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弘曆(6)



當時,八旗以外的所有百姓都住外城。唯獨回子營近在咫尺,依靠九重。這是乾隆愛屋及烏。乾隆為容妃興建寶月樓的原因是:

第一,言語文化不同。容妃講維語,不便與諸妃嬪住在一起交流,特隔于南海最南之地,其地又距外朝之外垣。這里同皇宮既聯系又分割,環境優雅,湖水漣漪。乾隆會維吾爾語,可以同容妃用維語直接交談。

第二,飲食習慣不同。皇後的正宮坤甯宮兼作薩滿祭祀的場所。坤甯宮每日進豬兩口,在神案上宰豬,在大鍋里煮豬肉,祭祀敬神。元旦祀神,皇帝、皇後行禮;春、秋兩大祭,皇後亦到,妃嬪自當侍從。而最尷尬者,則為後妃受胙(zuo),是一種豬肉米飯,這是回教徒所萬萬不能忍受之事。將容妃單獨安置在另一個生活區域,生活上很是方便。

第三,生活風俗不同。維族的衣服、裝飾,同皇宮的後妃、宮女都不同。皇宮除禦花園外,別無游觀之處。乾隆築寶月樓于瀛台之南,則隨時可以駕幸西苑,而不必如臨圓明園,路途既遠,又煩出駕。容妃在這里則可免去其他妃嬪爭寵之擾。

第四,宗教信仰不同。滿族的宗教是薩滿教,乾隆又崇奉喇嘛教。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要做禮拜。容妃所居之地,隔長安街而對回子營,建回教禮拜堂及民舍,並使內附之回民居住,屋舍皆沿襲回風。容妃站在樓上,可以望見對面的“回子營”,遙望瞻禮,以解思念之情。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十九日,容妃因病去世,年55歲,葬清東陵。至于“香妃”之名,不知何時而起。今新疆喀什有香妃遺棺,當地傳說是從北京運回去的。容妃應是民間傳說的香妃。香妃與容妃是一人還是兩人,學界看法尚不一致。

近年研究香妃的著作很多。一本書名就叫《香妃》,作者于善浦、董乃強是清東陵的文物專家。他們在書中說,1979年10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清東陵乾隆裕陵的妃嬪園寢中,有兩座妃嬪墓穴因漏雨而塌陷。文物工作者在清理墓穴時,發現許多珍貴實物,從而揭開了香妃之謎。在查證史料及清宮檔案之後,對乾隆41位後妃中惟一的維吾爾族的女子,有了新的認識。作者認為,這位當是容妃,也就是傳說的香妃。另一本書名叫《香妃考證研究》(正、續集),是台灣姜龍昭先生所著。作者對戲劇小說中所寫的香妃和史學家所討論的香妃,都有說明、討論、考證和判定。作者原來為了編寫香妃的電視劇而做研究工作,自費到北京、河北、新疆考察,彙集資料,編為書籍。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可說者很多,許多文學藝術作品對此加以渲染,演繹出不少曲折動人的故事。同時,乾隆是一代有為之君,將康乾盛世推向頂峰,但各種矛盾也不斷積聚,盛世的外衣下面卻潛伏危機。

盛世下的危機

前幾年,海外某大學的一位曆史系主任、著名清史教授計劃同筆者合作一個《中國曆史上的黃金時代——“康乾盛世”》的課題,如果批准,可以拿到一筆可觀的課題費,但要得到一個基金會的評審委員會通過。後來這位教授告訴我:課題沒有被通過。因為基金會成員主要是西方學者,他們認為中國的康熙—乾隆時代,不是黃金時代,而是專制黑暗時代。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是:人們在用兩只眼睛看乾隆。

乾隆皇帝弘曆在位60年,做的事情太多,光記載他言行的《清高宗實錄》就達1500卷,據筆者統計,共有13580136字,還未計標點符號。乾隆皇帝所做出的主要功績歸納起來,有八件事:

第一件是編修文化典籍。北京內城南面東為“崇文門”,標榜皇帝“崇文”。明清28位皇帝,真正稱得上“崇文”的,只有兩位,就是康熙和乾隆。康熙前面已經敘述,是一位學習型皇帝,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皇帝,乾隆則是一位文化型皇帝。乾隆在文治方面做的事情很多,主要有:

(1)主持纂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第一份告成,共收書3461種、79309卷。隨後繼續進行,到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又告成6份,已曆時15年。後再查核、校誤和補遺,直到五十八年(1793年)才告結束,參與者前後4186人,時間長達20年。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是對中國文化的一大貢獻:其一,保存珍貴遺產。集中全國的力量,對各地圖書典籍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地清理,選擇重要的刻本、抄本,繕錄采入《四庫全書》,使大量書籍雖經天災人禍而被保存下來。其二,方便學人利用。北到關外,南到江浙,禁城之內,皇家禦苑,士林學子,閱覽抄錄,嘉惠讀者。其三,有利文化傳承。1983年將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影印出版,化身千百,流傳世界。其四,便于分類檢索。“以類求書,因書治學”。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再分44類,又分66目,條理井然,易于查檢。但是,乾隆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也刪了不少書、改了不少書、禁了不少書、毀了不少書。有人據《辦理四庫全書檔案》、《禁書總目》等資料統計,毀書約3000余種、六七萬部。可見,乾隆編纂《四庫全書》的負面影響同樣不可忽視。總之,要給予客觀的、公正的評價。

乾隆佛裝像(2)編修《滿文大藏經》。乾隆命將漢文、蒙古文《大藏經》譯成滿文,由章嘉呼圖克圖總其事,“每得一卷,即行進呈,以候裁定”。後用朱文刻印的《滿文大藏經》,是一項巨大的文化工程。又刻印《大藏經》(也稱“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