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設計

第十七章

設計

周夢臣一拍桌面,說道:“我想到了。”

一時間酒店之中,雅雀無聲,都看著周夢臣了。就好像是看著一個傻子。連周大壯看周夢臣的眼光,也大有不同,似乎再說,別人都說我有毛病,而今看來,你也差不多啊?

周夢臣訕訕坐下來。

心中就開始琢磨起來。等雨稍停。立即回鍾鼓樓中。

周夢臣來到蓮花漏面前,細細端詳。不一會兒,就做出了分析。暗道:“這個難度並不是太大的。”

蓮花漏最大的問題,是太大了。

整個一個蓮花漏要用四五個水箱,還有一大朵銅蓮花,上面插著四十八根浮箭。很占地方。

如果讓百姓使用,即便是大戶人家用,也有一些太大了。

所以要縮小一些。

這在原理之上,並不需要什麼更新,只是需要設計上有所改進便行了。所需要的原材料,無非是貴重木材與一些銅鐵之類。不需要讓材料上搞出一些新花樣。

而且古人的房子,一般都比後世的房子空間大多了,空間利用率不需要那麼高。所以這個刻漏也不需要極限的壓縮空間,定位就如同一件大家具就一般,就好像西方鍾表剛剛傳入的時候一樣,一個鍾表,就是一個大櫃子就行了。

不過,還有一些事情,需要周夢臣操心。

刻漏用水,水是它們工作的重要媒介。刻漏里面的水量多少,直接關乎這個刻漏能運行多長時間。或者在多長時間之內保持精准。這需要細細思量。

雖然有些問題,但是周夢臣有信心搞定。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銷售問題了。

這畢竟是一個新東西。未必那麼容易打開市場。不過這都是後話了。先放放再說。

于是周夢臣派人從養濟院找來兩個木匠,讓周大壯還有鍾鼓樓上面的人,給他打下手。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設計與制造之中。

一切都要從最基礎的開始,測水速。

如果有人來看,就發現,鍾鼓樓二樓之中,擺著不知道多少木頭架子,木頭架子上面都有一個漫流的水箱,絲絲縷縷的水,從上面流下來,保持相對穩定的速度,周夢臣一個人做著。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相當讓人看不懂的事情。

對于周母來說,更是覺得稀奇古怪。

周母心中越發不明白自己兒子。只是他倒是弄明白。之前兒子都去了哪里,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養濟院。

周母叫上大壯,趁著周夢臣忙于造刻漏的時候。要他帶自己去養濟院看看。

周大壯自然不敢違背老夫人的意願。于是就幾文錢雇了一輛馬車,向西北方向而去。直到城牆腳下,才下了車。打開角落里面的角門,就進入了養濟院的大院子。

此刻的養濟院大變樣子。


之前傾頹的牆壁一個個又立了起來。

本來荒草萋萋的院子,也變得整齊起來。大部分雜草都被清理乾淨了。要麼從里面分揀出能夠吃的東西,作為野菜添進野菜粥中。要麼就是喂養了幾頭家畜。不知道趙九從什麼地方找來的。

有了這些雞鴨,院落里面變得更有人氣了。

其余傾頹的房子,趙九本這能不浪費,就不浪費的原則。將這些房子都分解成為了原材料。只留下一個地基而已。其余的要麼作為修繕房子的材料,要麼作為燒火的柴火。都被清理乾淨了。

不過,有一個隱患也慢慢浮現出來了。

那就是燃料。

之前做飯都是從院子里面找些柴火,但是當時人不多。尚可維持。但是而今人多了起來,所要消耗的就多了起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一樣都要用錢,那一樣不花錢。

幾百人的日子,幾十兩銀子是絕對不夠的。甚至趙九已經開始著手,將整個院子里面所有平坦的角落,都開辟出菜田稻田。當然了,養濟院院子雖然大,但是真如此種田的話,也種不了多少東西。

只是對于窮日子過慣的人。

自然是能多一分,就多一分,能盡一分力,就盡一分力。

之前趙九就在養濟院之中開荒種菜。只是勢單力薄,只能種一小塊,而今人多了,自然要將能種的都種上。

周母看著這里的樣子,卻感覺有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說道:“這些地方料理的不錯。”

周大壯只是沉默。

趙九遠遠的迎過來了,遠遠的看見了周母,還有周母身邊周大壯。問道:“這位是?”

周大壯的聲音甕聲甕氣道:“老夫人。”

趙九一聽,立即變得熱情起來,說道:“周老夫人。”

周母說道:“你是這里的管事嗎?”

趙九點頭哈腰說道:“是。”

周母說道:“聽說飛熊而今管得這里?”

趙九說道:“是,是,我們都是周大人的下屬。”

周母得到的消息,也僅僅是周夢臣分管養濟院,這里面情況內情還不清楚,並不知道這里一切,其實都花得周家自己的錢。所以周母也沒有在意這些,說道:“帶我轉轉吧。”

趙九說道:“是,是。老夫人這邊走。”

趙九在前引路,一邊引路一邊給周母介紹。這里房間與人。

周母忽然看見一個女孩。面容很是清麗,在給很多人診脈。而且不僅僅是在診脈,甚至有些事情處理不了的,也會向她詢問。

周母問道:“她是誰?”

趙九立即配著笑,說道:“這是李家小姐,她心地善良,之前常來這里為我們這些老不死的免費醫治。這幾天多了好些人,都有老病根,她不僅僅給醫治,還從家里拿出來很多藥材,我們這些人都很感激。”


周母說道:“你說她姓李?可是李家醫館的?”

趙九說道:“老朽不大清楚,應該是吧。”

周母微微皺眉,此刻周母立即聯想到了周夢臣給他說的那個女孩子。只是李家的女兒不適合當周家的兒媳婦。

並不是說雙方家里有什麼仇怨,而是門第。

周夢臣對李家了解不多,但是周母作為老一輩人,更明白李家的家業如何。

李言聞李先生乃是武昌城中首屈一指的名醫,即便是巡撫衙門,乃至楚王府也是座上客。曾經在太醫院任職過,據說兩個兒子都嘗試過讀書進去,只是大兒子不行,已經放棄了,也算學醫接管家業,小兒子比大兒子有出息,已經十幾歲就中了秀才,前途無量。說不定什麼時候 ,就能進京折桂。

這樣的門第,他們周家是高攀不起的。

或許周夢臣的父親在的時候,家底厚實一些,尚且有些可能。但是而今周家的家底太薄了,根本連提親都不大夠格。所謂高門嫁女,低門娶婦。李家縱然不高嫁,也沒有不會輕易下嫁的。

周母在暗中看李姑娘的時候。

李姑娘身邊的丫鬟也小心翼翼的推推李姑娘說道:“小姐,你看那邊?似乎是周家老夫人?”

說起來,兩家相距不遠,也算是街坊。周父病的時候,周母也多次出入李家。這邊有些印象也很正常。只是周夢臣作為外男,卻很少能進李家內院,一般都在外面,故而李姑娘與周夢臣之間,反而沒有晃過幾面。

李姑娘立即停下手上的活計,看了過去。不知道臉怎麼的就紅了,她微微咬牙。說道:“走,去打個招呼。”

李姑娘過來行禮,說道:“老夫人。”

周母心思暗藏,滿臉都笑開了花,抓住李姑娘的手,說道:“沒有想到你在這里,走,陪我走走。”

“是。”李姑娘與周母在養濟院之中走了一圈,一陣言語,看上去笑語盈盈,賓主盡歡這才離開。

在回家的路上,周母暗道:“姑娘是好姑娘,可惜了。我家沒有這個福分,須想辦法斷了這個念想,否則將來兒子只會更傷心,也與李家臉面上不好看,有些事情,我家是不能做出來的。”

在這種男女關系不對等的時代,其實如果壞了一個女孩的名聲,不管門第多高,名聲一壞,就沒有人要了。

如果周夢臣這樣做,能逼得李家不得不嫁的。

只是周母是厚道人,周家從來家風不錯,怎麼肯做這樣的事情。周母心中細細思量,怎麼讓李姑娘從今之後,就不要來養濟院之中了,從此兩人再也不要見面的好。這一件事情,她准備好好的跟周夢臣嘮叨嘮叨。

此刻李姑娘也在回家的路上,她身邊的丫鬟小環說道:“小姐,周家老夫人對你極好,似乎是在看兒媳。”

李姑娘說道:“呸,我撕爛你的嘴,這種話,是能隨隨便便說的嗎?”隨即李姑娘悠悠一歎,說道:“周世兄是一個好人,但你們小姐我這一輩子

,不求如意郎君,但求能夠懸壺濟世,成為一代名醫。”

“可是,周公子不是說了嗎?小姐想當鮑姑,先要找到葛洪才是。”小環說道:“這周公子是不是小姐的葛洪?”

李姑娘伸手在小環頭上輕輕一拍,說道:“胡說八道,不能再說了。”只是不知道怎麼的這一句話,在李姑娘的心中深深的紮下了根。

誰是我的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