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福臨(2)



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軍報,傳到大清的都城盛京。多爾袞急召智囊范文程等決策。范文程分析了明崇禎帝死後軍事與政治的形勢,建議利用忠于明朝的官吏、縉紳、儒士、百姓對農民軍的不滿,興師入關,逐鹿中原。他起草宣諭官吏百姓的布告說:

我們的軍隊是為你們的皇帝報仇的,不是來殺你們的百姓的。現在我們要誅滅的,只有闖賊!官吏歸順我們,還是官複原職;百姓投奔我們,還讓你們重操舊業。我們的軍隊有嚴格的軍紀,肯定不會加害你們!

于是,攝政睿親王多爾袞于四月初九日領大將軍印,統率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等共約14萬大軍,奔向山海關。

這時,山海關聚結三大軍事集團:第一個是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所統領的明軍;第二個是李自成親自帶領討伐吳三桂的20萬大軍;第三個便是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他們代表三種政治勢力——大明、大順、大清。這三個軍事集團,反映了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從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展開山海關大戰。吳三桂降清,與清軍聯合。經過激戰,李自成大敗。

多爾袞取得山海關大捷後,以吳三桂軍為先導,率領八旗軍向北京進發。沿途官兵,獻城投降,奉表稱臣。李自成則于四月二十六日敗歸北京,四月三十日,匆匆稱帝,放火燒毀紫禁城一些宮殿,棄京西走。

五月初二日,多爾袞率領清軍,從朝陽門進北京城。多爾袞進紫禁城,臨武英殿禦政。

多爾袞禦政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定都的問題。睿親王多爾袞建議遷都北京,但英郡王阿濟格表示反對:“初得遼東,不行殺戮,故清人多為遼民所殺。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諸王,以鎮燕都。而大兵則或還守沈陽,或退保山海,可無後患。”多爾袞以太宗皇太極遺言回答了其胞兄:“先皇帝嘗言,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況今人心未定,不可棄而東還。”

年方7歲的順治帝,自然采納多爾袞遷都的意見。同年十月初一日,順治帝因皇極殿(今太和殿)被李自成焚毀,便在皇極門(今太和門)張設禦幄,頒詔天下,“定鼎燕京”。

祖、父28年奮爭未能實現遷鼎燕京,7歲的福臨卻實現了。他在多爾袞的輔佐下,“入關定鼎,奄有區夏”。所以,福臨身後得到的廟號是“世祖”,而他的父親皇太極的廟號僅是“太宗”。

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甚至于令人來不及思索;這一切又來得太輕易了,讓人不能不懷疑這是“天福降臨”。

福臨戲劇性地登上了政治舞台,並在這個舞台上活動了18年。這18年,他做了8年傀儡,其間主要是攝政王多爾袞在發號施令;後10年才逐步實現乾綱獨斷,當上了主角。順治朝的18年:剃發、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是其六大弊政;定鼎北京,保護皇宮;攻占南京,統一中原;廢除三餉,興利除弊;親善蒙古,治理西藏;懲治貪官,整頓吏治;崇文興教,傾心漢化,則是其六大功績。曆史學家對這段曆史的評價可說是毀譽參半。

福臨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動的時間十分短促,24歲時就匆匆謝幕。福臨的人生,短暫卻絕不平淡,他的親情,他的愛情,甚至他的死,都讓人褒貶不一,一言難盡。

同母後的關系

順治的生母,就是有名的莊妃,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後。她13歲嫁給皇太極,後來住在永福

宮,被封為莊妃,所以稱她為永福宮莊妃。皇太極登極為天聰汗時,她才14歲。夫君死得太早,剛滿30周歲就守寡,是她的不幸;但她的大幸卻是兒子做了皇帝,自己則做了皇太後。莊妃本身不是皇後,兒子也不是皇長子,卻一口吞下兩枚幸福之果——兒子做皇帝和自己當太後。

在當時,一個30歲的寡婦帶一個6歲的兒皇帝實在是不容易,讓人不由得聯想起明朝萬曆皇帝和他母後的故事:萬曆皇帝10歲繼位,上皇後尊號為“仁聖皇太後”,上生母尊號為“慈聖皇太後”。他的生母李太後原是宮女,在宮中沒有地位,吃飯時仁聖太後和萬曆帝坐著,慈聖太後卻站著。內廷有仁聖皇太後,外朝有大學士張居正,萬曆皇帝才10歲,她依靠什麼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個女人太有心計了!一天,她說,夜里做了一個夢,夢中神托言,自己是九蓮菩薩轉生。于是,她捐資在北京阜成門外修建一座慈壽寺,供奉九蓮菩薩。寺中還修建一座高塔,名“永安萬壽塔”,又叫“慈壽寺塔”。從此,再沒有人敢欺負這位現世“九蓮菩薩”。

孝莊太後倒沒有用諸如此類的策略。她深知,同攝政王多爾袞搞好關系才是自己最為穩固的靠山。關于孝莊後和多爾袞的關系,曆來有種種傳聞和猜測,最有名的是“太後下嫁”的公案。

民國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觀》卷一,有三條專記太後下嫁一事。民國八年署名“古稀老人”編寫的《多爾袞軼事》則更記得如同親聞目睹,說“當時朝廷情勢,危于累卵”,“太後時尚年少,美冠後宮,性尤機警,……故甯犧牲一身,以成大業”。而多爾袞本來就好色成性,此時更以陳奏機密為由,出入宮禁。至今仍有人認為所謂“太後下嫁”確有其事,並提出種種理由,但是還沒有一條鐵證。提出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幾條:第一,莊妃下嫁為保全兒子的皇位。這點前面已經講過,順治繼位是多種政治勢力複雜斗爭和相互妥協的結果。第二,兄死弟可娶其嫂是滿洲習俗。滿洲確實有這樣的習俗,但有這樣的習俗並不能證明多爾袞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第三,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這是尊稱,如同光緒稱慈禧為“皇阿瑪”一樣。如果說,稱多爾袞“皇父攝政王”就說明太後下嫁的話,那麼叫慈禧“皇阿瑪”,恐怕要得出慈禧變性的結論來了。第四,蔣良騏所輯《東華錄》里記載多爾袞“親到皇宮內院”云云。高陽認為,極有可能是指孝莊與多爾袞相戀的事實。相戀的事可能有,也可能無,但相戀不同于下嫁。第五,孝莊死後埋在清東陵的昭西陵(在皇太極昭陵西面)。孝莊和康熙都做了解釋:太皇太後不願意驚動太宗的亡靈,而願意同兒孫在一起。第六,有人說見過《太後下嫁詔》。曆史不能憑某人一說,這根本沒有任何證據。第七,惟一比較直接的證據是明末張煌言(蒼水)的一首七言絕句《建夷宮詞》:“上壽觴(shāng)為合巹(jǐn)尊,慈甯宮里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後婚。”我們做一個分析吧。它的標題叫《建夷宮詞》,“建”是建州,“夷”就是夷狄,明顯地帶有民族偏見。這個時候,張蒼水在江南,南明勢力和清朝是對立的,所以出在敵人之口,記在異國之文,不能成為曆史的證據。而且詩詞也不能直接作為曆史的證據,因為詩可以誇張,可以比附。孟森先生早就指出:“遠道之傳聞,鄰敵之口語,未敢據此孤證為論定也!”可以說,至今還沒有見到一條關于“太後下嫁”的史證。特別是當時作為清朝屬國朝鮮的《李朝實錄》沒有“太後下嫁”頒詔告諭的記載,而像這樣的大事,如果有,照例是應當詔諭屬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