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帝奕(2)



《清史稿·杜受田傳》記載同上面類似的故事: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長且賢,欲付大業,猶未決。會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矢。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受田輔導之力也。

上文中的宣宗是道光帝,文宗就是後來的咸豐帝。這就是《清史稿·杜受田傳》所載“藏拙示仁”的故事。

以上故事,說明奕突出“仁”與“孝”。這是道光立奕為皇太子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道光帝選擇皇太子的主要標准是所謂的“德”。本來皇太子的選擇,應當是“德才兼備”,道光選擇皇太子的時候,沒有“德”、“才”兼顧,而是偏重“德”。後來的事實證明,咸豐帝奕遇到大事時缺乏遠略、膽識,而是退縮、逃避,證明他在“德”的方面也是有欠缺的。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六月,道光帝密立儲位,將皇四子奕名字書寫密封于匣。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危,急召宗人府宗令載銓,禦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沖阿、何如霖、陳孚恩、季芝昌,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公啟匣,宣示建儲朱諭:“皇四子奕,著立為皇太子。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特諭。”道光正式宣布:立皇四子奕為皇太子。當日午時,道光帝崩于圓明園。

奕即位,改明年為咸豐元年(1851年)。奕做了皇帝,其禦名要避諱。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諭旨:“以二名不偏諱,將來繼體承緒者,上一字仍舊,無庸改避,亦無庸缺筆;其下一字應如何缺筆之處,臨時酌定,以是著為令典。”于是,命“將禦名上一字仍舊書寫,毋庸改避,下一字著缺寫末一筆”。以前所刻印的書籍,都不需改避。

道光身後留下的寶座,應當由奕坐。皇六子奕論德論行,以文以武,在道光諸皇子中是最優秀的。結果卻被奕錯坐了皇帝的寶座。當然,這個曆史責任不在咸豐,而在道光,或者說在“秘密立儲制度”。咸豐錯坐了皇位,不僅給自己帶來了悲劇,而且給民族和國家帶來了悲劇!

下面講咸豐皇帝第二錯,英法聯軍入侵時錯逃離皇都北京。

錯離了皇都北京

咸豐登極之後,面臨“內憂”與“外患”兩大難題:“內憂”——太平天國占領南京;“外患”——英法聯軍入侵北京。他被困擾11年,並無一日安甯。

咸豐對內碰到的最大難題,是太平天國的興起。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奕告祭天地,即皇帝位。當年十二月,便發生太平天國起義。洪秀全在38歲生日這一天,即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于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軍攻占永安。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攻克武漢。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連克九江、安慶,攻占南京,定名為“天京”。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清軍攻陷天京。太平軍余部又奮爭兩年多失敗。此次戰火,燃遍14省之廣,曆時14年之久,清朝統治,元氣大傷,根本動搖。回顧清朝統一華夏後,在中原地區有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第一次是康熙朝的吳三桂叛亂,第二次是嘉慶朝的白蓮教民變,第三次則是咸、同兩朝的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時間之長、地區之廣、規模之大、耗銀之多、死人之眾、影響之深,成為有清一代中原戰爭之最。

咸豐對外碰到的最大難題,是英法聯軍入侵北京。

先是,咸豐四年(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條約》等要求,遭到清廷拒絕。

咸豐六年(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進犯廣州,被擊退。

咸豐七年(1857年)十一月,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兵敗,後被俘,解送印度加爾各達,死于囚禁。

咸豐、同治朝與列強簽訂的部分條約

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英法聯軍及英、法、俄、美四國公使,抵達天津大沽口外,要求所謂“修約”。咸豐令直隸總督譚廷襄“以夷制夷”:對俄示好,對美設法羈縻,對法進行誘勸,對英嚴辭責問。譚廷襄奉旨行事,結果沒有成功。四月,英法艦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軍8000余人潰敗。這時,咸豐想起當年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的耆英,但英、法拒絕同耆英談判。咸豐不得已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五月,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分別與英、法、俄、美等國代表,簽訂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條約》。條約樣本奏上,咸豐雖然憤怒,卻不得不批准。他在盛怒之下,令耆英自盡,算是找了一只替罪羊。同時,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趁火打劫,兵逼璦琿(今愛輝),約黑龍江將軍奕山談判邊界事務。俄用武力迫使奕山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60萬平方公里,並將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劃為所謂中俄“共管”。

咸豐九年(1859年)五月,英、法借口換約,又率軍艦到大沽口。英法艦隊,進攻大沽炮台。清提督史榮椿下令開炮還擊,重創英、法艦隊,擊沉4艘、擊傷6艘,死傷400余人,重傷英艦隊司令賀布。英法聯軍在美艦掩護下狼狽退走。咸豐見大沽獲勝,盡毀《天津條約》。爾後,英、法兩國都在調兵遣將,准備新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