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之悲:范仲淹與狄青(2)



皇祐年間,廣源蠻儂智高入侵,先後攻陷宋朝數州之地,並圍困廣州達兩月之久,朝廷派遣的增援部隊屢戰屢敗,仁宗感到極度失望,又一次想到了狄青。狄青也在仁宗最需要他的時候主動請戰,並向仁宗保證,有能力平定叛亂,慨然說道:“我起自行伍,要報效國家,唯有上陣殺敵,願親率大軍,前往平叛,誓將賊首捕獲,押至殿門之下。”仁宗聽罷狄青的陳述,非常感動,似乎看到了宋軍勝利的希望,便讓狄青統一指揮嶺南諸軍。

狄青到前線後,最初按兵不動,令大軍休整10天。儂智高得到情報,放松了警惕。不料狄青在儂智高防守松懈的第二天,一晝夜急行軍,率大軍越過了昆侖關,在歸仁鋪擺好了陣形。儂智高失去了昆侖關天險,只得拼死力戰,其兵勢很盛,宋軍前鋒孫節力戰而死,前陣眼看抵擋不住,諸將大驚失色。這時,狄青從容站起,手持一面白旗向上一揮,他從西北帶過來的蕃落騎兵從左右兩側同時殺出,直插敵陣。至此,儂智高軍全線潰敗,狄青揮軍掩殺50里,直下邕州城。有關狄青與儂智高歸仁鋪之戰,宋人筆記的記載很是豐富,戰況非常精彩,其中尤其強調了狄青善于用智,如在大戰前,狄青為了鼓舞士氣,暗地里准備好一枚兩面均相同的銅錢,誓師時,便用這枚銅錢當眾占卜道,若得正面,我軍必勝。結果連擲數次,盡得錢的正面,使軍士以為必有神助而信心大增;又如連續三夜大設宴會,命軍士夜里盡情歌舞,自己則假借醉酒的名義,退席而暗奪昆侖關。其事雖不一定全是事實,但至少表明狄青是一位有勇有謀的戰將。

狄青能順利討平儂智高,除了自身善于用兵,另一方面則離不開仁宗的信任。時人曾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評論:“為將之道有三:曰‘智’、曰‘威’、曰‘權’。觀狄青討伐儂智高,狄青可謂是能施其智而奮其威,在當世都是絕無僅有的。然而狄青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好的發揮,是由于仁宗將指揮大權授予了他。這就是得君之權的典型。假使狄青沒有得到君主的專任之權以方便他行事,他何以會創下如此輝煌的戰功。”按宋朝慣例,武將領兵出征,一般要遣文臣為副,以宦官監軍。仁宗卻毅然破例行事,獨任狄青全權負責嶺南軍事。至捷報傳來,仁宗大喜道:“朕常觀魏太祖曹操雄才大略,然而多是譎詐的手段;唐莊宗李存勖也算是豪傑,行軍打仗,基本上沒有失敗的,但即位後,沉迷于游獵而沒有節度,對臣子的賞罰也不講規則。這兩個皇帝,只具備將帥之才,而無人君之量,可惜啊!”顯然仁宗對自己知人善任很是得意,在狄青征南凱旋而歸不到一個月,更是力排眾議,升其為樞密使。

仁宗欲拜狄青為樞密使時,朝野輿論大嘩。宰相龐籍援引了祖宗先例,勸說仁宗道,曹彬戰功卓著,但太祖當時也只是賞賜給他大量金帛,而未予樞密使職位。然而,仁宗居然在大臣們極力反對的情況下,仍將沒有什麼過失的樞密使高若訥罷免,以狄青補樞密使。狄青被拜為樞密使,何以會有如此的轟動?其原因之一是升遷的速度過快,二則是以武人的身份擢升為樞密使。這兩條均與趙宋的祖宗家法相左,完全違背了太祖立國以來防制武人的國策。樞密院為掌控軍政的最高權力機構,在重文輕武的宋代,自太祖、太宗以來,武臣出掌樞密院漸成忌諱,最後形成專以文臣為樞密使的慣例。仁宗這一有悖常理的任命為狄青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

狄青由于仁宗的鼎力支持,得到這一不尋常的升遷。這一現象既未被朝中大臣所接納,也引起朝野上下對狄青舉止的矚目和揣測。一次,狄青家夜間焚燒紙錢祭奠祖先,事先偶然忘記了通知負責消防的廂吏,結果廂吏連夜報告開封府。雖然府吏迅速趕到時,“火”已滅了許久,但第二天,城中便盛傳狄樞密家夜有怪光沖天。顯然,狄青家中的任何異動都會成為控制社會輿論的文人們的談資和口實。家中夜有怪光沖天,這在中國古代涉及到非常嚴肅的政治問題,常被看作臣子有圖謀不軌之心的自然表象,甚至更被視為改朝換代的征兆。在這種情況下,狄青已然成為功高震主的人物,因而這些謠傳對他具有極強的殺傷力。除此以外,各種類似的傳聞也相繼而起,有人說狄青家里養的狗也長出了奇怪的角;更有甚者,還有人在京師發大水時,見到狄青身穿黃衣坐在相國寺的大殿上,這無異于給狄青穿上了帝王象征仁宗像的“皇袍”。這些謠傳除了因為至和、嘉祐年間盛行讖緯巫術外,主要還是基于政治上的不安,朝中大臣甚至包括當年相當賞識狄青的名臣韓琦,普遍擔憂狄青有可能功高震主,篡奪皇位。這種擔憂正是宋代重文輕武的必然結果。

對種種關于狄青的傳言,仁宗雖然並非全信,群臣對狄青的攻擊和猜測,仁宗也一直有所保留,但他畢竟不能無動于衷,因為這些終究都直接關系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終于,至和三年(1056),性情文弱的仁宗又一次在極度的矛盾中,在朝野輿論的巨大壓力下做出了無奈的決定,罷狄青樞密使,出外知陳州。據說,狄青將行時,對旁人說:“我此行必死無疑,陳州有一種梨,叫青沙爛,今去此州狄青必爛死。”這表明,狄青似已預感到了不祥之兆,也意識到陳州之行定然不會給自己帶來平安。第二年,狄青因承受不了因朝廷疑忌而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暴病死于陳州,年僅50歲。仁宗得知,悲痛萬分,贈官中書令,並親自題其碑曰“旌忠元勳”。狄青死後得到如此高的榮譽和禮遇,這是仁宗對一代名將的最後交待,更是他內心無限愧疚的流露。

范仲淹、狄青是仁宗時代眾多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命運與仁宗時期的內憂外患緊密相連。作為文官、武將之傑出者,他們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他們都為挽救大宋王朝做出過巨大努力,結局卻都帶有濃濃的悲劇色彩,這大概與仁宗的性格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仁宗堅守祖宗法度,千方百計地防范朋黨,以致他不得不在最後關頭放棄了范仲淹的改革。作為一位性情文弱的帝王,在宋朝防范武人的基本國策下,對自己甚為器重的狄青,他似乎也無法改變狄青的悲劇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