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龍 興 之 謎(一)



我們用了兩章的篇幅闡述李世民父子等人起兵之前的主要農民起義情況。此舉並非本末倒置,這是李唐兵變的特殊性和涉及此事的各位重量級人物運籌的慎重性、老練獨到眼光所決定。——李淵父子起兵發難較晚,但是目標清晰、旗號得當、手段高明、妙著紛逞,就以現代目光審視這一運籌帷幄,也另人大為驚歎折服!


關于李淵父子蘊釀起兵“反隋”的過程,傳統史書都有詳細的記載,而且,幾乎都以壓倒性的“架式”把首功歸到李世民的頭上,抹殺他的老爸李淵在這場兵變的至關重要的地位、掩蓋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們的功勞。但是,這不符合史實。


相比李淵父子等人在晉陽起兵中各扮演的角色,探究一些凌亂的已被扭曲了的傳統說法,更值得關注。


傳統史書對李淵的描繪要大體上是:昏容好色、優柔寡斷、嚴重缺泛作為開創偉業的人主諸如此類。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史籍虛構一些情節,突出李淵無能,襯托李世民英姿挺拔。古人大扣黑鍋用不著本錢,大筆一揮就可以了。現代有些人對李世民非議的人更進一步,直指這都是李世民授權史臣篡改曆史的傑作云云。


表面上看,覺得有幾分道理,仔細想一想,覺得非常可笑的。須知道,李世民在位期間,他的史臣,諸如魏征、房玄齡及後起之秀禇遂良等人,在中國曆史長廊里,名頭擲地有聲,他們的為人也頗得人認可,這些人豈會一方面向李世民表現“剛正不阿”,另一方面又軟趴趴地接受李世民的指令,胡意改動曆史?顯然,這是非常低級數的手段,以李世民的精明,除非逼不得已,不然,他會用嗎?你認為貶低父親給自己貼金,是一樁光彩的事情?有必要這樣做嗎?當然,也不排除李世民曾授權局部修改的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極高。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初唐的起居注、國史在曾被許敬宗更改過。許敬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昧著作為史臣的良心討好武曌,竄改高祖、太宗兩朝的國史,又何足道哉?我們認為,大部份問題就出在這時候。另外一個可能是,正如我們在前面指出,經過“安史之亂”的嚴重破壞後,先前的國史、起居注等原始材料大量被毀損失,是以,編撰《舊唐書》的史家們,如劉昫等人一定頭也痛了,根據遺留下來的部份材料,在佐證不夠強的情況下,十脆就認為大唐的創立是李世民的功勞。司馬光等人在編撰《通鑒》時同樣面對這個困難,或者,他們根本不質疑這方面的問題。


蓋李世民貞觀一代,強調君臣同心協力治理國家,君臣“魚水關系”恰好是會儒家追求的理想之一。司馬光等人是儒家體系的頑固支持者,我們認為,他們可能在心理感情上已經認可了李世民。是不是基于這個原因,兼之根本不可能搜集到對李淵有利的史實記錄,就干脆說:“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①呢?


我們不敢肯定是,但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走在司馬光等人之前的有兩位學者也持類似的觀點,除開劉昫之外,另一位是《新唐書》的主要撰寫者歐陽修②。


費正清和催德瑞教授在旁征博引,他倆首指出要傳統史書對李淵的描繪,然後鄭重地指出,那是不對的。他們采納近代眾多曆史學家眾多的最新研究,得到最新結論是:有些重要情況,可能是在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因太宗的堅持而編造出來的。根據其他材料,特別是根據從前被忽視的唐代初年的史料《大唐創業起居注》,曆史學家已經能夠對唐朝創立史的傳統說法中的某些偏見和歪曲之處做出訂正③。


這些證據和結論是非常有力量的,在沒有比這更有力的新發現之前,我們不能再輕易迷信傳統史書關于李淵的記錄和描繪了。


此外,我們強調一點的是,費、催二教授結論用到“有些重情況,可能是在……”的字眼,既然是可能,就表示沒有絕對的把握,按照西洋人辯護那一套說法,所謂“案中某些疑點利益,應該歸于被告”,說一句惹人發笑的但又非常嚴肅的笑話,——如果把李世民、李淵父子二人帶到法庭里審他一審,依先前的法律觀點,李世民的贏面還是居主要的!


兩位教授沒有把結論定得死死的,暗示不排除有回轉的余地、有意外的新發現,真是嚴謹又高明啊!


既然李淵在李唐草創中決定性功獻得到重新確認之後,又有一個新的問題了,李淵、李世民、李建成等人在這場對李唐有著決定性作用的“龍興”醞釀,李氏父子等人到底演繹什麼角色呢?


先談一談李淵吧。


一般認為,作為那個時代的見證人之一的溫大雅,他撰寫的《大唐創業起居注》較為客觀地描了李淵的為人。李淵是不是被兒子李世民牽著鼻子走,無可奈何之下才起兵反隋呢?


李淵一家隋朝有著煊爀的家勢。李淵和隋煬帝是姑表關系。他是中國產生一個個王朝統治者的那個社會精英集團中一個成員。他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良好的聲譽。


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隋煬帝欲壑難填,民怨沸騰,相比之下,李淵政績出眾,普遍地獲得老百姓的好感。


隋煬帝當然備受壓力,他為人最不能忍容人家比他能干,他老早已有誅殺李淵的念頭。按照唐書的說法:“時煬帝多所猜忌,人懷疑懼。會有詔征高祖詣行在所,遇疾未謁。時甥王氏在後宮,帝(隋煬帝,下同)問曰:‘汝舅何遲?’王氏以疾對,帝曰:‘可得死否?’高祖聞之益懼,因縱酒沉湎,納賄以混其跡焉。”④


當時,李淵尚沒有足夠的准備和布署,時勢又不是最有利的,面對皇帝的誅殺威脅,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其時李世民、李建成尚是年輕人,血氣方剛,見到老父如此,可能諸多不解和不滿,其實,李淵表面裝傻扮懵,其實是騙人家的把戲啊。(待續)


(很是抱歉,這些學術性的東西,跟一般的文學創作不同,筆者翻看史籍及各種筆記,


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更新進度慢了下來。因為手頭上沒有已完成的稿子了。不知何故,讀者對這些東西的討論興趣好像不大。有點失望。)


請關注: 順便支持一下,輸入網址頂一下啊。


————————————————————————————————————————


①《資治通鑒》卷一九零、一九一。北宋司馬光等編撰。


② 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劄記》卷十六就《舊唐書》的源委作出詳細的推敲:趙表示,唐時修實錄,國史皆出當代名手。今可考而知者,《高祖實錄》二十卷,《太宗實錄》二十卷,皆敬播撰,房玄齡監修。又,《貞觀實錄》四十卷,令狐德棻撰貞觀十三年以後事,長孫無忌監修,其時同修者……。其後許敬宗奏又改正,高宗以其事多失實,又命宰臣刊正。這意味著什麼呢? 不是指出,許敬宗曾經大力度地“筆削”兩朝實錄麼?趙翼特別附注說,初高祖、太宗兩朝實錄,敬播待所修頗詳直,敬宗輒以已意改之。敬宗貪財,嫁女于錢九隴,本皇隸人,乃列之于劉文靜等功臣,又其子娶尉遲敬德女,則為敬德作佳傳,以太宗賜長孫無忌之威鳳賦,移為賜敬德者……


由此可知,許敬宗這家伙胡亂改動實錄,對史實造成極大的傷害。筆者完全有理由相信,李世民之所以能掠老爹的功勞,這位老兄在哪個黑暗的角落里,不知做了多少手腳。後來,李世民索取國史翻讀,他不可能看不到這些東東,李世民沒有非議,顯然,默默地接受了這些“摻料”了。他對玄武門“定性”的論調,史官就不敢作其他改動了。畢竟,極權玩弄曆史嘛。不過,我們又有另一個疑問了,李世民為何掠老爹的美,是不是另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跟玄武門之變沒相干的苦衷呢?


趙翼的劄記有詳盡披露,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讀一讀。


③此結論摘自《劍橋中國隋唐史》,第三章第一則,《奪取政權的經過》,費正清,催德瑞著。他們指出,溫大雅的《大唐創業起居注》過去一直被忽略,現在,從中可得到新的啟視。溫大雅筆下的李淵跟傳統史書里面的李淵截然不同。


④摘自《舊唐書》本紀第一,高祖。後晉"劉昫撰。司馬光在《通鑒》里采用部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