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辭職創業:如果下海失敗我就去跳海 第9節:辭官創業,深圳尋夢

第二章辭職創業:如果下海失敗我就去跳海

1989年史玉柱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年僅27歲。在這個年齡當上處級干部,再加上有高學曆、領導的賞識,如果史玉柱繼續留在統計局,未來的仕途的確是“不可限量”。因此,史玉柱的家人和朋友都極力反對他下海。但這沒能阻止史玉柱的決心。臨行前,他慷慨激昂地對朋友宋京京說:“如果下海失敗我就去跳海!”

1.辭官創業,深圳尋夢

1989年,史玉柱完成了碩士論文答辯,從深圳大學軟科學管理系研究生班畢業。不過,這一次畢業後的史玉柱卻沒有像上次那樣接受別人安排的命運。他回到安徽,便遞交辭職信,申請辭職,並告訴自己的家人:“我要下海。”

這是一個讓周圍人非常驚訝的選擇。因為在1989年的中國,擁有研究生學曆的人還相當少。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這一年全國研究生僅為37232人。而在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中擁有這麼高學曆的就更少了。

然而,真正的成功者是不會安于現狀,更不會甘于現狀的。史玉柱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其實,早在深圳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史玉柱就已經深思熟慮下定決心:既然市場經濟是未來的主流,那麼畢業之後就應該“下海”,就不應該再回到計劃經濟體制里面去。可以這樣說,是那個時代的浪潮強烈地感染了史玉柱,而他的滿腔熱血和年輕的心也感應到了這股浪潮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只想“下海”去“沖浪”。

領導和同事們都為他惋惜,連平素最了解他的父母此時此刻也感到不可思議。穩穩當當的“官”不做,舒舒適適的日子不過,偏要辭職,自己把自己推到東漂西泊的未知中去,不是發了“瘋”又是什麼?但是,只有史玉柱自己明白,他的心里正湧動著一股不可遏制的創業沖動。

通過合肥賣錄像機的朋友,史玉柱認識了當地的一些計算機界的人。其中就有一個專門賣計算機的代理,也就是相當于現在的代理商,于是,史玉柱就找他借了一台IBM的電腦在家里自己編軟件。

其實,在原單位統計局里,史玉柱就已經發現了一個市場機會。當時四通電腦打字機已經非常流行,買一台四通電腦打字機大概要2萬多元,每個單位都得買。但是這個時候,每個政府部門,就是每個局、每個廳,很多處都有一台計算機了,還得買一台打字機。“而電腦放在那兒就覺得是一種浪費,所以我就想編一個軟件,讓這個軟件能擁有四通打印機的功能,直接用電腦打字,這樣就會節省成本,此後我就花半年時間編了這樣的一套軟件。”

不久,在史玉柱合肥的家中誕生這套後來被稱為“M-640l”的文字處理軟件。史玉柱送了一套給原單位。幾張軟盤一裝,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機24點陣更漂亮的64點陣字,而且,編輯屏幕比四通打字機的一窄條要大很多。從此單位的四通打字機被放到一旁沒人用了。那個時候,金山的WPS還沒有上市。

也許是史玉柱正好趕上了一個好時代。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的電腦技術,特別是在文字處理、桌面印刷排版領域,還處在非常原始落後的狀態。而這也可以追溯到今後中國幾乎所有電腦公司的發源,從四通、聯想、方正、金山到巨人。

而此時的史玉柱,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個東西“有戲”。它打破了專用文字處理機甚至超過了通用電腦的價格這一規律。最後史玉柱決定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積累的知識,在這個領域里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未來之路。

在1991年上海開發浦東之前,廣東一直是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而緊鄰香港的深圳更是前沿重地。在深圳的創業氣氛中熏陶了幾年的史玉柱,此時已經很難再回到辦公室里,做一個體制內的機關干部了。

關于這一點,2005年史玉柱在接受《中國新時代》采訪時也承認,“我以前在安徽省政府的統計局上班,因為覺得那種工作環境使人的想法與個性受到壓抑,決定下海經商。最初的創業在深圳開始,那時的感覺特別好,從很低的起點一步步往上爬,是最快樂的時候”。

放棄了前途似錦的仕途,史玉柱只能破釜沉舟孤注一擲了。前面是大海,後面是溫柔的妻子、可愛的女兒,能這樣不顧一切地跳下去嗎?可命運之神總是亦真亦幻,總會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總是在難以取舍時讓你取舍。

面對即將來臨的輝煌,史玉柱毅然轉過身去,讓人們在其背影里去評說酸甜苦辣。一種荊軻式的悲壯使史玉柱的血燃到沸點。如果說在1989年史玉柱下海創業之前,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並沒有顯現出他的身上有商業基因;那麼他的下海,與其說是個人的抉擇,還不如說是時代的浪潮推動所致。

但是,雄心抱負和現實總是會有一些距離的。這時,史玉柱身上僅有東挪西借來的4000元錢和自己開發出來的M-6401桌面中文處理系統。等待著他的,到底是什麼呢?當然,如果沒有那一個決心和那一步的邁出,或許就不會有幾年以後的奇跡和今天的眾說紛紜了。