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之悲:范仲淹與狄青(1)



仁宗登基以來,宋王朝內憂外患日漸嚴重。范仲淹像至慶曆年間,北宋和西夏開始了全面的邊境戰爭,北宋軍隊三戰皆敗,而國內又出現諸多起義、兵變和叛亂。這種情勢迫使仁宗設法解決這些危機,以鞏固趙宋王朝的統治。要鞏固統治,必須要有人才。仁宗找到了賢臣范仲淹。

范仲淹以推行新政而名滿天下,他與仁宗的相識可追溯到天聖年間。當時,范仲淹初到京城任秘閣校理,就大膽上書給垂簾聽政的劉太後,以為皇帝以九五之尊不應率百官行跪拜之禮為太後祝壽,而應由宰相代之。當時朝中大臣雖均知皇帝上壽行禮之事不妥,但無人敢言。同年,范仲淹又上書太後,請求還政于仁宗。太後未予理睬。范仲淹便憤然請求出外擔任地方官。這給20歲的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第一次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臣僚的擁戴。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端拱二年(989)生,兩歲時父親便死了,其母改嫁。少年范仲淹雖身世不幸,但卻胸懷大志。他曾經在一座神廟里詢問神靈:“我將來能當宰相嗎?”神說不能。仲淹便道:“不能當宰相,做個良醫如何?”雖說這一記載不甚可信,但這正是范仲淹濟世救人理想的自然流露。正因如此,早年學習條件艱苦,人所不堪,他卻能刻苦攻讀,力學不懈,甘之如飴。范仲淹後來回憶道:“年少時我和一位姓劉的同學在長白山讀書,每天煮兩升粟米粥,等它冷了切成四塊,早晚吃兩塊。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許鹽,燒熟當菜,就這樣過了三年。”大中祥符四年(1011),23歲的范仲淹告別母親,來到了號稱北宋四大書院之一的應天書院。他在書院讀書異常勤奮,寒冬臘月,讀書困倦了,就用冷水澆澆臉,晝夜不停,整整5年就寢時未曾解衣。艱苦的求學生涯不僅使他掌握了豐富的學識,更重要的是磨練了他的意志品質。

由于仁宗對范仲淹的人品已經有所了解,親政後便將范仲淹召回京城,升任右司諫。此時,朝野上下直接或間接地攻擊太後垂簾時政事的人越來越多。范仲淹此前雖然強烈要求太後還政,甚至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卻並未借機報複,反而勸仁宗說,太後受先帝遺命,保護您10多年,一些小小的過失,當遮掩的要遮掩,要保全太後的聲名。仁宗聽了很是感動,由此愈發敬重范仲淹,下令不許議論太後垂簾時的事情。也從那時起,范仲淹便成為仁宗心目中能進行全面改革的最佳人選。

慶曆三年(1043),北宋與西夏之間初步達成和議,仁宗迫不急待地將55歲的范仲淹從西北前線召回到中央任樞密副使。同年八月,升任參知政事。在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開始了以整頓吏治為核心的新政,力圖使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得到提拔和重用,這是范仲淹的理想,也正是仁宗孜孜以求的目標。但是,改革從根本上觸及了許多官員的既得利益,贊成改革的人實際上並不多,施行不久就受到多方面的攻擊。很多人指責范仲淹等人拉幫結派,是“朋黨”。仁宗便召范仲淹詢問:“從來都是小人好結朋黨,難道君子也結黨嗎?”范仲淹答道:“臣在邊疆時,看見勇于作戰的人自結為黨,朝廷也是這樣,邪正各有其黨。唯聖上明察。一心向善的人結為朋黨,對國家有什麼壞處呢?”就在此時,歐陽修也進呈著名的《朋黨論》,表達了對范仲淹的支持。然仁宗對此極為不滿,而朝野上下對此更是一片反對之聲,甚至連同樣得到仁宗信任的宰相章得象也在仁宗面前攻擊范仲淹等人為朋黨。更有夏竦之輩誣稱,當時的名儒石介已為富弼起草了廢舊立新的詔書,即要廢掉仁宗,誣陷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石介等人犯下大逆不道之罪。仁宗此時雖表示不信流言,但卻進一步加深了他對范仲淹等人相互標榜為君子的反感。隨著改革的進行,仁宗不單單聽到了太多反對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對朋黨也有著極度的敏感。自太祖立國以來,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就下大力氣防范臣僚結黨,恪守祖宗家法的仁宗,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自己身邊有一個結黨的政治集團。最後,他不得不做出了痛苦而又無奈的決定。慶曆五年正月,遼、西夏對宋的威脅相繼解除,猶疑不定的仁宗在矛盾和權衡中,先後罷去范仲淹、富弼和認同新政的宰相杜衍,讓他們去擔任地方官,短暫的“慶曆新政”遂告失敗。

11年前,因上書極諫而謫守睦州的范仲淹為東漢名士嚴子陵建造了祠堂並寫下了“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絕詞妙句。此時,罷相的范仲淹又訪問了一位山間隱士魏疏,直白地吐露了自己的心跡:“我亦寵辱流,所幸無慍喜。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意思就是寵辱不驚,進退順其自然。此後不久的慶曆六年,范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約為岳陽樓作記,留下了爭光日月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對中國士人情懷的完美闡釋,也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實寫照。

仁宗和范仲淹的改革是向宋王朝內部的積弊開戰,目的是解決內憂的困擾。要最終實現這些願望,或許尚可假以時日,而外部邊患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而又迫在眉睫的。仁宗親政以來,接連出現了西夏元昊的叛宋和南蠻儂智高的入侵,嚴重威脅到北宋王朝的統治,此時無良將可用的仁宗急需傑出的軍事將領。這樣,普通士兵出身的狄青就逐漸進入了求賢若渴的仁宗的視野。

狄青是仁宗最為欣賞和信任的一員武將。後世小說把他塑造成一個戰神的形象,說他從王禪老祖那里得到兵法和仙術,是受命于天,專門來解除宋朝邊患的“武曲星”,他與當世的“文曲星”包拯,被人們一同視為救宋室于危難之中的一代名臣。

狄青世代為農,寶元年間,元昊叛宋,便應招入伍,投入抗擊西夏軍隊的戰斗。當時宋軍經常打敗仗,士兵普遍產生了畏懼西夏軍隊的情緒,士氣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披散頭發,戴著銅面具,手持利刃沖入敵陣,往往所向披靡,從而大大鼓舞了士氣。在對西夏戰爭的4年中,狄青經曆大小25戰,身上留下了8處傷痕。因作戰英勇,狄青得到了當時主持西北戰事的韓琦和范仲淹的賞識。二人對狄青禮遇有加,范仲淹還送給他一部《春秋左傳》,並告誡他說:“將領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頂多只是匹夫之勇。”狄青潛心苦讀,研習曆代將帥兵法,自身修養不斷得以提高。

仁宗得知他的威名和事跡後,打算召他進京詢問禦邊方略,後因戰事緊迫,狄青難以離開前線,就讓他畫出作戰地圖送至京師。狄青士兵出身,當時臉上仍然留著從軍時的刺字。仁宗曾專門下詔讓他將臉上的刺字印記用藥除去,狄青卻這樣回答仁宗:“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是因為有這印記,臣願意留著印記,用以激勵軍心,所以不敢奉詔。”仁宗由此更加器重和信任這名愛將。宋夏議和後,仁宗便立刻將狄青升為馬軍都指揮使,後又授以樞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