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帝奕(3)



咸豐帝授權恭親王辦理與各國換約事宜的上諭咸豐十年(1860年)春,英軍18000余人,法軍7000余人,陸續開赴中國。爾後,占舟山、攻煙台。六月,英法聯軍再向大沽進攻。清僧格林沁率兵守大沽,而疏防北塘。僧格林沁上奏要在大沽同英法聯軍決戰,咸豐諭旨:“天下根本,不在海口,而在京師。”七月,英法聯軍由北塘登陸。咸豐戰和不定,痛失殲敵良機。英法聯軍攻陷塘沽後,又攻占天津。咸豐派大學士桂良、直隸總督恒福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英、法提出天津開埠、賠款等要求。桂良擬好接受條款奏報,咸豐諭先退兵、後定約。英法聯軍以談判不成,向通州進軍。八月,咸豐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議和。載垣接受英、法要求,但英、法又提出向皇帝親遞國書,被載垣拒絕,談判破裂。載垣、穆蔭拘囚英使巴夏禮等,解到北京。英法聯軍繼續進攻,大戰于通州張家灣。僧格林沁戰敗,退到通州八里橋。英法聯軍6000余人犯八里橋,僧格林沁、勝保兵再敗。

英法聯軍進逼北京,咸豐帝讓皇六弟、恭親王奕為欽差大臣,便宜行事,辦理和局。咸豐心生一計:暗示大臣奏請“秋狝木蘭”。初八日,咸豐以“秋狝木蘭”為名,從圓明園啟程奔往熱河。英法聯軍進至北京德勝門外,二十二日(10月6日),攻占圓明園,總管園務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奕奏請放還巴夏禮等。這個事件影響重大:

第一,簽訂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又定中俄《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60萬平方公里,並將烏蘇里江以東中國領土40萬平方公里,割給了俄國。後來俄國又占去巴爾喀什湖以東44萬平方公里土地。

第二,英、法兩國索賠白銀1600萬兩。

第三,九月初三日(10月18日),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大火沖天,數日不熄。圓明園慘遭焚劫,使中華園林之瑰寶暨珍藏之文物珍品,或慘遭劫掠,或化為灰燼。

第四,英法聯軍侵入京師,這在中華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英法聯軍侵入京師,使得大清廟社震驚,圓明三園遭焚掠,京師百姓遭殃,中華文明受辱。這是中華千古未有之奇變,也是民族千古未蒙之奇辱。

遭遇殖民侵略,外國有相似的例子。在非洲,意大利曾經侵略並打敗過埃塞俄比亞,簽訂了不平等條約。1894年(光緒二十年),意大利尋找借口,入侵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國王孟尼利克二世,號召軍民抵抗侵略。埃塞俄比亞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積極備戰,發布公告:“我決心保衛我們的國家,給予敵人以反擊,一切有力量的人都跟我來吧!”埃塞俄比亞軍民空前團結,有力者出力——參軍,有衣物者出衣物——捐出衣物、糧食,組成一支有11萬人和40余門大炮的軍隊。埃塞俄比亞軍民用落後武器迎擊意大利軍的侵略。經過兩年奮戰,打死打傷意軍11000余人,意大利侵略者被打敗了!意大利不得不乞和,簽訂《亞的斯亞貝巴和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的完全獨立,賠款1000萬里拉。

可是,咸豐皇帝是怎樣對付英法聯軍侵略的呢?

第一,咸豐沒有下詔決戰。他沒有作戰決心,也沒有周密部署。起初,英軍18000余人,法軍7000余人,陸續開赴中國。咸豐皇帝沒有發布詔書,動員軍民,積極抵抗;也沒有派軍隊守住天津塘沽海口。卻在圓明園慶祝他的30壽辰,在正大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賀,並在同樂園連演四天慶壽大戲。咸豐和王公大臣沉醉在園內的聽戲歡樂中,英法聯軍卻加緊了軍事進攻。一個大清帝國,數以百萬計官兵,難道還不如埃塞俄比亞的11萬軍隊嗎?而且,意大利到埃塞俄比亞很近,不像英、法到清朝那麼遠;埃塞俄比亞是個小國,不像清朝那麼地大、物博、人眾、兵多!

第二,咸豐沒有政治韜略。咸豐戰和不決,小勝即驕。打了敗仗,簽訂《天津條約》;略獲小勝,又撕毀《天津條約》;再打敗仗,又拒絕妥協;施展貓伶狗俐小技,使得事態不斷擴大。沒有使天津談判就地解決,而支持肅順、載垣、穆蔭一伙,將英使巴夏禮等誘擒到北京,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咸豐帝沒有韜略,沒有格局,耍小把戲,玩小權術,使主動局面變成被動局面,又使被動局面更加被動。

第三,咸豐沒有身守社稷。面對英法聯軍6000余人犯八里橋,咸豐沒有動員兵民“勤王”,全力守衛京師,而是准備逃跑。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國門”,抵禦入侵。明朝的崇禎皇帝,在社稷危難之時,既不遷都逃跑,也不巡狩圍獵,而是發出“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的哀歎,登上煤山,自縊而死。可是,咸豐皇帝在大敵侵入之時,不盡職守,不守國門,卻帶領老婆兒子、軍機大臣、王公貴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豐皇帝鑄成了曆史之大錯、特錯!

咸豐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做了些什麼?是設法挽救國家危亡,還是關懷黎民塗炭?都不是。咸豐皇帝在避暑山莊里貪女色、貪絲竹、貪美酒、貪鴉片!

一貪女色。有書記載:奕置兵敗于不顧,攜妃嬪游行園中,寄情于聲色既聊以自娛,又自我麻醉。他有所謂漢女“四春”: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羅春。此外還眷愛“天地一家春”,就是慈禧。還有野史說咸豐養著一位民間寡婦。《野史叟聞》記載:咸豐鍾情于一位寡婦曹氏,山西人,長得秀美妖豔,嫵媚動人。入宮以後,帝最眷之。野史類似的記載還有:“山西籍孀婦曹氏,風流姝(shū)麗,腳甚纖小,喜歡在鞋履上綴以明珠。咸豐帝召入宮中,最為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