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萬事開頭難

第十三章

萬事開頭難

養濟院之中。

趙老頭一行人正在勉力打掃最後一個院落。

將這里的雜草什麼的,都清理出去。好給周夢臣一個好印象。

領導到來之前,打掃衛生,似乎是一個慣例了。

只是他們打掃了一個上午,也不見周夢臣過來。

很多人都議論紛紛。幾個孩子到趙老頭面前,說道:“爺爺,我們餓了。”

趙老頭何嘗不餓啊?

他從昨天晚上到現在只喝了一些清水。此刻也是饑腸轆轆。他早就習慣了忍饑挨餓。這本就是他們的常態。只是孩子們比成人更加耐不得餓,趙老頭心頭也是忐忑,暗自揣摩。昨天那個年輕的官人,是真的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答應的事情,會不會做到?

會不會只是隨口一說?

此刻趙老頭對自己都有一些自我懷疑了。

他活了五十多歲了,也是見過不知道多少官人,大部分官員,滿口仁義,好像是道德君子,但是真要做事的事情,卻是一個不要指望?反而昨日那位周官人那樣滿口應承的,更像是一種敷衍。

只是他也只能將這種揣測放在心里。

看著身邊一個個充滿希冀的眼睛。他又能說些什麼?

他只能說道:“再等等。周大人一會就來了。”

忽然,聽見外面有聲音。

一行人都以為是周夢臣來,翹首以盼。卻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說道:“怎麼,周世兄還沒有來嗎?”

不是別人,正是李姑娘。

趙老頭有些失望,卻不敢掛在臉上,說道:“許是什麼事情耽擱了。”

李姑娘微微皺眉,有些失望,心中暗道:“還以為他是一個好人,不想是一吹牛皮的。”不知道怎麼的內心之中有一股煩躁之意。似乎周夢臣的形象在內心深處破裂開來。

李姑娘與眾人耐著性子等了一會兒,等到日頭都上來了,陽光也變得毒辣起來,李姑娘沒好氣的說道:“算了,不等了。”

“這等誰的?”一個聲音遠遠的傳來,還有一陣清脆的鈴鐺之聲。

卻見周夢臣來了。

他並不是一個人來了,而是領著兩輛馬車,還有車把式一並而來的,而車上面都一包包的東西,都是糧食。

而這清脆的鈴鐺之聲,就是牲口脖子上掛得鈴鐺。

周夢臣也沒有等李姑娘等人說話。就說道:“快來幫忙。”

一行人如夢初醒,立即上前,雖然他們一個個饑腸轆轆,但是此刻不要知道從什麼地方爆發出來的力量,一會功夫,就將兩大車糧食給卸完了。


周夢臣讓大壯打開一袋糧食。

李姑娘立即皺眉說道:“這是什麼味道?這糧食有問題吧?這是人吃的東西?”

周夢臣說道:“這糧倉清理出來的陳糧,有些年頭了。”周夢臣伸出手,抓了一把,聞了聞,說道:“是不大好聞,但是勉強能吃。就先將就幾日吧。”

糧食也是保質期的,當然了,糧食保存多長時間,這是與糧食的保存環境有關的,比如隋朝的糧倉就建的非常好,唐代吃了好多年隋朝的糧食。但是大部分糧倉,都是十年陳糧不如土。一般來說,放過三年的糧食就算是陳糧,會陸陸續續的清出的。

賣出陳糧,購入新糧,是一個糧倉最基本的工作。

但是而今大明的吏治,糧倉的小吏很難不上下其手的。

周夢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買陳糧的。

周夢臣今日一大早出門,就是去看各處糧店,但是一問糧食價格,卻是太高了。四五百文一石,甚至有些精米,要一兩銀子一石。周夢臣總共有七十兩銀子。這七十兩銀子養一百多張口,還有保留下一些,作為啟動資金。

自然是能省一點,就省下來一點。

所以周夢臣就問什麼糧食最便宜,經人指點,自然去了糧倉,再加上周夢臣也是官府中人。與糧倉的人套套近乎,攀攀交情,並請了一頓酒菜,總共用了四兩銀子,賣來了這十五石陳糧。

當然了,這些陳糧在糧倉的賬冊之上,是完全不存在的。

說實話,這糧食陳是陳了點,里面還有一些碎石頭。但是淘洗乾淨,煮飯的時候,多煮一會兒,還是能夠果腹的。

對于這種糧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

李姑娘皺眉。對這個糧食十分不滿意。她從小不敢說錦衣玉食,但也是家境殷實,是李先生的掌上明珠。每月的零花錢都比周夢臣賺得多,雖然也憐憫這些人,但有些事情,卻真不是她能理解的。

在她看來,這糧食就不是人吃的。

趙老頭卻跪下來說道:“多謝老爺活命之恩,多謝老爺活命之恩,-------”

翻來覆去的說,大有感激不盡的感覺。

對于這些吃過苦的人來說,活著從來是最大的渴望,只要能活著什麼都行,每日都在死亡線上掙紮,得一餐則生,弗得則死。他們在乎的從來只是有東西吃,至于這糧食有沒有黴味,里面有沒有石頭砂礫,從來不是問題所在。

周夢臣說道:“好了,別說這些有的沒的。做飯的。先讓大家吃上一頓飽的。”

趙老頭立即照顧人開始煮飯,大大小小的孩子,一個個歡呼雀躍,去養濟院的殘垣斷壁之中去尋找木材了。過來燒火。一副好生熱鬧的場景。

李姑娘忽然有一種失落的感覺。

她心中暗道:“或許,我從來不知道這些人心理想些什麼?”

這些人准備的飯很簡單,不過是一碗米飯,再加上自己種的一些菜蔬,少鹽,少油,蓋因鹽是要錢的。而油水這東西,在這個時代更是非常寶貴的東西。尋常人一年到頭都沒有沾染葷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人沒有油水補充的情況之下,吃飯就吃的特別的多。

周夢臣看著心中不由往下沉。

百余老老少少整整吃下半石大米。

一石大米,大概在九十二公斤上下。也就是平均下來,每一個人吃下了一市斤大米。而且一些半大孩子吃的更猛。

這僅僅是一頓飯而已。


即便早晚餐不吃這麼多,一天一石米,估計也是有的。如此一來,十五石米,只能維持半個月左右。

趙老頭似乎看出了周夢臣的擔心,說道:“請老爺放心,今天是老爺讓吃一頓飽飯,今後絕對不會這樣了。以後每天數斤米下鍋與野菜一並煮成粥,就足夠果腹了,我們吃不了多少的。吃不了多少的。”

似乎唯恐因為他們吃的多,就不去管他們了。

周夢臣聽了之後有些心酸,說道:“你放心,這一點消耗,是吃不窮朝廷的。”周夢臣心中暗道:“卻能吃窮我。”

不過,總體上來說,卻讓周夢臣松了一口氣,這一批低價糧食能支持半個月,下一次就沒有這麼便宜了。但是就糧食來說,支撐一兩個月是可以的。

這給周夢臣足夠的緩沖時間。

讓眾人吃過飯之後,周夢臣坐在石桌一旁,開始登記造冊。

他將每一個人都叫過來,詢問姓名,籍貫,能力,年齡,等等。

其中他還發現一些人才,比如這個趙老頭,大名趙九。居然識文斷字。

只是周夢臣寫過一百人之後,卻發現後面的人有增無減,他甚至認出來了。這個人剛剛並沒有在吃飯的人之中。

周夢臣頓時問趙老頭,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老頭哇的一聲,跪在地面之上,說道:“大老爺,我們是實在是沒有活路了,家里遭災。養不活家小,小老兒只能將糧食留給家里,我自己一個人出來逃荒,這也是沒有辦法,請大老爺,求大老爺賞一口飯吃。”

一個人跪下來,後面就有不少跪了下來。一個個磕頭如搗蒜。

讓周夢臣頭大無比。

看著趙老頭,趙老頭也是無奈說道:“老爺,你今天讓他們吃飽飯的事情,傳了出去。攔都攔不住。要不,我派找幾個人,將這些人打出去?”

周夢臣看著這些人,青壯很少,倒不是說乞丐之中沒有青壯。顯然是趙老頭事先有所安排,來得人,老的老,小的小,一個個可憐兮兮的,可說這些人,都是乞討都搶不過其他乞丐的人。

這些人正好符合朝廷養濟院的標准。

周夢臣也不是鐵石心腸。一咬牙,說道:“好。都收下了。不過僅限于今日,今日之內,沒有登記造冊的人,就不在養濟院之列,誰求情也沒有用。”倒不是周夢臣鐵石心腸,而是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少事情。

人如果再多,周夢臣是根本撐不住這個攤子了。

趙老頭大喜過望,說道:“老爺慈悲。老天爺一定保佑老

爺,公侯萬代。”

周夢臣冷哼一聲,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每多一個人,周夢臣心里就沉一分。

一連登記了四百多人。這才算是結束了。

而新的問題又來了。

養濟院的房子大多坍塌了。只有一部分在趙老頭,趙九的管理之下,還能住人。是決計住不下這四百多人的。所以另外一筆開支,是避免不了的。

不是別的,就是修繕房屋的開支。

這一筆開支,周夢臣是有開列的。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會多出這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