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節:說不盡的梅蘭芳(代序)(2)

在投票規定中,注明名伶為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硯秋、徐碧云五人,要求從這五人所演新劇目中選出最佳者各一出。

選舉結果,梅蘭芳當選劇目為《太真外傳》,尚小云當選劇目為《摩登伽女》,荀慧生當選劇目為《丹青引》,程硯秋當選劇目為《紅拂傳》,徐碧云當選劇目為《綠珠》。

因為五大名伶皆為旦角演員,故而又稱“五大名旦”。

後來因徐碧云較早地離開了舞台,于是成為“四大名旦”,而梅蘭芳居“四大名旦”之首。

十年間,梅蘭芳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力向上攀登著,直到被媒體冠以“四大名旦”之首,可說是他登上了藝術生涯的巔峰。

他享譽大江南北,成為梨園內外公認的伶界大王。

梅蘭芳之所以能夠在眾旦角中獨領風騷,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他創造了旦角行當的新生命。

梅紹武曾這樣總結他父親梅蘭芳一生在京劇上的改革,說他把“青衣”、“花旦”、“閨門旦”、“刀馬旦”等演技融于一體,開創了戲路寬闊、剛柔並濟的“花衫”行當。

其實,應該說旦角的創新始于更早的、人稱“通天教主”的王瑤卿。

王瑤卿(1881-1954),本名瑞臻,字稚庭,號菊癡。

原籍江蘇清江,生于北京。

出身劇藝世家,父親王絢云是同光年間的昆曲名旦,母親是老三慶班老旦郝蘭田之女。

王瑤卿9歲由田寶林開蒙學青衣,後在三慶班從崇富貴練武功。

12歲拜謝雙壽為師,又從張芷聖學青衣,從杜蝶云學刀馬旦。

14歲入福壽班,開始登台演出。

先後與譚鑫培、楊小樓等合作,與譚合演《南天門》、《汾河灣》、《珠簾寨》、《牧羊卷》、《金水橋》等戲,珠聯璧合,有“梨園湯武”之稱。

當年王瑤卿以珠玉歌喉,名震一時。

他擅長之戲尤多,尤其在青衣界獨創一格,打破“青衣”、“花旦”之界限,以“花旦”之做表身段,濟“青衣”之呆板,令觀者耳目一新。

學者劉彥君就指出:“王瑤卿是皮黃‘後三鼎甲’活動的後期,青衣行當內承前啟後的一位關鍵人物。

承前,是說他從著名前代青衣陳德霖那里,繼承了昆曲經二百年的曆史而積累下的豐厚學養;啟後,則是說他開啟了後來的梅蘭芳變革青衣行當的曆史先河。

在和當時的皮黃元老——大藝術家譚鑫培多年同台演出的過程中,王瑤卿將譚最重要的藝術品質之一——極強的創造性,潛移默化地學到了手。

他立志改革青衣戲路,率先注意吸收了花旦行當里的表情與動作,大大豐富了青衣的演技。

他對皮黃青衣行當的最大貢獻,是改革了傳統青衣‘抱著肚子傻唱’的沿襲模式,兼顧了表情、身段,把青衣、花旦和刀馬旦的表演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了‘花衫’這一新的旦角行當,被戲曲理論家徐凌霄先生在《京師老伶工近況》中譽之為‘非青衣、非花旦,卓然自成一宗’。”

梅蘭芳與王瑤卿兩家原有通家之好,王瑤卿的父親王絢云和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當年同在四喜班演戲,有著很深的交情;王瑤卿與譚鑫培合作演出時,琴師是梅蘭芳的伯父梅雨田,三人同台獻藝,人稱“三絕”;王瑤卿與梅蘭芳的父親梅竹芬也是莫逆之交。

梅蘭芳曾回憶他同王瑤卿的師承關系說:“我的《虹霓關》、《樊江關》、《汾河灣》一路戲,都宗的王大爺一派,二本《虹霓關》不用說了,《汾河灣》是我老看他的表演,不知不覺地就學會了。

有一天,我伯父帶我到王家,要我向他燒香磕頭,正式拜師。

王大爺很干脆地沖著我說:‘論行輩,我們是平輩,咱們不必拘形跡,還是兄弟相稱,你叫我大哥,我叫你蘭弟。

’我伯父跟他交往最密,知道他的個性爽朗,不喜客套,也就恭敬不如從命地依了他的話。

所以,我們雖有師徒之分,始終是兄弟相稱的。”王瑤卿除在表演方面創新外,還創新了服飾,如蠻靴、長方靠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