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弘曆(8)



第六件是完善治理西藏。乾隆兩次派兵打敗廓爾喀(今尼泊爾)的侵犯,制定《欽定西藏章程》。規定:設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在西藏駐軍,分駐前藏、後藏;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圓寂後,在駐藏大臣親監下,靈童轉世設立金奔巴瓶制,用金奔巴瓶掣簽決定繼承人,這是乾隆的一個創造;西藏對鄰國貿易必須進行登記;西藏貨幣一律用白銀鑄造,正面鑄“乾隆寶藏”四個字;等等。《欽定西藏章程》是西藏曆史上重要的文獻,標志著清朝對西藏進行全面有效的管轄。在雍和宮的“金奔巴瓶”已成曆史文物,在大昭寺內的“金奔巴瓶”制沿襲至今。

第七件是修砌浙江海塘。浙江原有的柴塘、土塘,經不住海潮的沖擊。乾隆命撥銀兩將柴塘改為石塘。共修建石砌海塘4000余丈,加強了這一地區抗禦海潮侵襲的能力。

第八件是中華各族一統。清朝已經曆“三祖三宗”——太祖努爾哈赤、世祖順治、聖祖康熙和太宗皇太極、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六代,乾隆則是集大成者。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並開拓了中國的疆域版圖,維護並加強了中華的多民族統一。乾隆時的中國疆域,東起大海,西達蔥嶺,南極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清乾隆時的人口達3億。清朝“三祖三宗”對中國曆史最大的貢獻是維護了中國的邊疆版圖,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乾隆皇帝能將祖宗的基業發揚光大,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確為一代有為之君。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有生之年做出了“禪位”的決定。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諭:至六十年內禪。他說:

昔皇祖禦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閑。

這道諭旨的意思是說,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自己不敢相比。如果能在位60年,就當傳位給太子。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歲的乾隆皇帝,禦圓明園勤政殿,召見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颙(yong)琰(yǎn)為皇太子,以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屆期歸政。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禦太和殿,舉行內禪大禮,授璽。颙琰即皇帝位,尊弘曆為太上皇帝,訓政。由禮部鴻臚寺官詣天安門城樓上,恭宣嘉慶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

這里解釋一下“金鳳頒詔”。皇帝從太和殿頒發的詔書,抬上黃輿,鼓樂高奏,禮儀隆重,由禮部官員,送上天安門。天安門城樓上有一只“金鳳”,口銜詔書,從城樓上徐徐降下;城樓下的禮部官員跪接詔書,分送各地,公布天下。

乾隆內禪皇位後,又訓政三年零三天。後人多譏評乾隆名為退位,實禪而不退。其實不然,縱觀中國自秦始皇以下兩千年的皇朝曆史,由內禪歸政者,前君罕見,後君亦無。宋仁宗儲位既定,郁悶不樂;宋英宗立太子後,泫然淚下。

乾隆在位既長,享年又高。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上,享年80歲以上的皇帝只有四人。除乾隆而外的三位皇帝是:

(1)梁武帝蕭衍,享年85歲,在位48年。但他局處一隅,三次舍身入寺,長于文學,精通音律;侯景之亂後,饑病而慘死。

(2)宋高宗趙構,享年80歲,在位36年,建都臨安(今杭州),半壁山河。

(3)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1歲,在位35年。

以上三位皇帝,或國偏一隅,或半壁江山,或在位不長,或國亡而死。都不能與乾隆皇帝相比擬。難怪乾隆帝自稱“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罕與倫比。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並作《禦制十全記》,令寫滿、漢、蒙、藏四種文體,建碑勒文。乾隆的“十全武功”是:

十功者,平准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乾隆的“十全武功”,情況不同,性質各異:有鎮壓民變,有平息叛亂,有揚兵耀武,有小題大做,有得不償失,有多管閑事,有維護正義,有反擊侵略。如新疆用兵三次,廓爾喀用《平定台灣戰圖冊》乾隆《平定金川戰圖冊·收複小金川》兵兩次,這五次用兵對新疆、西藏的鞏固統一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但是,也有的用兵是小題大做,窮兵黷武。如大小金川之役就是這樣的。

大金川、小金川在大渡河上游,居民主要是藏族,高山環繞,道路崎嶇,氣候寒冷,終年積雪,人口不過3萬,周圍不過二三百里。當地土司內部紛爭,乾隆發兵攻打,前後兩次:第一次打了兩年,殺大員訥親、張廣泗,耗銀2000萬兩。第二次,清軍分路進攻,每座山峰、乾隆《平定金川戰圖冊·紫光閣賜宴》

每座官寨、每座石卡、每座碉房,反複厮殺,寸步難進。是役“費五年之功,十萬之師,七千余萬之帑”,才將兩金川平定。這件事可謂小題大做,得不償失,但為北京留下文物勝跡——香山演武廳。

乾隆帝執政時間過長,雖然自勵“持盈保泰”,但是月盈則虧,泰極否來。乾隆晚年,志驕意滿,思想僵化,喜諛惡諫,懶于進取,老人禦政,宵小環繞,做了許多錯誤事情,積累了嚴重的社會矛盾。而吏治腐敗,人口膨脹,財政緊缺,兩極分化加劇,是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