是利用三角形勾股定理之中,兩條邊比例相同的特點,設定方程然後解出來的,當然古代有一種特別用來解這種題目的辦法,叫做重差術,這里就不追溯了。計算量一點也不少。也就是周夢臣能做到這一點,再加他思路清晰,幾乎在縣尊陰陽頓挫的聲音還沒有落地,就已經將題目想明白,並開始計算。最後更是一邊說一邊算,才忘記了一點細節。

比如單位換算。

比如古人計算不大喜歡用小數,比較喜歡用分數。

周夢臣立即行禮說道:“謝過馮世叔教誨,弟子明白。”

王道之聽過馮立的名聲,聽了馮立的話,心中默算了好一陣子,才算弄明白,兩者相等。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咳咳。”劉師爺說道:“諸位,兩位賢侄實在令人驚豔,只是這位置只有一個人,當如何選擇還請縣尊示下。”

縣尊咳嗽兩聲,正要說話。黃主薄出列說話道:“縣尊,我那姐夫在縣里操勞了一輩子,既然他的兒子有天分,還請縣尊照顧一下舊人。”

“對,請縣尊照顧一下舊人之心。”

黃主薄一說話,旁邊的六房主事,捕快班頭一並出列說道。

縣尊捏著山羊胡子的手中頓時凝固了。

他本想在師爺的配合之下。一口將這一件事情給定下來。卻不想,黃主薄把握的節奏很好,不前不後,一下打到了關鍵地方。縣令固然是縣衙的主宰,但是真要將三班衙役,六房書手一並得罪了,縣令也不好過。

當然有能力超群的官員,一口氣將整個縣衙給開了。也能鎮得住場面。卻絕對不是而今這位江夏知縣。

江夏知縣正在猶豫的時候,王道之一咬牙說道:“縣尊,學生有一言。”

江夏縣尊心中暗道:“一百兩。”隨即說道:“講。”


王道之說道:“啟稟縣尊,學生與周兄不打不相識,而今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周兄在術算之道上,高山仰止,只是我有一個小問題,只要周兄能答出來,我就告退,再不敢有非分之想,不知道周兄敢答應嗎?”

王道之說的好聽。

但是一個不公平的賭約。

王道之僅僅說了,他如果問不倒周夢臣,他要怎麼做,卻沒有說。如果周夢臣沒有說明白,將會怎麼辦?

有縣尊的偏心,自然是什麼都可能發生。

周夢臣與王道之的公平競爭,卻演變成為王道之作為考官,周夢臣作為考生的比試。周夢臣也知道不公平。他也不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而是向縣尊行禮說道:“全憑縣尊做主。”

縣尊捏著山羊胡子,沉吟片刻,心中再次想道:“一百兩。”縣尊辦事,,明碼標價,五百兩沒有給他弄到這個官,但也會讓他得到站在這里的機會,而這種有特別傾向性的話,一句一百兩,公平的狠,堪稱童叟無欺。

什麼辦事沒有成?

抱歉,縣尊從來是在乎自己出了多少力,而不是能不能做到。

縣尊哪里想到,這樣一件事情,居然有這麼大的阻力。

縣尊此刻還有自己的職業道德而感到暗暗感動,比起那些收了錢,什麼也不做的人來說,要好上太多了。縣尊悠悠的說道:“可以試一試。”

王道之緊緊握拳,心中暗道:“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敢問圓周率數值,當然了,前輩已經有說敘述了,請再一步推演之。”

馮立聽了,頓時大怒,他本來不想多說話,畢竟得罪人。

只是王道之所言太過分了。

圓周率的數值一直是古人研究一個重點,從劉徽,祖沖之父子,相繼研究,已經到了小數點後七位數。從此之後,就沒有什麼進展。一方面是圓周率的計算是用割圓法,已經算到了三零七二邊形。計算難度越來越大。

另外一方面,中國古代數學從來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務實的原則。就是解決現實問題。很少專門說什麼原理,在數學的分類之上,也不是以數學原理來分類,而是以要解決的某些現實問題來劃分的。

如果看大部分古代數學典籍,就會發現,就好像是一本本習題冊,將治國,工程,測算,天文。水利等方面的遇到的問題,單獨列出,並給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而古人發現,即便是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之後七位數了。但是真要計算的話,用3.14就夠了。

所以也很少有人繼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

這其實也是中國古代數學的停滯的一個原因,當中國古代數學發展到宋元時期之後,可以說大部分普通人能想到,能接觸到的問題。古代數學之中都有解決的辦法。甚至有些高深的問題,對現實問題根本沒有什麼用處。真正走向了無用之學。

就好像有些現代人說,高考考數學做什麼?其實古人以及給出了答案,在宋元之後,古代數學進入一個長達數百年的低谷停滯期,然後才有西方科技超過中國。

數學水平的高度,是科學水平的先兆,兩者之間是有聯系的。

馮立正是明白這里面的難度,才勃然大怒,說道:“縣尊,這太過了吧,圓周率之算,非大家不能為之,知道的,知道今天不過是一個小小九品官襲職而已,不知道,還以為我大明欽天監正的考核,要江夏縣來進行了。”


縣尊咳嗽一聲。

其實他們對數學都是一知半解。

特別是縣尊,他所知道的,也不過是下面報上來的題目與答案而已,至于為什麼,他根本不清楚。至于王道之,倒是臨時報佛腳,做了一些功課。但是數學不是其他東西,如果沒有基礎的話,突擊學習,能有什麼用處?

王道之知道的,更多是一些數學曆史上的掌故而已。



所以他才提出這個問題,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難題。

縣尊心中暗道:“一百兩。”

縣尊打著花槍說道:“馮教授,總要問問周賢侄才好嗎?是不是周賢侄?”

縣尊不敢對馮立怎麼樣,但是看向周夢臣的眼神,卻有一絲陰沉。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心中對這個職位,不再報什麼希望了。這個九品官在周夢臣心中並不如母親心中那麼重要,在母親心中大概是祖業。但是對周夢臣來說卻是一分工作而已,有這個工作自然好,但是沒有這個工作,周夢臣也不覺得自己會在古代吃不下飯。

他此刻的重點放在馮立身上了。

暗道:“今日縣尊的態度已經很明顯,我即便勝過王道之不知道多少,這位置也未必是我的,倒是這位馮教授,在府學之中桃李滿天下,並且在數學之上有說專研,今日一看人品也不錯,如果得他看重,說不定正如舅舅所言,別有一番天地。”

周夢臣說道:“回縣尊,已經有了。”

馮立頓時雙眉豎起來說道:“不可能。你說多少?”

他本來對周夢臣印象不錯,但是聽了這一句話,頓時變得不好了。

因為他知道圓周率的難度,用割圓法的話,不知道算到什麼時候,根本沒有口算出來的可能。

周夢臣行禮說道:“ 3.14159 26535。”周夢臣本來只想多出一位,卻一個嘴滑,多說了兩位。其實他並不能將圓周率背到幾十位後面,但是十幾位還是可以的。但是他擔心嚇著人,別人反而不相信了。

馮立立即說道:“拿算盤來。”

立即有人送上一個算盤。馮立厲喝道:“不夠,再拿。”

片刻之後,馮立將這四五個算盤拼接在一起,用毛筆在上面標好數位。然後活動

一下手指,雙手一上算盤,只聽見清脆的算盤聲音連接在一起,噼里啪啦不絕于耳,馮立雙手算盤,快如雷電,卻目不斜視。似乎一切都了然于心。

恍如疾風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