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福臨(1)



清世祖章皇帝愛新覺羅·福臨,6歲登極,是清代曆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年號順治:順,意順利;治,意治理。就是順利治國,華夏一統的意思。

少年福臨的命運,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福”從天上降“臨”。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大清皇位,從天而降。如前文所說,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亥刻,皇太極帶著“儲嗣未定”的遺憾猝死。皇太極在白天還處理政務,夜里就離開人世。他死之前,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也沒有交代由誰繼位。由于事出突然,諸王貝勒也沒有一點准備。經過一段時間的忙亂和哀悼,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宮崇政殿打響。那一天是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極死後的第六天。

努爾哈赤有遺詔,規定皇位的繼承要滿洲貴族來討論。當時主要有七個人的意見舉足輕重:四個親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還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當時,最有希望奪得大位的是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

豪格(1609~1648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為皇太極長子,35歲(比多爾袞年長3歲),正值壯年;第二,人才出眾,史稱他“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第三,久經戰陣,屢獲軍功;第四,皇太極生前親掌的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大臣擁護豪格繼位,尤其是兩黃旗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爾袞(1612~1650年)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第一,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時年32歲;第二,受到父親的鍾愛。史載,努爾哈赤曾留下遺言:九王子(多爾袞)當立而年幼,由代善攝位。而代善鑒于當時情勢,轉而擁立皇太極;第三,多爾袞兄弟為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旗主貝勒,這兩個旗支持多爾袞;第四,有二位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支持,在上述七王中,多爾袞兄弟占了三個席位;第五,多爾袞多次統軍出征,“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屢立大功。

八旗甲胄從實力對比看,豪格有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的支持,多爾袞有正白、鑲白兩旗的支持。那麼,其余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紅和鑲紅兩旗、濟爾哈朗掌管的鑲藍旗——的意見就至關重要。

十四日黎明,兩黃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擁護豪格繼承皇位,並部署兩黃旗巴牙喇(即護軍營,為禁軍中護衛皇帝的部隊)張弓挾矢,環衛崇政殿。圖爾格、遏必隆又傳令其牛錄下的護軍,備好甲胄弓矢,護衛大清門。議商皇位繼承人的貴族會議在崇政殿的東廡殿舉行,由年紀最長(61歲)、地位最高的禮親王代善主持。黃旗索尼和鄂拜首先倡言“立皇子”,多爾袞以其資曆不夠,令他們退下。索尼和鄂拜雖然退出,但兩黃旗巴牙喇包圍了宮殿。兩黃旗暫時占了上風。但兩白旗並不示弱,豫郡王多鐸、英郡王阿濟格弟兄發言,力勸多爾袞即帝位。多爾袞見形勢緊張,正在猶豫。多鐸聲言:“你如果不答應,應當立我。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多爾袞不同意立多鐸,說:“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遺詔里,不獨王(多鐸)也!”多鐸又說:“不立我,論長當立禮親王(代善)!”禮親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提出豪格為“帝之長子,當承大統”。豪格覺得有兩黃、正藍和兩紅旗的支持,大局可定。于是,表示謙辭,說:“福少德薄,非所堪當!”他本來是假意謙讓,想讓眾人“堅請不已”,然後順勢登上皇帝寶座,這樣不是顯得既謙恭又眾望所歸嗎?但是,兩白旗並不相讓。他內心憤懣,隨即暫退。在爭執激烈的氣氛下,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說:“我們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兒子,我們甯可以死追隨先帝于地下!”這時,禮親王代善見形勢不對,以年老不預朝政而離席,英郡王阿濟格隨後以不立多爾袞而退出,豫郡王多鐸沉默不發一言。這就出現“定議之策,未及歸一”的僵局。

在這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的緊要關頭,表面憨厚而內心機敏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一個折衷方案:讓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臨繼位。多爾袞權衡利弊:如果自己強行繼位,勢必

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並,其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讓豪格登極,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複;而讓年幼的福臨繼位,則可收到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自己攝政,避免內訌。所以,多爾袞說:“我贊成由皇子繼位,皇子當中豪格提出他不繼位,那就請福臨繼位。福臨年紀小,鄭親王濟爾哈朗和我輔政。”豪格也不好反對。

于是,6歲的福臨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國皇帝的寶座。這有點像天助神佑,但也並非找不出事理的根據來。正如一位哲人說過的,在權力爭奪的平行四邊形諸力中,兩條邊的兩個不同方向的分力,斗爭的結果,既不是這條邊的力,也不是那條邊的力,而是對角線的力,就是兩個分力所產生的一個合力。福臨,幸運地成了這條權力斗爭中的“對角線”。

第二,遷鼎燕京,從天而降。清順治元年即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軍下太原、占大同,陷宣府、破居庸,掠昌平、焚皇陵。三月十九日黎明,李自成軍攻陷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瘋狂殺死、殺傷自己的妻女之後,在煤山(今景山)自縊而死,276年的大明皇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