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上元積年

第六章 上元積年

好一陣子,風雨一時具靜。

馮立並不是試著算圓周率,而是將周夢臣的數據代入公式之中,驗證一遍,卻發現沒有太大的問題。或許有些出入,但是最少第八是確定的。這已經讓馮立吃驚無比了,即便答案正確。卻也不敢相信,說道:“這應該不是你算出來的吧。”

周夢臣聽了,心中有些無奈,周夢臣能理解馮立的懷疑,更是明白解釋不清楚。只能順著馮立的話來說了,畢竟很難解釋圓周率的計算,因為這根本就是笨功夫,後世都是用計算機算的,也很難有是便捷的辦法。以這個時代的速度,好幾年甚至一個人大半輩子,都花在這一件事情上,或許能圓周率往後面推幾位,

這還是在不算錯的基礎上。

周夢臣說道:“馮教授明鑒,這是家父算的。”他歎息一聲,說道:“家父在時,常以割圓為樂,同時教授我家學。方才記下來的。”

馮立歎息一聲,說道:“不知道,這武昌城之中居然有如此一位大才,不能朝夕請教,已經是大憾了,卻不想斯人已去,唯有遺風。更令我望而興歎,恨不能做把臂之游。你今後就叫我馮叔叔吧。”

周夢臣立即行禮說道:“馮叔叔。”

黃主薄在一旁幾乎要笑開了花了。

今日算是將縣尊得罪狠,不過與馮教授搭上關系,也算是另有出路,甚至黃主薄心中打起了,想辦法讓周夢臣走科舉這一條路,之前那是沒有關系。而且陰陽官子弟是不能參加科舉的,而今將這個官丟了,卻有了這個資格,未必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縣尊,周兄之父,固然是斑斑大才,只是今日考的是周兄,而不是周兄之父。”王道之連忙說道。

縣尊看了一眼王道之,心中暗道:“一百兩。”說道:“王秀才所言極是,這一題就不算了。王秀才,你再出一題。”

馮立此刻反而不說話了。他早就看明白縣尊的意思了。今日反而想看看,這一位新認下來的賢侄有什麼本事,也看看著這個王道之,能無恥到什麼地步。又能想出什麼樣的難題。

王道之,一時間額頭見汗,說道:“請周兄求上元積年。”

周夢臣幾乎啞然失笑,說道:“王相公,你知道什麼是上元積年嗎?上元積年,又稱曆元,乃是日月五星彙聚之時,總體上來說,必須是甲子日的夜半,冬至日,月朔日,五星彙聚。但是這首先你要給我這天文數據。不然我怎麼算?真來口算啊?”

一部數學史,半篇求上元。

這是對古代數學的概括。

推動古代數學發展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天文問題。

甚至可以說是天文曆法與數學是不分家的。

而在曆法之中,求上元積年,是很長一段時間一個重大問題。

上元積年又稱曆元,作為理想曆法的開始,它必須是一切的源頭。在曆代曆法家眼中,必須日月五星在同一點出發。才能將今後日月星辰一切運轉給算在其中。上元積年可以說是在求一個日月五星彙聚的大周期。

其實這個問題,在周夢臣看來,與之前那個物不知數的問題差不多。就是求一個能符合日月五星等運行周期的最小整數解。

這必須要用到,日月五星的測算數據。不然真讓周夢臣憑空算啊?

王道之一時間被噎住了,他對這些事情也是一知半解,他只想難住周夢臣。就將他心目之中難題,一個個拋出來,至于這難題為什麼是難題,就不知道了。


縣尊心中默念道:“一百兩。這下五百兩已經夠了。”他輕輕一笑說道:“要不,你再出一題?”

王道之,收腸刮肚一時間也想不明白,有什麼難題了。

馮立輕輕一笑,問道:“我給你數據,你會算嗎?”

周夢臣說道:“自然是可以的。”

“好。”馮立抽出一張紙。捏筆在上面落下幾十個字,說道:“這是宋代開禧曆的各項數據,那你就算一算吧。”隨即馮立將自己的位置讓開,示意周夢臣用算盤。

只是周夢臣不能說不會用算盤,但是在馮立面前就是不會了,用算盤算簡單的加減還可以,驗算這種不定方程組,周夢臣更喜歡用紙筆。

周夢臣謝過,只是討要了一些紙筆,開始驗算。

他思忖片刻,就下筆如神,不過片刻,就寫滿一張草稿,放在一邊。馮立眉頭緊鎖在一邊看著。一張還沒有看完,周夢臣另外一張稿紙就放上來,馮立立即將下面一張拿出來,與第二章稿紙鋪開

但是一會兒功夫,第三張稿紙也出來了。

馮立隨手一指,說道:“你,將稿紙鋪開。”

馮立並沒有特別指誰?但是黃主薄卻上去,小心翼翼的將稿紙鋪開。片刻之間,就將整個桌子給鋪滿了。

一來,這數字比較大。

所謂天文數字。數字都是好幾位,計算量很大,說需要的空間也很大。

二來,就是毛筆了。

周夢臣對毛筆不能說不會用,但是毛筆本身特征,讓他不可能將字寫得太小。如果看過古書就會發現,古人一頁紙不過兩三百字而已。

馮立陷入沉思之中,周夢臣的解法,馮立有些能看得懂,有些看不懂,但是能看出玄妙所在。

周夢臣解了好一陣子,最後算出來606510日的大周期。

然後最後確定公元前二百四十八年冬至為上元。

周夢臣恍惚想起,秦始皇登基就是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而秦曆似乎是十月為歲首的,也就是說,在秦曆之中,乃是秦始皇登基那一日,就是上元年。而下一個上元,乃是一九六二年。

這兩個年份,不得不讓周夢臣有一些別的聯想。

隨即周夢臣搖搖頭,將這些胡亂猜想從大腦之中甩出去。

馮立此刻已經草草的看過一遍周夢臣的草稿。

周夢臣已經盡量將很多數學術語,都以這個時代的話語寫出來,比如說未知數,他設定的就是天元,地元,人元,神元,鬼元等等,如果不夠用,就隨便找一個字,在後面墜一個元,就代表了未知數。

不過,周夢臣用阿拉伯數字的寫法,卻是改變不了的。


馮立說道:“你用的草碼,卻是很有意思。”

其實中國古代數字體系之中,有一套自己的數碼。而且這個草碼也如同書法一樣,在不同的數學家上,也有或多或少的出入。在很多人印象之中,古代是有標准字體的,其實不然,只是約定成俗而已。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異體字了。

馮立剛剛開始不認識這些數字,但是他本身精通數學,看一會就明白了。也沒有覺得什麼大不了,只是當成周夢臣自己計算的時候,寫的一些草碼,就好像有人在解題過程之中,寫了一些自己才能懂的符號。

不過,他也發現這個草碼好像比較好用。

周夢臣束手而立,說道:“謝過馮世叔誇獎。”

王道之也跟著馮立看了一會兒,但周夢臣所寫的對他來說,猶如天書,即便是看得頭昏腦漲,卻一點也看不明白。只是過來問馮立說道:“馮教授,這------”

馮立翻了一個白眼給王道之,說道:“怎麼,你看?”

王道之連忙退後說道:“學生不敢,只是周兄算對了嗎?”

馮立說道:“不知道。不過憑這一手本身,去欽天監搓搓有余了,這樣吧,你這個九品官,也不要了,我寫信向叔父推薦,讓你進欽天監。”

馮立這番話一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

王道之大喜過望,畢竟周夢臣如果去了欽天監,就沒有人與他搶這個位置了。

但是縣尊卻有另外的想法。

馮立之所以被重視,一方面是因為馮立乃是府縣教授,官職不高,卻是士林中人,交游廣闊。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馮立的家世了,馮立的叔叔就是前湖廣提學使。而今雖然不在位置上了,但是官場人脈還在。

不是一個舉人出身的縣令可以得罪的。

縣尊一聽這話,心中頓時打了個突突。

縣尊雖然不懂數學,但是懂人心。懂人情。他對馮立還是比較了解的。雖然馮立科舉不成,只能當一個教授,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在數學之道上,卻是名聲在外的,一個很高傲的人。

今日來趟這一趟渾水,就讓縣尊有些吃驚了。

馮立對周夢臣的態度轉變,也是被縣尊看在眼里,從一開始的漠視,到最後的視如子侄。乃至而今,要推薦欽天監的官職。

其中原因自然不是周夢臣有別的本事,就是周夢臣的數學上的造詣。

如果說周夢臣在算學上的造詣,得到了天下人的公認,那麼這個否定周夢臣算學方面的人,就成為了什麼人?豈不是跳梁小丑?

縣尊一瞬間,就有了決定,說道:“果然是家學淵源,而個陰陽官,本縣就托付給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負祖上的名聲。”

此刻,縣尊早已將王道之的事情拋之腦後了,畢竟王道之的五百兩已經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