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玻璃夢碎

第十五章

玻璃夢碎

說起來,或許有人不相信。

武昌城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並不在城中, 而是在城外。

這是因為武昌城內固然有消費能力,畢竟城中有各級衙門,還有楚王一大家子,楚王府,以及各級郡王府。但是總體來說,武昌城內的消費能力是相當之有限的。

這個年代的城市,不能與後世的大都市相比。

武昌的繁華更依賴于他的地理位置,水道連通半個天下。自然是天下商品的彙集地。

這樣一來,大量商品其實並沒有要進入武昌城的需要。反而就在武昌城外,黃鵠磯,金沙洲,鸚鵡洲等地,完成交易即可。

這里反而成為整個武昌商業最活躍的地方。

如果說,在武昌城中的長街,不過是為武昌城中百姓服務,而黃鵠磯,金沙洲,鸚鵡洲等地的商業,就是為整個天下而服務的。兩者之間誰上誰下,自然是一目了然。

周夢臣出了武昌城,沒有去別的地方,先去了黃鶴樓。

黃鶴樓雖然是一等一的名勝,但是在古代卻是一個隨便游覽的地方,當然了。一般百姓會很自覺的不會在這個地方來的。

只是黃鶴樓名勝很大,但是登上去之後,才有一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感覺。

雖然後世一直說,中國古代建築,又多好多好,但是現代建築技術發展,的確是一日千里,除非研究這古建築的人員,用不一般的視角,看出這些古建築不一樣的美感。其余的人只會感覺,古代建築,其實一般般。

的確,三層黃鶴樓是比周家的鍾鼓樓要好上不少,但是與後世電視劇之中仿古建築一比,就不是那麼光彩照人了。

當然了,黃鶴樓的名聲也不是白給的。

這里在黃鵠山最西端,突出江岸,再次憑欄眺望,真是攬長風而邀星月,游大江而身欲飛。真是觀景的絕佳去處。正所謂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當然了,不同的人眼中,對這個風景有不同的看法,周夢臣對這美景並沒有是看法,畢竟熟悉的地方沒有美景,這里三年之間,他已經來過數次了,剛剛開始的驚喜早就不在了。

周夢臣現在在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數船。

一會功夫,他已經看見大大小小百余艘船只了。

周夢臣心中暗道:“航運業一定賺錢,只是這錢卻不可能落在我手上。”

武昌上接漢水,下通洞庭,連接長江,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之所在,天生的九省通衢。對于武昌來說,如果航運不賺錢,就等于武昌城不存在。

可惜啊,這不是周夢臣可以染指的。

航運業是這個時代資金密集,武力密集,權力密集型產業。南北貨運自然是賺錢,但也壓錢,一船貨沒有幾百上千兩,根本不值當跑一趟。周夢臣手中那五十兩銀子,根本行不通。

至于武力密集與權力密集更不用說了。

沒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

在後世還有車匪路霸,在古代環境之中,只會更嚴重,所以敢押送貨物的,都是能打的,說不定手上常常沾血。至于權力密集更不要說了。


別的不說,就那武昌府這一塊。

貨物進出武昌城,要經過牙行。不然不准買賣,而武昌府的牙行,其實就是楚王家的產業。至于長江上的船,雖然一個個都沒有寫名字,但是真有一些後台沒有勢力人出沒,不過長江之中多了一件慘案,長江之魚,多了一分牙祭而已。

想要賺到錢,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一件難事。

即便是周夢臣腦袋里面有很多後世的成果,似乎每一個拿出來,都能大把的賺錢。但是更難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能保住自己的賺的錢。

區區一個九品官。

武昌城中,能捏死周夢臣的人,就已經車載斗量了。

連武昌城中,排不上號的一個小縣令,都是周夢臣的心頭大患。所以賺大錢,對周夢臣來,是禍不是福。

在種種條件限制之下。

周夢臣也忍不住頭疼,該從什麼角度下手。

周夢臣下了黃鶴樓,走在黃鵠磯碼頭之上,看著兩側的店鋪。周夢臣首先排除一些大店,無他,這些店鋪是做批發生意的。畢竟這里是南北要沖,很多運貨的人,不可從北京一古腦運到桂林。

所以一般都是層層轉運。

一般商人都是做兩地之間的轉運而已。

這些大店,一批貨動則百兩以上,周夢臣囊中的五十兩銀子。什麼也做不了。

周夢臣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就知道他大概選錯地方了。雖然武昌城外繁華勝于城中,但是這不是他這一點本錢能夠參與進去的。只是來了城外,也不好不看完就直接回去,于是他在鸚鵡洲,金沙洲上面,也逛了一遍。

什麼江南的絲綢,北方的皮草,南方紅木,本地的糧食,等等各種各樣的商品都看了一個遍。周夢臣沒有找到商業機會,但是慢慢想明白了,他不適合,大規模生產性的生意,比如說織布。

他倒是能改良織布機。

他家里就有周母的織布機。如何改良,周夢臣閉著眼睛都能設計出幾個方案來。

只是他根本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生產。即便做出來,獻上去,不過是一個三瓜兩棗的賞賜。甚至沒有賞賜。就被人仿制了。

被人仿制也不要緊。

周夢臣也沒有想過要壟斷,畢竟大規模壟斷布業,根本就是找死。

只是他現在要錢沒有錢,要人沒有人。就手中這一點點小錢錢,根本做不起布坊來。

“不能大規模生產的,大概是奢侈品了。”周夢臣暗道:“要不,試試用玻璃。”

玻璃是穿越人士發財致富的不二法門。

雖然周夢臣前世並沒有研究過怎麼造玻璃。但是周夢臣並覺得這能難倒他。

已知,玻璃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制造方法是加熱,雖然這里要加熱多少度,周夢臣沒有印象了,不過想來多做幾次實驗,總是能搞定的,五十兩的實驗經費是完全可以的。似乎在玻璃顏色提純上,有些小問題。

不過,周夢臣也沒有想要後世那種純淨的玻璃,不過是搞一些玻璃工藝品而已。

也沒有想過賺大錢,只要能維持養濟院的就行了。


周夢臣暗暗點頭,以拳擊掌:“計劃通。”、

隨即他的目光閃過一絲亮光,他不由的看了過去,卻看見一個攤位上,有一個簪子。

簪子,是明代女性很常見的飾品,出現在這里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他忽然發現,這個簪子的材質是熟悉。他忍不住走上前去,捏了起來。這手感,這質地,這光澤,雖然做工有些不大好,但是周夢臣可以確定這是玻璃。

周夢臣一時間無言,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表達他內心之中,十萬個曹尼瑪。

“公子,要嗎?一根只要十文錢?”攤主打量了周夢臣衣著說道。

周夢臣下意思重複道:“十文錢?”

周夢臣心中暗道:“罷罷罷,如果玻璃價格高一點,或許還有賺頭。”

攤主似乎覺得周夢臣在討價還價,說道:“要不,五文錢?”

周夢臣迅速從攤主的語氣之中,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這遠遠不是底價。一瞬間周夢臣心喪欲死。輕輕放下,轉身就走。

“公子,一文錢也可以的。”

周夢臣留意四周,最後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在明代玻璃器已經非常普及了,雖然純淨的玻璃尚且沒有,但是普通玻璃器根本不值錢。而且普及的方向,卻是越來越便宜。越來越不值錢。

乃是因為成色一直不好,表現出渾濁的感覺。達官貴人們一個個放棄用玻璃做飾品。而百姓也不大樂意用,畢竟真是日常用品的話,玻璃並不比陶瓷要好。即便後世玻璃器那麼多,有多少家庭用玻璃碗的?

周夢臣暗道:“除非我能弄出純淨的玻璃,用來做鏡子,恐怕沒有多少競爭力。”

他很明白自己的能力,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與物資,他並不是搞不出純淨的玻璃。畢竟有原理,有步驟,實驗狗從不怕泡實驗室。

但是他也知道,材料實驗是最麻煩的。

特別是在這個所有原材料都要自己手搓的情況之下,各種雜質,估計能將人給逼瘋。

即便一切熬過去了。等鏡子造出來了。

養濟院里面的人也餓死完了。

周夢臣長長出了一口氣,轉身就走。不想在這個傷心地再呆下去了。周夢臣在城外轉了一天。

幾乎是興高采烈出門去,垂頭喪氣回家來。

周母也有一些奇怪,問周大壯說道:“他怎麼了?”

周大壯翻

著無辜的眼睛,根本不用說話,就用身體表現出,“不知道”這三個字。

周母眉頭緊鎖,心中暗道:“這孩子,這幾日,越來越怪了,不行,我要打聽一下,他這些天,每天只是到鍾鼓樓上看一眼,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還要了那麼多錢,不會是學壞了吧?”

周夢臣的行為,引起了周母極大的擔心。只是周夢臣現在還不知道。他的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賺錢大計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