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產婦禁忌



分娩對產婦來說是人生的一大關口,是悲是喜,是吉是凶都要看分娩的成敗了;分娩也是產婦身體和精神經受考驗的最嚴峻時刻;又由于產婦分娩不潔淨的觀念存在,所以,不論是從外界對產婦分娩易沖犯的防范角度考慮,還是從產婦及嬰兒身心健康的角度考慮,對產婦來說都有一系列的禁忌事項需要遵從。

(1)忌緊張、憂郁

產婦心情易緊張,特別是生頭胎時,更是如此。因為聽說或見到過一些難產的凶事,就不免容易引起聯想,惟恐自己臨產時也遇到類似情況,想得多了,又產生憂郁的心情,整天悶悶不樂,郁郁寡歡。這對胎兒不好,對分娩也不利。俗以為,“人越怕,狼越嚇”、“事情是人想出來的”,想的凶事多了,鬧不好,還真就應了。臨分娩前想什麼,往往有一種兆示作用,據信還很靈驗。所以忌諱產婦心情緊張、憂郁,忌諱想不好的事。要多給她講些順心的、開心的話,讓其精神放松,保持樂觀。俗話說“瓜熟蒂落”、“自然成活”。這樣分娩時就會減少麻煩,順利多了。

(2)忌冷水、冷風

產婦分娩後要注意保暖,不能受涼。俗說分娩時產婦的骨頭榫都張開了,這時如果被冷風吹著了,或被冷水激著了,會落下病根,一輩子受罪的。所以產婦分娩後,要捂得嚴嚴的,連房間門窗的縫隙都封上,一點不能透風。河南一帶要求產婦產後避冷風一百天。否則,會得“產後風”,或稱“月內風”。漢族、苗族、瑤族、佘族、布依族等許多民族都有禁忌產婦用冷水沐浴的習俗。苗族產婦產後三日內禁忌洗衣服;瑤族、佘族產婦分娩後四十天內禁忌接觸冷水。河南、山東、安徽一帶,均忌產婦分娩滿月前用冷水洗浴、洗衣服,甚至洗臉、洗手的水也嚴禁用冷水。由于怕產婦接觸冷水,河南一帶還忌諱產婦坐月子期間到井里打水。布依族(荔波縣一帶)也忌坐月子的婦女到井邊去。當然,其中也有產婦不潔的觀念存在。據河南鹿邑縣一帶人講,產婦去井中打水,水井內會生出小紅蟲子來。

(3)忌陽光直射

白族產婦在產期內要出門,必須戴笠帽,忌讓太陽直照頭頂,否則,認為是冒犯太陽的行為。實則有護衛產婦,使其免受強太陽光直射的作用。

(4)忌汙水亂潑

產婦臨盆,分娩時的汙水最忌隨意亂潑,俗以為會汙及送生娘娘,或汙及其他神靈鬼煞,遭其譴責或報複。此俗流行甚廣。

(5)忌早掀炕鋪


產婦在產後滿月前忌掀炕鋪,否則小兒難成。意在保障產婦產後靜養足月。中原一帶有此俗。

(6)忌遇紅白喜事

產婦分娩前後,都忌遇紅白喜事,以防“喜沖喜”、“凶沖喜”,對雙方不利。

(7)忌月內串門

民間最忌產婦產後未滿月就到別人家去串門。俗以為,產婦坐月子期間,“血汙”未退盡,穢氣重,俗稱之為“血腥鬼”。如入他人家門,則被認為是“產婦沖宅”、“熱血撲門”,是汙穢不堪的事,是不祥之兆。如有犯諱者,俗傳她死後做鬼也要去洗人家的門坎。除非她頭頂紅布(條),焚香、紙祭人家宅神,插柏枝謂“百(柏)不忌諱”,方可破除不祥,得到解脫。此俗流傳甚廣,幾乎遍布全國。漢族、佤族、白族、佘族等等許多民族都有此禁忌。基諾族生孩子的人家要在大門邊插兩枝帶葉子的桐樹尖,作為不准外寨人進家的標志。在樓梯頭的門頭上放些竹葉片和桐樹葉,以阻止鬼神進屋。傈僳人家生孩子,家門口掛茅草葉或刺枝,防鬼進來。嬰兒多啼哭,則家門口掛毒箭一支(或非毒箭二支)。若生的是男孩,客人不能帶弓箭和長刀入門;若生的是女孩,客人不能穿鞋進家;遠道來客則不能進門。家里不能燒包谷花,不能取燃燒著的柴塊,等等。認為觸犯這些禁忌,小孩會夭折、短命。(8)忌參與神事

產婦產後未滿一月,忌到寺廟中去,忌參與祭祀和敬神的一切活動。也是出于產婦不潔的觀念,恐對神靈有所沖犯。

(9)忌見產婦

產婦忌見產婦,兩個分娩未滿月的產婦忌互相賀喜,恐犯“喜沖喜”之諱。

(10)忌夜間外出

產婦坐月子,忌出門,尤其是夜間,更忌外出。在家中院子里也忌諱坐到星星出全。俗以為夜間是鬼煞四處活動的時候,恐沖犯了神煞鬼魅,給產婦及嬰兒帶來不幸。如果實在需要夜間外出,可用一把雨傘遮穢,中原一帶及台灣等地有此俗流行。

(11)忌觸打小兒


俗傳產婦手指有毒,忌以手觸小兒眼睛或打小兒,否則,嬰兒會染上紅眼病,或長大後不畏挨打,不好管教。南方有此習俗禁事。

(12)忌養鵝

俗傳鵝糞有毒,恐產婦飼養時,不小心腳踏鵝糞,使嬰兒受到感染而出痘疹。南方有此習俗。

(13)忌穿蓑衣、擔空桶、踏火炕

土家族產婦忌穿蓑衣出門,忌擔空桶進屋,忌腳踏火炕及三角架。

(14)忌房事

產婦分娩前後禁忌房事。恐孕期、產後不潔淨而損傷身體,對男女雙方不利(參見本書“房事禁忌”)。

(15)飲食禁忌

產婦飲食禁忌是各地各族中普遍存在的習俗現象。俗信產婦分娩後的飲食直接關系到產婦母子的身體健康,尤其關系著產婦奶水的多少。所以在安排產婦膳食結構方面,要盡量使其避免吃那些“叉奶”的食物,多吃“下奶”的食物。由于地理環境、自然條件和民間信仰的不同,所以各地產婦飲食禁忌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剛分娩後的頭幾天里,中原一帶漢族和多數佘族地區以及其他一些民族和地區都禁忌產婦吃生冷的饃飯,忌吃硬性食物,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如肉類、油類等。而讓產婦多吃(或者只吃)雞蛋、紅糖、雞湯、面湯、小米稀飯等。按河南一帶說法,生、硬、冷食“叉奶”。虞城縣一帶還說產婦過月子吃大肉,怕到年老時屙屎提不上褲子。實屬產婦戲謔性的恐嚇。湖北也有忌產婦吃食豬肉、牛肉的禁忌。據當地人說吃豬肉會滯氣血,吃牛肉會使產婦乳子“吞謇”,亦即會令嬰兒吃乳難吞咽之意,也都是與乳養有關的。不過,河南俗間又盛傳吃豬蹄“下奶”。不知豬蹄上的肉與其他地方的豬肉有何不同,或者是民間貧家無力供給產婦吃食豬肉,只能讓其吃豬蹄才有此說法的吧!除此之外,河南一帶還忌產婦食芹菜、花椒,說是此亦為“叉奶”之物。佘族產婦產後不足一百天,忌食鴨、鵝,不足四十天忌食青菜和食鹽。哈尼族產婦產後半個月內,忌食酸、冷、辣、腥味,和香油煎炸的香脆食品,忌食牛、鴨、鵝、公雞肉和鴨蛋、姜等。鄂倫春族婦女在產期中忌吃狗、鹿、犴的內髒和頭肉。在產房內忌煎食野獸的鮮肉。據說吃了這些東西,狩獵時槍彈就打不中野獸了。台灣產婦也忌食鴨肉和生冷食物(如白菜、蘿蔔)以及鹽等,據說都是怕得月內風。當地人相信,鹽會生風;鴨屬寒性且有毒,並諧音“押”、“啞”,所以有諸多不吉的因素,故而一概忌之。產婦飲食禁忌南北方差別較大,這和南北方水土不一,產物不同有關。北方氣候干燥,所以產婦分娩後多以稀飯為主,忌食干硬米飯。南方氣候濕潤,平日以主飯為主食,習以為常,產婦分娩後亦不忌干飯。等等,如此之類,是謂風俗異趣。

小結

以上所談分娩禁忌,多是在以往家庭中自行安排產事的情況下興起和存在著的。如今整個社會的醫療保健水平大大提高,處處有婦產科醫院、診所,孕婦未臨產前就多次經醫生檢查、治療,臨產時又住在醫院里,不要說沒有難產的情況,即便是出現了難產的情況,經過吃藥、打針、手術等醫療處理,也大都化險為夷了。如今,產婦分娩的危險性已大大減少。人們信仰方面也發生了許多明顯的變化。人們把分娩的安全不再是全部寄托在神靈保佑之上,而是轉向了現代科學醫術;人們淡漠了往昔那些嚴厲的禁忌慣制,轉而漸漸地習慣于謹遵醫囑了。婦女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的思想,使分娩不潔的俗信越來越沒有市場。產房、產地的公共設施化,分娩知識的普及教育,產婦對產厄顧慮的基本解除等等,都使得許多舊有的民間禁忌自行消除了。還有一些意在保護產婦母子身心健康的禁忌習俗(包括一部分迷信禁忌),雖然還一時難以磨滅,但除了在一些偏遠地區仍然有著實用的“價值”而外,大多數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性的保險措施,作為一種心理上的補償而徒有虛名地保留著罷了。然而,分娩的危險性,畢竟沒有得到徹底地消除,分娩的神秘性也依然存在,所以,舊時的分娩禁忌也必然會長期地殘存于人們的集體意識之中,並且不斷得到新的禁忌信仰意識的補充。而且,新舊禁忌信仰在一定的場合下還會顯出它們共同“干預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