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玄燁(4)



白晉、張誠之後,又陸續有不少西方科學家來到清宮。他們最大的成績,莫過于促使康熙創建了被他們稱為“中國科學院”的蒙養齋算學館,和促使康熙實施了中國地理大測繪這一偉大創舉。

康熙組織的這次地理大測繪,對世界地理學的貢獻不容低估。法國科學家們也因此而有機會到中國各地考查,在其他方面的收獲也相當大。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杜德美參加了赴東北的勘測隊。他在長白山見到采參的情況後,把參的性能、產地、采集、保存等等,寫成文字、繪出圖樣寄回法國發表。沒想到4年後,另一位法國科學家參照杜德美有關人參的文章,在加拿大與長白山緯度相近的魁北克一帶,也發現了相似的參。它產于西洋,就有了“西洋參”這個名字。

當談及這些曆史往事時,人們自然會問:既然300年前西方科技就已經傳到中國,為什麼18世紀後中國科學又大大落後于西方?看看當時在康熙宮廷供職的巴多明留下的諸多信件,就不奇怪了。

巴多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從巴黎來到中國並進入宮廷。他在參與地理大測繪的同時,把對中國官場的觀察也一一記錄下來寄回法國,收入《耶穌會士書簡集》。比如在談到清朝的天文機構——欽天監時,他說:

他們觀察天象的條件簡陋。在欽天監工作一生的人惟一的希望就是能當上欽天監的高級職位……如果監正本人很富有,又愛好科學,他就自己花功夫去搞研究,如果他想對他的前任工作精益求精,增加觀察或對工作方式做些改革,他馬上會在欽天監中成為眾矢之的。眾人頑固地一致要求維持原狀。他們會說,何必自討苦吃、多惹麻煩呢?稍有差錯就會被扣罰一、二年的俸祿。這不是做了勞而無功反而自己餓死的事嗎?毫無疑問,這是北京天文台阻礙人們使用望遠鏡去發現視線達不到的東西和使用擺錘精確計算時間的原因。

在這種僅有康熙皇帝與個別大臣對科學感興趣的情況下,改進科研制度的社會條件根本不具備。就是皇帝個人這一因素也是每況愈下,康熙朝以後,皇帝們對科學一個比一個缺乏興趣。乾隆朝進入宮廷的法國科學家,如楊自新、蔣友仁等本都是法國學有專長的科學家,但乾隆對科學一竅不通,他們也就只能為皇帝制作機械鍾表、西洋樓、大水法(人造噴泉)了。

康熙皇帝是一位學習型的皇帝,是“二十五史”中惟一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皇帝。

對朝政:勤慎理政

康熙處理軍國大政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勤”,另一個是“慎”。

康熙一生勤政。“勤政實為君之大本,怠荒實亡國之病源”。明朝滅亡的一個原因,就是皇帝大多怠政,而不勤政。萬曆皇帝和天啟皇帝都是有名的怠政庸君。萬曆“怠于臨政,勇于斂財,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與外廷隔絕”。萬曆不禦政,導致南北兩京缺尚書、侍郎14員,大學士泡病號請假,內閣大門白天緊閉,尚書虛懸,無人理事,中樞機構癱瘓。宰相方以哲進入內閣八年才得見萬曆一面,而且是惟一的一次見面,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遇到緊急的軍國大事,皇帝不接見朝臣,不議商國事,也不做出決策。有的大臣跪在朝門外十個小時不起,請求皇帝上朝,萬曆仍然不予理睬。萬曆二十幾年不上朝,有人說是耽于酒色,有人說是首輔縱容,有人說是疾病纏身,但從根本上說是萬曆沒有做皇帝的責任感。天啟也是一樣,整天迷戀木工活,刀鑿鋸斧,玩得津津有味。大宦官魏忠賢專等他玩得高興的時候前去奏報軍國大事,天啟不耐煩地說:你看著辦吧!魏忠賢借以假傳聖旨。

清朝的皇帝,從天命汗到光緒帝都是勤政的。他們吸取明朝亡國的教訓,勤理政事。從康熙開始,皇帝每天都要禦門聽政,就是在皇宮乾清門前,由皇帝親自主持禦前朝廷會議。因為最初康熙聽政主要在乾清門,所以稱作禦門聽政。後來聽政的地點經常變化,有時在中南海瀛台勤政殿、暢春園澹(dan)甯居、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等。參加會議的主要有六部九卿(禮吏戶兵刑工六部尚書、左都禦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官員。會議有記錄,就是起居注。康熙從14歲親政以來,每天禦門聽政,一年四季,無論冬夏,沒有例外。聽政的時間,一般在早上八點左右,所以又稱“早朝”。康熙的禦門聽政,嚴寒酷暑,從不間斷。他說:“一歲之中,昧爽視朝,無有虛日。親斷萬機,披覽奏章。”即使在康熙十八年發生北京大地震,康熙照常早朝,禦門聽政。康熙從親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節、重大變故外,幾乎是沒有一天不聽政的。

康熙理政不僅“勤”,而且“慎”。康熙一生謹慎,對于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反複調查,慎重決策。下面舉治河與撫蒙兩個例子。

先說治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治河,康熙在禦門聽政時,大臣們發生意見分歧。經過

調查、面奏、辯論、驗證等,從正月初十日開始,到十二月二十七日結束,整整進行了一年,才做出決策,真可謂慎之又慎。下面舉例看康熙治河決策的全過程:

第一,重視治河。康熙親政後將三藩及河務、漕運三件大事,書寫在宮中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