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新紅學誕生



康熙二十一年(1682),納蘭隨皇帝東巡,在山海關停留,寫了《浪淘沙。望海》: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釣得六鼇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蓮壺?

詞中以驚喜的心情,豪邁激越的筆調,又用神話傳說、曆史故事等鋪陳渲染,寫出了對海外仙山無限的神往。有人認為這首詞一改原來詞中充滿傷感的基調,其實這正是反映了納蘭厭惡世俗世界,對虛無縹緲的神仙幻境的追求,這與曹寅寫的"游仙詩"具有很類似的心態。

《紅樓夢》中,那位含玉而生的、在賈母等人的心中像金鳳凰一樣的賈寶玉,雖然有一個可供他與姐妹、丫環等玩樂的大觀園,但是他沒有出路,他的心是苦的,他的希望只能是:"……只求你們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又說:"……比如我有造化,該死于此時的,趁你們在,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就是我死的得時了。……"賈寶玉無法擺脫世俗的困擾,只能以化灰化煙來解脫自己。最後除了跟著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大荒山去,還能有什麼呢?

只要略加比較,就可以看出,賈寶玉這個文藝形象是多麼像是為納蘭容若寫的。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形就是納蘭容若了。

自傳說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在"新紅學"誕生後很長一段時間,由胡適先生所考證出來並提倡的"自傳說",一直是《紅樓夢》人物原型認識的主流。

《紅樓夢》之所以被稱為神秘的作品,它的神秘主要是書中暗示了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時局,而作者曹雪芹家族的興衰榮辱與其緊密相連,他是把自己家族經曆的事件和他腦海中的人物,一一展現在了《紅樓夢》里,似若有所指,而又不敢造次,《紅樓夢》里主要的人物和事件,則都能在康、雍、乾三朝找到影子。

例如說:賈母的原型就是李煦的妹妹。李煦是當時的蘇州織造,與曹寅是當時江南金陵地區的兩大織造,深受康熙帝信賴,並命他們兩個輪流兼管兩淮的鹽政。而曹寅的妻子李氏就是李煦的妹妹。在小說中賈母化為姓史了,書里有交代史湘云是賈母的娘家人,她有兩個叔叔,一個是保齡侯史鼐,一個是忠靖侯史鼎,而李煦兩個兒子就叫李鼐、李鼎。

至于賈代化,就是赫赫有名的曹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