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第72節:盡道人間幾度聞(1)

盡道人間幾度聞:

梅蘭芳的訪美之行

長期以來,中國戲曲盡管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擁有廣大的觀眾群,但在國際的交流上卻是非常有限的。

18世紀僅有少數的文學劇本,如元雜劇《趙氏孤兒》等被傳到歐洲。

身為梅蘭芳的編劇並有著遠見卓識的戲曲活動家齊如山,為使中國戲曲走出與“世”隔絕的境地,他多方奔走、積極籌劃,最後終于促成梅蘭芳1919年和1924年的訪日、1930年的訪美,這無疑在推動中國戲曲文化的國際交流上扮演著先驅者的角色。

其實,早在1915年秋季,由北洋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長劉竹君的推薦,外交部邀請梅蘭芳在為美國友人舉辦的京劇晚會上演出。

梅蘭芳演出了剛剛編演不久的古裝歌舞劇《嫦娥奔月》,並以其新設計的服飾、發型,載歌載舞的表演,贏得在場三百多名美國觀眾的贊賞和掌聲。

他們第一次欣賞和領略到如此精湛的京劇藝術表演。

此後,來到北京的各國外賓,除了游覽長城之外,又多了一項活動,那就是“觀梅劇”。

後來,美國駐華公使保爾·芮恩施在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為其舉行的餞別會上發表演講,特別提出:“若欲中美國民感情益加親善,最好是請梅蘭芳往美國去一次,並且表演他的藝術,讓美國人看看,必得良好的結果。”當時芮恩施的演講並未引起多少人的重視,大家都以為不過是個笑談而已,但此話由葉公綽傳到了齊如山耳朵之後,齊如山相信如果梅蘭芳訪美一定能獲得成功,並將推動美國人對中國京劇藝術的了解。

而梅蘭芳本人也覺得這件事對于促進中美文化藝術交流是有幫助的,只是他有點擔心自己的本領不夠,後來經過朋友們的鼓勵,才逐漸堅定了赴美演出的決心。

有關梅蘭芳赴美的情形,在後來由齊如山口述、齊如山的女兒齊香整理成的《梅蘭芳游美記》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載。

梅蘭芳的訪日是應日本文化界、藝術界的邀請而去的;而訪美之行卻是自發的。

齊如山說:“自動出去是自己主動宣傳文化,較被人約請更冠冕。

不過自己出去,沒有錢,沒有門路,沒有接洽,是不能成行的。”于是,梅蘭芳和他的朋友們開始為赴美演出做各種准備。

首先,是要聯系演出劇場。

中國方面提出的條件是:1.劇場主人須以禮相聘,並用最好的禮儀對待梅蘭芳;2.須給梅蘭芳自由輟演權;3.劇場的身份須夠高尚;4.劇場不要太大,因為恐怕不容易滿座;5.劇場主人不可抱完全營業的目的。

對于主要以商業經營為目標的美國劇院來說,“不可抱完全營業的目的”等條件無疑是比較苛刻的,所以花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聯系到劇院。

後來,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偶與紐約戲劇界人士哈布欽斯談起此事,哈布欽斯非常痛快地說:“梅君到美國來,可以在我的劇場里演出。

只要能夠溝通兩國的文化,我就心滿意足了!至于金錢嘛,我是不在乎的。”盡管梅蘭芳後來赴美後並沒有在哈布欽斯的劇場里演出,但哈布欽斯的允諾使得梅蘭芳訪美之行得以盡早實現。

演出場地的問題解決以後,梅蘭芳和他的朋友們開始准備赴美演出的宣傳品。

齊如山同美國的新聞界聯系,通過美國駐華使館寄去梅蘭芳的劇照,在美國廣泛宣傳。

另外他們還准備了非常完整的京劇曲譜及資料。

齊如山花四五個月的時間撰寫了《中國劇之組織》一書,分“唱白”、“動作”、“衣服”、“盔帽”、“胡須”、“臉譜”、“切末”、“音樂”等八個部分,全面介紹京劇的表演、唱腔、樂器、服裝與化妝、舞台裝置等,並且配之以多幅形象的插圖,讓美國觀眾在走進劇場之前,就對京劇及其表演有了初步印象。

此外,他們請徐蘭沅、馬寶明把梅蘭芳表演各戲的唱腔譜出工尺字來,再請劉半農的弟弟、音樂家劉天華翻成五線譜,最後請汪頤年女士代為畫譜,楊筱連、曹安和、周宜三位女士校對,完成《梅蘭芳歌曲譜》一書,以方便美國觀眾對“梅劇”唱腔的理解。

還有大量用英文書寫的劇目說明及梅蘭芳的個人介紹。

在梅蘭芳赴美演出期間,還專門編纂了以胡適的文章《梅蘭芳與中國戲劇》為開篇的英文專輯《梅蘭芳太平洋沿岸演出》的宣傳手冊。

此外,還要精心確定演出劇本。

結合以往為外國友人演戲的經驗,梅蘭芳和齊如山等人商定在美主演的劇目是:《霸王別姬》、《貴妃醉酒》、《黛玉葬花》、《晴雯撕扇》等16出。

此外,為了促進訪美期間梅劇團與美國各界的交流,還准備了帶有中國文化色彩的各種禮物,如瓷器、筆墨、繡貨、圖畫、扇子等禮品。

赴美演出經費的籌措也頗費周折,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

最初預計約需十萬元經費,經李石曾的提議,司徒雷登的熱心幫助,周作民、錢新之、吳震修的努力,在北平籌到五萬元;“梅黨”的要角馮耿光在上海也籌措了五萬元。

在動身的前兩天,齊如山拿出不久前收到的司徒雷登的秘書傅涇波從美國發來的兩封電報。

第一電云:“此間發生經濟危機,請緩來。”第二電云:“如來要多帶錢,十萬元之外,非得多籌幾萬不可!”馮耿光問齊如山:“你怎麼不早拿出來?”齊如山說:“我怕渙散軍心,所以沒有給你們看。”馮耿光把兩封電報交給梅蘭芳,說:“此事的行止,你自己決定,這不是鬧著玩兒的。

如果賠錢,不是三萬兩萬的,倘不上座你就破產了。”梅蘭芳沉思了十來分鍾,態度堅決地說:“歡送會開過了,船票已買,報紙上登載了梅劇團赴美日期,如突然變更,將成為話柄、笑料。

此行是冒險,也許會破產,但須冒這個險,就是破了產,我也決定如期登輪,走!當然這是一次冒險,但我必須冒這個險!”于是馮耿光和上海銀行界的朋友又籌措了十來萬元,梅劇團一行二十余人,這才于1930年1月18日從上海乘英國“加拿大皇後號”輪船,如期動身赴美。

1930年2月8日,梅劇團抵達紐約。

2月1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駐美公使伍朝樞(伍廷芳之子)在公使館舉行了招待會。

除了美國總統胡佛當時不在首都,無法出席外,副總統以下官員及各界知名人士500余人均出席了這項盛會。

在會上,梅蘭芳演出了《紅樓夢》的《晴雯撕扇》一戲。

當時,既熟悉中國京劇又熟悉西方戲劇的南開大學教授張彭春正在美國某大學講學,路過華盛頓,亦應邀觀戲。

演出結束後,張彭春到後台拜望梅蘭芳,梅蘭芳便向他征詢觀看後的意見。

張彭春很坦率地指出,美國人很難真正看懂這出戲,因為美國人沒有中國的端午節這樣的節日,很難理解晴雯為什麼要撕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