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親自登門勒索



無奈之下,吳之榮找上了另一個出資刊刻《明史輯略》的朱佑明。朱佑明也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大商人,他購買了一間大宅,加以擴建裝飾,並收購朱國禎家的匾額——"清美堂"一塊,掛在家中的正堂上,頗為自得。誰知這恰好也姓朱的匾額,即將為他引來滅門之禍。

朱佑明聽說莊允城這般強硬,于是也對吳之榮置之不理。沒想到吳之榮這個無賴竟親自登門勒索。朱、莊兩家也自有一套對付的辦法。家中所有的男子全都回避,只留婦女一百多人,等吳一進門就群起辱罵他,亂成一團,當地的守備官兵前來查看究竟,朱、莊兩家于是支使銀兩,將吳之榮又一次趕了出去,一直攆到吳江才回來。

吳之榮幾次受辱,惱羞成怒,必欲雪之而後快,但是當地從省到州縣的大小衙門都被朱、莊兩家用錢給買通了。他于是向北京進發,摘取了書中的一些違逆字句,以造寫逆書為名,並將書中原指朱國禎的"朱史氏"下面添刻"即朱佑明"字樣,向刑部控告朱、莊兩家。

案子一到北京,就受到了高度的重視。

清朝統治者以異族的身份入主中原,這在一向標榜自己是"中央帝國",輕視周圍蠻夷之族的華夏民族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事實。在他們看來,滿洲人統治中原,是野蠻民族凌駕于有著悠久文化和曆史的漢族之上,這就好像是青天塌陷、大地分解一樣。因此,盡管清朝人已經進入北京即將20年,也成功地擊敗了幾個在江南苟延殘喘的明朝小朝廷,但是,在廣大的老百姓,特別是南方的讀書人中間,對這個異族的抵觸情緒仍然很深。他們采用結社交流文學的方式,從事著反抗清朝統治的活動。對這種情況,順治皇帝生前就已經注意到了,他曾經下令禁止民間文人之間的結社活動,朝廷也曾經通過幾次大的案件來打擊江南文人的反抗情緒。在和我們的故事發生地相距很近的南京,在一年之前,兩個月之內,連續發生了"奏銷"和"哭廟"兩起大案,被處死和流放的超過百人。

那麼,對于緊接著出現的同樣涉及到違逆的莊氏史獄,清廷自然不會放過。

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刑部派一個叫羅多的滿族官員來湖州調查此事。經過一番初步審理,莊允城、朱佑明被押解北京,打入刑部監獄。莊允城經過這一番驚嚇,再加上拷打,一個月以後就病死獄中。而朱佑明,恰好同趙君宋關在一處,朱佑明知道趙是首先出來告發此事的,便以事成之後以家產的一半相贈,請趙為他掩飾。趙君宋一時心動,便在審訊中說:"此書(指吳之榮所持,到北京控告兩家的書)並不完全,我自己就有一部,經過細查,其中朱史氏下就沒有朱佑明字樣。"浙江督撫一聽這話,立刻抄出那部原刊本的《明史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